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陸、南斯拉夫解體及所引起的戰爭

一、由”歐洲火藥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南斯拉夫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一個巴爾幹半島上的聯邦國家。位處於半島西面,南北較長,隔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遙遙相對。 巴爾幹半島上由於民族及宗教等各方面均非常複雜,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 巴爾幹半島曾受回教奧托曼帝國統治 過去數百年來,半島地區曾受突厥(土耳其)族所建立的回教奧托曼帝國統治。在奧托曼帝國衰落過程中,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帝國與日爾曼民族為主體的奧匈帝國均欲將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因而成為國際逐鹿之所,並因此而在十九世紀時發生過兩次巴爾幹半島之戰。 其後,希臘於1820年獲得獨立;保加利亞於克里米亞戰爭(1854年)後亦得以部份脫離奧托曼帝國。至於黑塞哥維那(黑山)及門的內格羅兩地脫離奧托曼帝國後,塞爾維亞一心以為應與其合併,卻不料為奧匈帝國所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即由於塞人對奧匈帝國心存不忿。 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塞爾維亞而引起 當奧國王儲斐迪南大公於1914年訪問波斯尼亞而在其首府塞拉耶佛(今之塞拉熱窩)被行為後,奧國懷疑是塞國政府所主使,要求交出兇手。不果,奧匈帝國遂向塞爾維亞宣戰。 俄羅斯以塞人與其關係密切,乃下動員令,奧匈帝國之與國德意志帝國(德國及奧地利人均為日爾曼民族)要求俄國停止動員令,不果,乃向俄宣戰。而由於英、法兩國與俄羅斯有協約,因而英、法亦向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便在此情形下發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和奧托曼帝國雙雙因戰敗而瓦解。巴爾幹半島上各民族及小邦因此而重新組合,並成為今日巴爾幹半島上各國版圖的基礎。 二、狄託管治下的共產南斯拉夫 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各國在蘇軍佔領或支持下,紛紛成立共黨政權。其中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聯邦、或稱南聯盟)及阿爾巴尼亞等國。 南斯拉夫由六個邦組成聯邦 其中,南斯拉夫由六個邦所組成,包括中部及東北部的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的主要部份;北部的斯洛文尼亞、西北及沿亞得里亞海的狹長的克羅地亞、西部的波斯尼亞和黑山共和國,以及南部的馬其頓等六個邦。 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聯邦?共黨國家,由軍人出身的狄托將軍所管治。 在狄託管治下的南斯拉夫,雖然與同是共黨控制的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不無因歷史上及民族上的千絲萬縷關係而產生一些矛盾,但在整個共黨集團而言,這些矛盾暫時可以影響不大。至於南斯拉夫內部,雖說是6個邦,且各邦本身亦有著種種民族和宗教上的矛盾,但基本上各邦並無自主權,而是受貝爾格萊德(南斯拉夫首都)中央政府所強力控制。而中央政府的主宰,則是狄托總統。故各邦歷來也相安無事。 狄托實行對共產主義”修正“ 狄托是一名軍人出身的馬克思主義信徒,在二次大戰末期,在蘇聯領導人史太林支持下,控制了塞爾維亞及其他南斯拉夫各邦,合組成了共黨掌政的南斯拉夫聯邦。 在初期,狄托與其他東歐國家無異,奉行列寧及史太林主義模式的共黨制度,但由於南斯拉夫的社會、經濟以至文化各方面,均與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蘇維埃社會主共共和國聯邦)差異極大。 他又認為蘇聯式的中央集權及党領導專業的方式,不利於生產效率的提升。因此,他在工業生產上,改行”工廠經理制”,讓內行者領導生產、決定生產政策及實行內行管理;而黨則只在政治上、思想上發揮功能。 對於這種改革,史太林認為是離經叛道,深恐其他其黨國家受其影響,後果難以逆料。於是勸其改變過來,由於狄托不肯聽從,乃被史太林驅逐出”共產國際”(共党集團用以支援國際共為主義運動的組織),而其他所有共黨國家均與其劃清界線,並稱其為”修正主義”。其中,對南之敵視,以其相鄰小國阿爾尼亞和東方共產大國之中國為甚。 狄托與納薩、尼赫魯發起”不結盟運動” 不過,狄托並不因此而就範。相反地,他與埃及的納薩總統、印度的尼赫魯總理、聯合起來發動了第三世界的不結盟運動,意圖在美蘇兩大集團之下,發揮第三世界的超然力量。 雖然其運動一直不能發揮到真正作用,但也號召了百數十個國家參加,定期舉行大會,直到最近仍然繼續(2003年大會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舉行,馬總理馬哈蒂爾主持開幕,講詞內容主要為反對美國以”大殺傷力武器”為藉口,進兵伊拉克)。 赫魯曉夫上臺,改善與狄托關係 狄託管治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及共黨集團關係的得以改善,是由於1953年上臺的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認為史太林在過去28年來高壓統治蘇聯及對東歐控制,使人民和各國積怨不少,因而對史太林實行鞭屍(死後清算)。赫魯曉夫並親自前往貝爾格萊德訪問,與狄托修好。不過,此舉卻激怒了堅決執行史太林路線及崇拜史太林的阿爾巴尼亞和中國共產黨,她們大罵赫魯曉夫為”修正主義者”或”赫修”(中國共產黨與狄托的關係得以改善,是在1976年毛澤東主席去世及78年鄧小平復出掌權後,改變了過去”以鬥爭為綱”的毛澤東路線,實行”經濟改革開放”,並在”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及開放後,邀請狄托來中國訪問。狄托更成為了最先謁見毛主席遺體、並向其鞠躬致敬的外國元首之一。) 三、南斯拉夫隨蘇聯解體及東歐變天而分裂 狄托去世後,南共仍然奉行獨立的共產主義路線,直至1990年因蘇聯本身進行政治改革,並無意再控制東歐共黨國家,讓各國自行選擇其政制及路線時。在不足一年之間,東歐國家紛紛變天,揚棄共產領導。於是,一些國家徹底被民主政黨所取代,另有一些則由該國共產黨搖身一變而成為社會黨或其他名目的政黨,繼續執政。 南斯拉夫亦在這時變身為非共國家,但聯盟主體仍然是土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中央政府再無法強力控制各邦 不過,變天之後的南斯拉夫的形勢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貝爾格萊德的中央政府,已不能一如過去狄托統治或東歐變天前一般,可以強力控制聯邦之內的各個邦。民族、宗教和文化本來就有很大差異的各邦,眼見蘇聯也已經在1991年12月31日解體,前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也已經變為15個各自獨立的國家,則她們要求脫離南斯拉夫而獨立,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 最先提出獨立的是西北部毗鄰奧地利的斯洛文尼亞,和界乎斯國、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間,國土狹長、形如倒轉”V”字型的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率先提出獨立 當斯洛文尼亞提出獨立時,南斯拉夫中央政府並未作出強烈反應,及至克羅地亞宣佈獨立,南國中央政府也來不及猛烈反應時,歐洲一些國家已經率先承認其獨立(首先承認克羅地亞獨立的是德國,她不待北約或”歐洲共同�”–“歐洲聯盟”的前身的其他國家有所反應,亦未與其他國家磋商便率先承認。原因是克羅地亞民族是獨立的一個小民族,不同於塞爾維亞族,這民族與德國關係密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克族的一些人成為希特拉進侵南斯拉夫地區的先頭部隊,對塞族人殘殺。因此塞、克族之間實有歷史上潛在的仇視心理,只是過去在狄托的強力統治下相安無事。德國恐克羅地亞人一旦宣佈獨立,會引來南斯拉夫的報復,因此率先予以承認,當中實具有保護克羅地亞及對南斯拉夫提出警告的作用。) 四、南斯拉夫派兵鎮壓波斯尼亞,引來北約干預 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對斯克、兩國獨立,並未採取派軍鎮壓等的激烈措施,除了因德國及一些歐洲國家率先承認外,克羅地亞本身民族較為單純,其絕大部份均為克羅地亞人,亦是主要原因。 到了波斯尼亞要求獨立、及塞爾維亞內的科索沃省要求自治時,南斯拉夫便派出大軍加以鎮壓,並因此而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防止種族滅絕”為由,派軍至具爭議地方”維持和平”,因而觸發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的大規模浴血戰爭。考其原因,有如下多端: 民族因素複雜 (一) 原南斯拉夫波斯尼亞邦及塞爾維亞內的科索沃省,都牽涉著複雜的民族及宗教因素,或因邦內各派勢力旗鼓相當,難於解決;或因地區內的一些民族問題,有牽涉到外國的關係,不能任令南斯拉夫自行解決。 恐觸發全面解體 (二) 南斯拉夫在分裂過程中,最初斯洛文尼亞及克羅地亞宣佈獨立,因影響不大、且有部份歐洲國家出面支持,故無採取強烈行動加以制止,但至波斯尼亞要求獨立,南斯拉夫因感受到聯邦完全瓦解的威脅、與及並無歐洲國家率先承認,故令到南斯拉夫有出兵制止的必要。 被指實行種族滅絕 (三) 由於波斯尼亞獨立過程中存在內戰,邦內的塞爾維亞人實在受到塞爾維亞邦的支援,其後之塞爾維亞內科索沃省的阿爾巴尼亞人要求自治亦屬如是,塞爾維亞領導層被指意圖以”種族滅絕”方式,解決有關問題,因而引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干預。 繞過聯合國,由北約出面 (四) 對於干預南斯拉夫戰事,歐美各國不經由聯合國通過議案(一如1991年波斯灣戰爭)而改由北約出面,原因是南斯拉夫內最大的一邦,即主體成員的塞爾維亞人,屬斯拉夫民族的南支,而俄羅斯本身亦屬斯拉夫族(東支),故在俄羅斯帝國、前蘇聯時代、以至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聯邦,均與塞爾維亞或南斯拉夫保持密切關係,並自視為斯拉夫民族的大家長。 是以若在聯合國提出議案,組成聯軍出兵南斯拉夫(主要是對付塞爾維亞),則俄羅斯不可能不運用否決權。故歐美各國改為經由北約出面,亦因而使南斯拉夫之戰演變成國際戰爭。 五、南斯拉夫之戰的經過 當波斯尼亞隨著斯洛文尼和克羅地亞宣佈獨立時,歐洲各國並未如對斯國和克國般立即予以承認,南斯拉夫也因恐波斯尼亞獨立,會引致南斯拉夫全面瓦解,因而決定派兵予以制止。 波斯尼亞內三族力量旗鼓相當 南斯拉夫此一決定,另一原因是波斯尼亞之內,實際上存在著旗鼓相當的三個民族,包括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克羅地亞族(與鄰近的克羅地亞國相同)和塞爾維亞族。 波斯尼亞內的塞族不欲波國獨立,使自己本族不能控制波國,因而組織武裝力量與其他兩族拼搏。而實際上,波國內的塞族,本身受著南斯拉夫的塞族所支持。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柒、印巴關係與南亞形勢

在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地區,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無疑是一切問題的焦點所在。因為印巴關係的狀態,不僅影響於兩國的安全與和平,也成了鄰近地區穩定與否的重要關鍵。 在東西方冷戰時期,印巴爭端更關係於大國之間的幕後角力與互動。所以吾人對於印巴種種關係的來龍去脈需要有所認識,對二者關係惡化所產生的軍力競賽與核武力量的發展,更不能不予以關注。 一、印度沿革與印、巴分治的由來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分治,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獨立時。在此之前,並無巴基斯坦這一國家或地理名詞。 印度古陸來自澳洲,人種則源自歐洲 無論是印度或巴基斯坦,在民族上同出一源,均屬歐羅巴種的閃族的一支,本屬白種人,其皮膚黝黑,只因受氣候及地理環境所影響。 印度人是古老民族,數千年前已生活在青藏高原南緣喜瑪拉雅山脈以南的印度次大陸,包括山脈以南的高原地帶、中部印度河與恒河流域、以至最南面、半島上的古陸德干高原。 在地質上,印度半島原與澳洲大陸相連,其後因地殼變動,使今日的印度半島(德干古陸)自澳洲漂過印度洋,浮至接近亞洲大陸,碰撞之下產生造陸運動,將原是海底的、今日中國的西藏青海一帶,推高成為陸地,並越來越高而至於形成”世界屋脊”。印度半島與大陸連接起來,兩個大陸之間,則發展成為印度河和恒河的沖積平原。 由於印度地形複雜,因此民族亦發展形成為多不同部族。整個區域受不同部族和土王統治,社會階層也發展得階級分明,有握有最高財富權力的王族和貴族,也有貧無立錐的平民和賤民。 佛教發源地,本身以印度婆羅門教為主 印度是數千年的古國,其印度河與恒河所孕育出的古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與尼羅河的埃及、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及中國的黃河齊名。 印度過去曾建立過多個輝煌時代,如莫臥兒帝國、孔雀王朝等;也產生了影響亞洲廣大地區,以及對中國民間社會生活影響極大的佛教。不過,對於世代以信奉印度教,或稱婆羅門教的印度人而言,佛教並不能改變他們的信仰。因此佛教只能在中國、朝鮮、日本與及東南亞的緬甸、泰國等流傳。 不過,由西方經由阿拉伯、波斯而傳入的伊斯蘭教,卻使其西部廣泛地區,以及東部孟加拉地區的人,信奉了伊斯蘭教,正由於宗教上的原因,最終使她分割成為兩個國家。 十八世紀後成為了英國屬地 在十八世紀,當英國和法國繼荷蘭之後,興起成為縱橫七海的海上強國時,英國人來到亞洲,採取威迫利誘等方法,與統治印度的土王們簽訂條約,將廣大的印度及其附近地區,置於其統治之下(英國同時以武力取得了東鄰的緬甸和印度半島以南、海上的另一個大島錫蘭(今之斯里蘭卡)。當然,馬來半島、北婆羅洲、即今日的馬來西亞領域亦輕易取得。 英國將對東方的貿易權交予”東印度公司”,並大量將為自印度的鴉片運至中國,致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健康日壞(清初運入中國者僅數百箱,但至嘉、道之間,已劇增至萬餘箱),終而觸發中英鴉片之戰(英國稱之為”貿易之戰”)。 踏入20世紀,印度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愈來愈熾烈。不過,由於1941年12月發生了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事變,並隨而發生了太平泮戰爭。日軍揮軍歐美各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英國所統治的印度、緬甸亦不能例外。(英軍在緬甸被日軍包圍,不少英國官兵被迫投降,而中國的孫立人將軍所率領的部隊則馳赴將之解救)。 英國為對付日本,呼籲印度人協助其抗日,並許諾戰後予印度人以自治之權。 戰後反殖民統治與甘地”不合作運動” 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英國隨即恢復對印、緬、錫的統治,但各地人民對英國殖民地統治的不滿亦日益高漲。 在對抗英國統治的運動領袖當中,以甘地的力量最大、群眾最多。但他所領導的運動,卻非以武裝行動作激烈抗爭,而是對英國統治當局實行”不合作運動”。 這一以柔制剛的方式,雖然並無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卻由於印度民眾回應者眾,以至英國政令不行,使統治者毫無辦法。最後,英國終於讓其獨立。 但不幸的事情卻突然發生 :就在英國准許印度獨立的奮鬥獲得成功之時,身型瘦小、有”聖雄”之稱的抗英英雄甘地,卻遭一名不滿意於其政策的激烈份子所刺殺。騰歡中的印度,隨即陷入一片極度哀傷之中。 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還不到半年,當甘地出席一個祈禱會時,一名激進的”國民公仆團”領袖納圖拉姆·戈德森,假裝上前摸拜,然後突然向聖雄連開三槍,奪去了這位廣受愛戴的聖者的生命。 甘地去世後,其門徒兼助手尼赫魯繼承其遺志,其所領導的”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党”),成為印度獨立後一個頗長時期的執政黨。 戰後以宗教因素分割為兩個國家 不過,在獨立過程中,由於英國決策上的錯誤,將本來是一個國家的印度,卻只因了宗教上的原因,而將其分割成兩個國家。 由於其以宗教劃分,而宗教本身就是極度敏感的問題,在立國已分你我之下,宗教上存在敵對,再加上領土又未分割清楚,留下一條長長尾巴,因而導致獨立後幾十年來兩國均在激烈衝突之中。 二、印、巴衝突的原因 印、巴衝突有多方面的原因,有遠因和近因,但總的而言,總是導源於最主要的一個–宗教因素,茲分述如下: 宗教因素導致互相仇視 在印度獨立時,由於西部地區各邦、普遍信奉伊斯蘭教,英國恐其獨立後,在一個國家內有兩股同時龐大、但不同信仰的宗教存在,影響未來國家的穩定。於是接受穆斯林聯盟領袖真納所堅持的,將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分開兩個國家。方式是將西方接連伊朗和阿富汗的卑路支省和鄰近地區分割開來,並以其幾個省的名稱和部族名的英文字母,拼合成巴斯基斯坦的新的國家名。自此以後,這兩個國家便因宗教上的不同,一直處於嚴重對立的狀態。 947年8月14日,真納參加了巴勒斯坦成立大典,而印度則在同日子夜正式宣佈獨立。 但當8月16日,英國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將印巴正式國界圖交給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巴勒斯坦總理列雅格林·阿里汗時,兩派教徒的屠殺隨之在全國各地發生,兩地的教徒爭相奔回自己教派國家去,人數多達1,500萬人。 以致蒙巴頓所建立的一支55,000人的特種部隊,完全淹沒仇殺的教徒的大海中。   對喀什米爾主權之爭 印巴之間,鄰近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面積龐大的邦哈什米爾,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獨立時,都欲爭取成為其國土的一部份。但由於邦內同時存在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徒,雙方僵持不下。故英國同年10月27日,喀什米爾土邦宣佈並入印度時,巴勒斯坦立即以大炮及軍隊向喀邦推進,互相撕殺。最後,惟有暫時以其雙方軍隊所佔之停火線為分界線,即是接近印度的東部及北部歸印度管轄,而西南部則由巴基斯坦所管治。 不過,由於印度管治了喀邦的四份三土地,巴基基坦只獲得四分之一;而在印轄區當中,卻大多數住民是伊斯蘭教徒,所以巴基斯坦一直要求取得整個或大部份喀邦主權,以免伊斯蘭教徒受到印度教徒及當地政府所迫害。 而喀邦內的政府設施或印度教寺院被襲,印度卻一直指責是受巴基斯坦所包庇的暴徒所為。 為孟加拉問題而發生的戰爭 巴基斯坦在獨立之時,原分為東巴基斯坦和西巴斯坦,西巴基斯坦即上述位於印度西面及毗鄰伊朗、亞富汗的區域,稱為西巴。但卻另有一塊在印度東面、位處印度阿薩密省以南、瀕臨孟加拉灣,並與印支半島接近的恒河出口的沖積平原區域,稱為東巴基斯坦。 東巴的人是孟加拉人,其人種與印度及西巴基斯坦完全不同,是另一種東方民族。 西巴基斯坦面積雖較東巴為大,但人口卻不及東巴多(20世紀60年代,西巴人口6,000萬左右,而東巴人口卻多達8,000多萬)。不過,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資源均由西巴控制,首都亦設在西巴的卡拉奇(現已遷至伊斯蘭堡)。 東巴的數量龐大的人口,居住在面積小得多,而且經常受來自印度洋、孟加拉灣的風暴吹襲,人民極度貧困。 東巴人與西巴本來完全無關連,且中間隔了一個印度,但卻受著西巴不公平的統治。 在進行選舉時,東巴的領導人得票較多,但西巴不僅不承認選舉結果,而且拘禁當選的東巴候選人,終於激發東巴人的反抗,爭取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為了對付東巴的分離運動,巴基斯坦卡拉奇中央政府派出了軍隊前往鎮壓,但此舉卻引來了印度政府的干預。 印度政府干預巴基斯坦的派兵鎮壓東巴獨立運動的原因,除了是印、巴兩國的宿怨外,另外一個原因是:東巴本身原稱為”孟加拉”,而孟加拉其實分東、西兩部,孟加拉即東巴基斯坦,但在其西鄰的印度境內,也有另一些孟加拉人居住,此為印治西孟加拉。 印度即以孟加拉與其轄下之西孟加拉人血水相連,不能任令孟加拉人被壓迫,於是出兵孟加拉,將派往孟加拉的巴基斯坦部隊俘虜。 由於巴基斯坦國力本來就不如印度、加以東、西巴阻隔千里之遠,兩者本亦無文化、種族上的關連,在無計可施下,惟有與印和談,讓東巴獨立(獨立後國名正式稱為”孟加拉國。)俾被俘巴軍能夠回國。 孟加拉獨立事件,距離現在雖已近30年,已不再是今日印巴衝突的主要因素,但此事亦可反映印巴之間的惡感,其實是有諸多因素的。 核競賽導致關係更趨惡化 印度及巴基斯坦是繼美國、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繼承)、英國、法國和中國之後,正式宣佈成為核子俱樂部一員的國家。雖然各國由20世紀80年代開始即致力於防止核擴散,並反對其他國家製造核武。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捌、9.11事件與國際恐怖主義

20世紀最後10年,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及文化等交往頻繁,加以資訊科技及互聯網技術急速發展,使全球一體化進展至一個新的里程。 然而,國際恐怖組織也在全球化地進行恐怖活動,他們往往為了自己認為神聖的使命,以犧牲自己生命來換取使襲擊的對象,造成重大傷亡。 被襲擊的對象,有被認為是主要敵人的標誌性目標,也有不少是無辜平民百姓,甚至婦孺。至於規模最大、損害最劇、死亡人數最高的,則是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世貿中心兩座大樓被襲後倒塌,與及華盛頓國防部大樓被襲事件,使死亡人數達到2,800多人的空前紀錄。並從而引發了其後的遍及全球的反恐運動。 一、 各地恐怖活動的由來及概況 大規模而持續的恐怖活動,大抵均有其長遠及要達成的目標,但他們爭取達成目標的方法,卻不以談判或政治性的途徑去解決,而是以恐怖手段,造成災難,使敵對者受到震懾、恐懼而作出讓步或受到重大損害。 然而對於這種冷酷的殘殺手段,不僅絕大多數不會令其要對付者屈服,而且往往招來報復、怨怨相報,或是與國際合作,以合法途徑加強反恐怖措施。 但國際恐怖主義或地區性恐怖組織卻仍然不斷採取恐怖手段,以至硝煙處處,血肉橫飛,那是令人遺憾的。 現僅將20世紀最後二、三十年間的主要恐怖組織及活動略述如下: 一些國家被指長期支持恐怖活動 (一) 在國際上所發生的一些恐怖活動,往往是由一些組織或國家在幕後支持或資助,在有足夠佐證之下,聯合國或國際間會將一些組織列為恐怖組織,以便有效地遏制其活動及拘捕其組織成員。但有些國家,卻在暗中支持有關活動,以至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其採取一些如經濟制裁等手段,以減削其資助恐怖活動的能力。 過去,先後被美國及其盟邦列為支持恐怖組織的國家,包括敘利亞、利比亞、蘇丹及也門等,此外薩達姆治下的伊拉克及伊朗革命政權,也被指有可能支持恐怖活動: (1) 敘利亞:敘利亞被指為支持恐怖活動的期間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泛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取得敘利亞政權開始。敘利亞現任總統阿薩德的父親老阿薩特總統,過去長時期支持”真主黨”在黎巴嫩的活動,目的在針對以色列。 (2) 利比亞:利比亞這個面積廣大但人口不多的北非國家,以其豐富的石油生產而擁有富裕的財富,在強人卡達菲的領導下,西方國家懷疑其經常運用其資源資助一些恐怖組織及恐怖活動,如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上的回教游擊隊等。 此外他也牽涉入一宗在英國蘇格蘭上空發生的泛美航機爆炸空難事件。美國懷疑事件由利比亞幕後支持,兇手亦藏匿在利國。要卡達菲交出不果,故於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對利國施以轟炸,企圖殺死卡達菲(據傳其女兒在空襲中死亡)。 (3) 蘇丹及也門:這兩個分別處於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國家,同樣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民族國家,但她們也同樣是在前蘇聯時代與蘇聯友善及由馬克思主義者掌政,她們原均與英國有密切淵源(南也門的握紅海咽喉的亞丁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但其後均倒向蘇聯。 蘇聯解體後,這兩個國家仍一直被美國指為幕後支持一些發生在中東及非洲地區的恐怖活動。 (4) 阿富汗: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阿富汗各族各派反蘇武裝力量將蘇聯軍隊驅趕回國後,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全國大部份地均由塔利班政權所控制。 其後,塔利班被指支持恐怖活動及窩藏9.11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本。拉登,終而被聯合國通過派出聯軍對其採取軍事行動,並將塔利班政權摧毀。 真主黨、哈瑪斯等針對以色列 (二) 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 自以色列復國後,阿拉伯世界中即不斷湧現以摧毀以色列為目的的各類武裝組織,經近30年鬥爭,以立場較溫和的法塔赫所領導的巴勒斯坦解放陣線終於與以色列達成協議。由以色列將取自約旦的約旦河以西土地及原屬埃及的加薩地帶,交予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治、供巴人自治及生活。 不過,這一協議並未為中東地區帶來真正和平,因當中還有一些較激進的組織,不肯就此罷休,包括: (1) 哈瑪斯激進組織:其活動範圍主要在自治區內,他們在巴勒斯坦人中獲廣泛支持,甚至巴解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也對其無法控制。 哈瑪斯經常在自治區內襲擊巡邏的以軍、以軍哨站、猶太人殖民區,甚至在以色列境內的城市放置炸彈,或以自殺式炸彈製造恐怖活動。以色列進襲巴人城市進行報復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緝捕哈瑪斯組織的成員。 2003年6月初,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正式向以巴雙方提出和平路線圖,以達最終的巴勒斯坦建國的目的,並與五個阿拉伯國家舉行會議,有關計劃還獲得她們支持。 在布殊總統、以色列總理沙龍、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阿巴斯於6月5日會晤時,沙龍答允不再容許猶人在自治區內殖民,最終讓巴勒斯坦建國,而阿巴斯亦答允壓止對以的恐怖活動,並將與哈瑪斯組織領導人會談等。 然而,哈瑪斯隨即表示不會與阿巴斯會談,同時指責阿巴斯對以讓步太多,無異是對巴勒斯坦宣戰。這使得阿巴斯處於兩難局面,哈瑪斯的強硬激進,由此可見。 (2) 真主黨:真主黨活躍於黎巴嫩南部的反以色列組織,受著敘利亞官方的支持,真主黨主要是在黎南向以發動炮轟,但每次均遭受到以色列的更大規模報復。 由於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以一直不肯交還,而敘利亞又一直以”以土地換取和平”為中東和解的條件,故敘一直是最不肯妥協的國家,但自布殊提出”中東和平路線圖”之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表示願意支持,而真主黨亦揚言自己並非恐怖組織。因此,真主黨有採取較溫和路線的機會。 愛爾蘭共和軍,恐怖活動,曾長期困擾英國 (三)會對英國的恐怖組織: 過去長期以來,英國一直受到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襲擊所困擾,原因是當愛爾蘭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時,基督教徒佔大多數的北愛爾蘭深恐若全愛脫離英國,日後會受絕大多數是天主教徒的愛爾蘭壓迫,因此要留在英國之內。自此以來,只佔北愛較少人口的天主教徒,便組成”愛爾蘭共和軍”經常在北愛及英國本土,甚至首都倫敦發動恐怖活動(保守黨在黑池舉行年會,也遭遇到爆炸事件),直至20世紀90年代,英國與代表愛爾蘭共和軍政黨新芬黨達成協議,在北愛進行自治,並保證少數的天主教徒獲得應有的政治、社會及宗教上的平等,同時愛爾蘭總理亦表明不會要求與北愛合併,這一纏綿數十年的衝突,才告緩和下來。 不過,針對英國的恐怖活動卻在踏入21世紀後開始激化。在支持以色列的問題上,英國與美國採取一致的立場,因而激發了伊斯蘭激進組織的憤怒,該等組織聲言:英國將會成為被襲擊的目標。 在美國”9.11事件”後,英國多處地方及倫敦希土路國際機場,多次響起可能受襲的警號。 車臣分離份子在俄種地製造血腥襲擊 (四)針對俄羅斯的恐怖活動: 自前蘇聯解體後,原有的15個加盟共和國均成為獨立國家,其中俄羅斯聯邦是獨立後最大的一個國家,領土包括歐洲部份、西伯利亞和遠東山區。 獨立後的俄羅斯人口接近2億,而且民族因素仍然非常複雜,當中除大部份為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人外,還有不少是烏克蘭族(亦是斯拉夫民族),此外,還包括哈薩克、吉爾斯等,突厥語系的部族,在其歐洲部份南部,鄰近格魯吉亞(亦為前蘇聯時期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的車臣共和國內的則為車臣部族。 車臣族人是信仰伊斯蘭教、民性慓悍的民族,在蘇聯時期雖受到高壓統治,但因蘇聯中央政府能夠強面有力地控制,還不太成問題。但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力量轉弱,車臣人乃乘機要求獨立。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多次派兵進入車臣征剿其武裝游擊隊,均無徹底效果(美國對於別國進行打擊境內分離份子時,往往提出”人權”的問題,但對俄國的血腥鎮壓車臣分離運動,卻視若睹)。 至葉利欽辭職,由普京任俄羅斯代總統時,以大規模行動征剿車臣游擊,並且獲得重大成果,這也是使普京獲得長期以來受車臣問題困擾的俄羅斯人的歡心的原因,故在正式競選時,普京即獲絕大多數選票而當選蘇聯解體後的第二位俄羅斯總統。 不過,其後車臣人的反俄及爭取獨立運動,並未因此而停止。他們在車臣境內被沉重打擊,卻在全俄羅斯境內的城市以激烈的恐怖方式來打擊俄羅斯。 2002年,為數約六、七十名的車臣槍手,佔據了莫斯科軸承廠歌劇院,脅持了數百名觀眾作人質。槍手當中,半數以上是丈夫被俄軍殺死的寡婦,她們腰纏炸彈,手持手榴彈及自動步槍,並聲言:俄羅斯若不答允讓車臣獨立,便會每隔一段時間便殺一名人質。 最後,普京以要他們投降的時間已屆,強行攻入歌劇院,由於特種部隊在攻入之前,先行向歌劇院內發射麻醉氣體,所以雖然所有恐怖份子都被擊斃,但亦造成百多名人質因中毒而死亡的慘劇。 此一事件,引致全球各國領袖紛紛對恐怖脅持行動予以譴責,並對死難者家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慰問。 不過車臣的恐怖襲擊並未因此而停止,單是在2003年5月中至6月5日的三個多星期內,由車臣游擊隊發動的恐怖襲擊就有下列數宗: […]

Continue Reading

第四篇 國際共產主義及后蘇聯時代-壹、斯拉夫民族、俄羅斯帝國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在二十世紀的世界歷史及國際關係上,最重大及影響深遠的,毫無疑問是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由於共產黨的無產階級革命在俄羅斯帝國取得成功,建立起人類首個共黨國家——蘇聯,再由她的支持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得到豐碩的成績:在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建立起了十多個正式由共黨執政的政權,並且在不少其他國家內,引發了澎湃的馬克思主義或其他模式的共產主義運動浪潮,以至歐美非共國家,千方百計地在內政、國際合作等方面予以堵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關係及軍事部署,即無不圍繞著這一中心問題而轉移。 因此,研讀戰後的國際關係,不可不對20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概況有所認識,尤其是對國際共黨集團大祠堂的蘇聯的內政外交,更不能不有一個概括認識。 在此,先略為介紹蘇聯–這個由俄羅斯帝國與馬克思主義衍生出來的共產大國的有關概況。 壹、斯拉夫民族、俄羅斯帝國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一、俄羅斯是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大帝國 俄羅斯屬斯拉夫民族的東支 斯拉夫民族,是歐洲中部及東部一個人數頗多,分佈範圍很廣的民族。在其活動範圍及支派而言,可以分為三支:即西支、南支及東支。 西支方面,包括今日的波蘭、斯洛伐克(20世紀90年代東歐變天後,由捷克斯洛伐克分離出來),與及德國東部盧日地方的部族。 南支包括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 東支則包括今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亦是斯拉夫民族的最主要地區。 由上面所述,就可知為甚麼近代的歐洲國際關係上,由俄羅斯帝國以至其後的蘇聯,都對東歐及巴爾幹地區,是那麼地關注,甚至往往引起地區上的重大軍事衝突。 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仍然不能對巴爾幹或南斯拉夫問題袖手旁觀,就是這個原因。 俄羅斯人先後曾受維京人、立陶宛及波蘭人統治 不過,由於早期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水準及歷史並不太高及久遠,加以民族的內聚力及組織力均並不強大,故其發展比其他民族都要遲,其分散在東歐、南歐及中歐東部,受著不同民族或古老帝國所統治,即是這一原因。 就以今日俄羅斯的歐洲本部而言,只在稍超過1,000年前,斯拉夫民族仍只以部族形式並由眾多小王公所統治的情形而存在,甚至連較像樣的鄉鎮也沒有。 在地區內的北部的一些小城市,也是由維京人所建立的。 維京人即今日北歐的挪威人的祖先,這些居住在斯干的納維亞半島,以航海及搶掠維生的冒險家民族,不僅經常搶掠今日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歐洲沿岸地區,也曾深入俄羅斯的腹地,在那裏居住、建立城市,並統治了一個相當長久的時期(美國太空船以”維京” 為名,即取其深入探險之義)。 是以在以後的歷史中,即使這裏的斯拉夫民族已建立起俄羅斯這一國家,但在其未算強大之時,仍然經常受著來自波羅的沿岸的大大小小國家或民族的宰製。今日小小的立陶宛就曾統治過俄羅斯大地,其後的數以百年計的歷史當中,俄羅斯王的廢立,甚至要由波蘭國王所首肯。 基輔羅斯是斯拉夫民族首個輝煌帝國 俄羅斯這一名詞在歷史上出現,只不過是1000多年之前的事。 當時,斯拉夫民族的東支,即在介乎維斯杜拉河(在波蘭國境)與烏拉爾山(歐洲、亞洲的分界線),在地理上稱為”欽察草原”的地區,雖然北部有一些維京人所建立的小城鎮,但大部份仍是分散的部落。 他們主要住在一些用草、木、及巴所建成的屋宇,並由一些小王公們所統治。 在眾多的小王公當中 ,有一個可以號令眾多小王公的大王公。 俄羅斯歷史的開端,可以由這個大王公說起:由於他率眾前往向各部落收稅後,意猶未盡,擬回頭再多收一次時,因而激怒了各個部落。以馬爾王公為首的一夥不堪其一再需索,與為王公合謀,將其殺害。然後由馬爾王公率眾前往大王公的城堡,派人向王后聲稱:大王公已被殺,他們已控制一切,並迫令王后屈從成為其妻。 王后假意應允,率女眾及侍衛攜酒肉至營中,假意慰勞,卻待馬爾王公及為武士醉酒後盡行將其殺害,然後領兵至各叛逆村莊,用計將其全部焚毀。 這一足智多謀、為夫報仇,並成為斯拉夫民族各部落領袖的巾幗英雄,其後撫養遺腹子長大成人,並教以治國之道及雄才偉略之方。至其子成人,繼承王位,終於成為斯拉夫民族的首個帝國的雄武之君。 1,000年前基督教傳入,提升了俄人文化 基督教之傳入俄羅斯,亦是這位極富謀略及遠見的王太后所下的命令;因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雄據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今之土耳其地方的半島),中東及非洲東北部的、繼承東羅馬帝國而來的拜占廷帝國;而世界上最金碧輝煌的都會也是拜占廷城,即今之伊土坦堡爾(不計東方之中國的都市)。王太后認為,要使俄羅斯進步,必須吸收拜占廷的文化。 她下令讓基督教傳入俄羅斯,並要所有王公大臣及子民揚棄當時的拜物教、神道教而改信基督教,這一年,正是公元988年。 俄羅斯帝國首創及早期的鼎盛時期,其實不在今日俄羅斯,即斯拉夫居住地的北部所在,而是在南部的、今日的烏克蘭地區。 烏克蘭地區一條由北流入黑海的第聶伯河,距出口不遠處有一條支流,名叫羅斯河,羅斯河旁有一條村落,住的是斯拉夫人,他們自稱為”羅斯人”。俄羅斯是”羅斯”的今日譯名。當時,他們在羅斯河與第聶伯河匯流的高岸上,建設了基輔這一城市,後來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以”基輔羅斯”作為帝國的名稱。 基輔羅斯帝國曾盛極一時 基輔是當時歐洲僅次於拜占廷的輝煌城市,因其一切規制及建築形式,均仿效拜占廷而建造。基輔羅斯帝國,隔了一個黑海與拜占廷帝國遙遙相對,兩者互相通婚(基輔羅斯帝國王子、王儲皆以能娶到拜占廷帝國的公主為榮)通商,但也時不時打仗。(近代的俄羅斯帝國與奧托曼帝國的關係,仍然沒有改變。) 不過,基輔羅斯這一偉大帝國,卻敵不過來自東方的蠻族所衝擊,最後,被遊牧民族哥薩克族所滅。嗣後數百年,俄羅斯(包括今日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一帶),一再被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所衝擊及統治。 最重要的當然是公元十三世紀興起的蒙古人的西征。 蒙古人西征共有三次,其次序是鐵木真西征、拔都西征及旭列兀西征。前二者分別征抵北歐的波羅的海和南歐的亞得里亞海(義大利北部),其征伐過程中,兩次均重創俄羅斯人。 推翻蒙古人統治始出現近代的俄羅斯帝國 其後,蒙古人在所征服的歐亞大地上建立了四大汗國。其中,在”欽察部”——即欽察草原所建立的”欽察汗國”,其主要區域,就是今日俄羅斯所在。 蒙古人統治中國雖只有89年,但其四大汗國卻統治了近400年之久。 近代的俄羅斯,是400年前以北部莫斯科大公國為首的俄羅斯民族聯軍,將蒙古人驅逐後而建立起來的。不過,其早期組織仍然較為散慢,並經常受到來自歐洲如立陶宛、波蘭等國的干預,直至凱薩琳女王及彼得大帝等之後,勵精圖治,獎勵文教,才把俄羅斯帝國力量凝聚起來及加速了”現代化”。 其中,彼得大帝更將俄羅斯建不近代模式的歐洲大國。其後,俄人建立了聖彼得堡,並以之為京都(聖彼得堡建於西元1703年),即是紀念彼得大帝,因為他為俄羅斯引入歐洲文化,使俄羅斯不再是歐洲的”化外之民”;溶入了歐洲社會,並從而奠定了近代的俄羅斯帝國的基礎。 越過烏拉爾山脈,建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俄羅斯帝國擴展成為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始自十七世紀。當時,俄國沙皇將一張特許狀授予商人出身的哈巴羅夫,讓他越過烏拉爾山,沿途招攬哥薩克等游牧民族,組成軍隊。然後又越過一條一條由南流向北流入北極海的大河,包括鄂畢河、勒拿河等,最後抵達葉尼塞河,並向南直抵達黑龍江邊,建造了尼布楚城。 這時正是滿清康熙年間,不僅是大清國力充沛,康熙皇帝更是英氣勃勃。他於1689年(康熙27年),派遣大軍將尼布楚城摧毀,並與俄人訂立了《尼布楚條約》,規定兩國以大興安嶺為界。 這是中俄間首次簽訂的”平等條�”。其後,自雍正年起以迄於清末,滿清先後與俄簽訂《愛琿條約》、《恰克圖條約》、《北京條約》、《伊黎條約》和《塔城邊界約》等,讓俄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中國土地蠶食鯨吞。於是,整個西伯利亞與及俄國所謂的”遠東山區”(包括原屬中國的庫頁島),盡歸俄國之所有矣。 中亞細亞在十九世紀被俄人征服 至於中亞細亞地區,即俄人及西方人所稱的”土耳其斯坦”,原是一些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語系或波斯語系民族的地方(後者如塔吉克族),其文化及歷史均比俄羅斯更高及古遠得多,但在俄勢力強大之下,在十九世紀初期,都先後被俄羅斯帝國所征服,使這一廣達400萬平方公里的偌大區域,成為了帝俄領土的一部份。 筆者不厭其煩地講述這一段歷史,乃在於說明:俄羅斯帝國在三百年前已與其同民族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融為一體,並佔有了西伯利亞;二百年前已征服了中亞地區;到十九世紀之時,再佔奪了羅馬尼亞的霍布魯查和伊朗、奧托曼帝國之間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等地。故基本上,蘇聯的疆域就是俄羅斯帝國的疆域。瞭解俄羅斯帝國的歷史,有助於瞭解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的組成和蘇聯解體後各國獨立的情況。 一次大戰當中,帝俄被推翻並成立了蘇聯 至於蘇聯的建立的經過,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在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亞首府塞拉耶佛(今譯為塞拉熱窩)被刺,奧匈帝國認為是塞爾維亞政府幕後主使,向塞國宣戰。 由於俄羅斯帝國下動中員令(俄、塞均為斯拉夫民族),在德國向俄宣戰時,因英、法與俄有協約,因而亦向德國宣戰,就在這情形下,歐洲大戰、即第一次世界大戰便打將起來。 […]

Continue Reading

第四篇 國際共產主義及后蘇聯時代-貳、革命時期到二次大戰的蘇聯內外政策

貳、革命時期到二次大戰的蘇聯內外政策 一、列寧革命後的內政外交 列寧在十月革命中推翻克倫斯基政府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他不容沙皇皇族及其它政黨有復辟或奪取政權的機會,除取締一切政黨活動外,並於次年將沙皇族人加以處死,斬草除根。 不惜國土分崩離析、務求與德停戰 同時,為了專心致志鎮壓內部反抗,他首先要求與德國停戰,德國開出了非常辛辣的條件,包括: (一) 讓芬蘭獨立 (二) 讓波蘭獨立 (三) 讓亞美尼亞獨立 (四) 讓烏克蘭獨立 上述條件將使蘇聯失去原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部份的5分之2的土地,並使其農業及礦業資源失去超過一半(烏克蘭有歐洲糧倉之稱)。再且烏克蘭在200多年前,已與俄羅斯融為一體,讓烏克蘭獨立,是正式分裂國土。但列寧所領導下的蘇聯,仍然是答允了,並與德意志帝國正式簽訂《布勒斯特內托夫斯克條約》。 本來,在條約簽訂後,蘇聯的歐洲部份便難免於失去相當面積的土地而陷於分裂,但幸運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次年便結束。由於德國是戰敗國,基於各戰勝國主張維持歐洲現有疆界,因而德、蘇之間所簽訂的《布勒斯特內托夫斯克條約》便告廢止,而蘇聯亦免於分裂。 不過,由於蘇聯是戰敗國之戰敗國,所以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並沒有蘇聯的份兒。而其”世界革命”的主張,也使歐美國家視其為瘟疫,要對其保持距離和加以防範。 極端政策觸礁,急轉彎行”新經濟政策” 在內政上,列寧因應俄羅斯國內情況,將馬克思主義變通地在新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中實行,其種種主張被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首先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成立國有農場,實行集體耕種。在城市中,將銀行及大部份商業收歸國營,限制外人在本國及本國人出外旅遊。對外商的經營,予以種種嚴格限制,甚至迫令其退出蘇聯。 此外,又著重思想教育,對過去政權的一些官民則流放至西伯利亞,實行勞動改造和思想教育。 在雷厲風行的一個時期後,蘇聯國內外經濟活動均大量萎縮,加上持續三年的內戰結束,乃於1921年宣佈實行”新經濟政策”,在邊境一些區域設立一些特別措施,吸引外國資金及技術回流,使一些行業如金融業及生產事業等恢復活力。在國內取消餘糧徵集制,建立稅收制度;農民交稅後,可以將餘糧和產品在市場自由買賣;同時又提出市場調節與經濟核算等方式,允許私人開辦小型企業、及允許企業與農村將土地租借給私人等。這樣一來,經濟漸漸恢復過來。 中央成立蘇維埃,地方分為12個”加盟共和國” 至於國內的行政組織,中央成立蘇維埃、即工人和農民所組成的議會,作為最高的政治及立法機關,負責制定法律;全國蘇維埃主席、即等同國家元首(不過並無實權)。在政府方面,設有部長會議主席,約略相等于”總理”,但此”總理”也並非如內閣制國家的總理般執掌國家政治實權,因為蘇聯的立法或施政,實際上必須聽命于蘇聯共黨。蘇共總書記才是真正領導人。 在地方行政單位方面,列寧將全國劃為12個加盟共和國,包括: (1) 俄羅斯聯邦:原羅斯帝國歐洲部份之東部,北部和中部;西伯利亞(烏拉爾山脈以東、土耳其斯坦及蒙古以北之廣大平原區)及遠東山區,(外興安嶺以東、黑龍江以北、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此部份均由帝俄時代掠自大清帝國)。 (2) 烏克蘭:俄羅斯(歐洲部份)以南、黑海以北,其實在300年前已與俄羅斯融合為一。 (3) 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以西、與波蘭相鄰。 (4) 摩爾達維亞:鄰近羅馬尼亞,是帝俄時期取自羅馬尼亞的,即霍布魯查地區。 (5) 阿塞拜疆:鄰近伊朗,位處里海之西,是伊斯蘭的阿塞拜疆族人。 (6) 格魯吉亞:俄羅斯以南、西瀕黑海的小國。 (7) 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以南、南鄰土耳其、西瀕黑海的小國。 (8) 哈薩克:土耳其斯坦中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家(區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系國家。 (9) 吉爾吉斯:鄰接中國新疆土耳其斯坦中的突厥語系伊斯蘭國家。 (10) 烏茲別克:位處哈薩克以南、吉爾吉斯以西的土耳其斯坦地區伊斯蘭突厥語系國家。 (11) 土庫曼:位處烏茲別克西南、里海之東的土耳其斯坦地區伊斯蘭突厥語系國家。 (12) 塔吉克:土耳其斯坦中唯一波斯語系的伊斯蘭國家,與伊朗及阿富汗相鄰。 上述12個加盟共和國,表面上是”加盟”的”共和國”,實際上受莫斯科中央的嚴格 控制,並無太多自治權力。每個加盟國均設有等同地方行政單位的組織架構,亦有由中央領導的地方共黨組織。 每個加盟共和國內,若有另一民族的,則設一次一級的”自治共和國”,若自治共和國內又有另一些民族,則又再另設共和國內之”自治州”。劃分得非常複雜,不同民族的加盟共和國間,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列寧這種地方行政架構,將已有100多年歷史的俄羅斯帝國版圖,特別是歷史更久、融合為一已3百年之久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劃出界線,在當時其實只是作為尊重各個民族的表面功夫,但卻?80多年後,蘇聯解體時疆土四分五裂的伏線,也成為日後不同民族間劇烈衝突的遠因。 蒙古成為全球第二個老牌共黨國家 列寧由1917年執政至1924年逝世,在其生前,他建造了全球第2個共產國家——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國。 蒙古原為中國領土,但在帝俄時期,實際上已經受俄羅斯控制,故列寧只是承襲帝俄衣砵而控制蒙古而已。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