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壹、韓戰的發生、經過及其影響

二次大戰後,東西方衝突漸顯,並且日趨激烈。1950年至53年的南北韓之戰,其後更演變成為中(共)美間的大戰,可說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而產生的。 這場長達3年的大戰,雙方出動軍隊以百萬計,死傷亦各達數十萬以上,無論在規模抑或損傷而言,都是戰後初期最龐大的戰爭。 一、韓戰發生的背景及原因 造成韓戰規模龐大,死傷枕藉,乃因韓戰不僅是南北韓間的衝突,而且是美國挾聯合國之名派出大軍赴韓。而立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說是傾全國之力,對北韓出手相助。要瞭解這幾方面何以如此重視,採取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得先看看各方面的遠因與近因。 戰後南、北韓分治,為韓戰埋下伏線 首先,就韓國本身的因素而言,自二次大戰結束、朝鮮脫離日本而獨立,卻因美蘇各自扶植其可以控制及影響的政權,使國家陷於分裂。情形就如東、西德和稍後(1954年)分治的南北越一樣。 由於美英分別支援李承晚及金日成在南、北韓組建的政權,並以北緯38度為界,以致朝鮮脫離日本管治後,不僅無法真正獨立自治,而且從此陷於分裂。北緯38°以北,在蘇聯及中國共產黨支持下,由金日成建成了”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北韓),並以平壤為京都。此線以南,則由美國所支持的李承晚,組建成”大韓民國”(南韓)。 金日成揮軍南下,美國被迫救助南韓 金日成以南韓被美國”霸佔”,心有不忿,時刻不忘”統一”,於是成?韓戰的潛在因素。 美國之參加韓戰,因眼見其所扶植的政權快要全軍覆滅,再不出手相救,朝鮮半島便會完全陷於共黨手中。美國是時仍有大量駐軍駐在日本,由日本出發可”近水樓臺”,再加以當時美國國勢如日中天,自覺有領導群倫、遏抑共黨擴充勢力的使命感,乃謀求聯合國批准出兵。結果如願以償,乃出師有名。 中國自古與朝鮮關係密切,難以置身事外 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可以有遠因與近因兩方面。在遠因來說:中國從來就與朝鮮關係密切,對於朝鮮問題,中國難於置身事外。 事實上,在過去兩千年來,朝鮮有約一千年是中國的直接領土,其餘時間也是中國的藩邦。每次朝鮮有內開,都會向中國徒告;而要中國勸解、甚至出兵去征討不受勸解的一方。 隋朝曾三征高麗,弄至國庫空虛、社會動蕩,其滅亡可謂與征高麗有關。 唐朝雖強,出兵固然可以懲罰不聽令者,但大軍一去,過去原被壓迫而向唐求救者,竟又反過來成為不聽令的叛逆者。 明代因朝鮮而與日本衝突,虛耗軍餉兵員,致國勢大弱,被滿清可乘,終致亡國。 滿清因朝鮮問題與日本發生”甲午之戰”,兵敗而被迫割讓賠款,喪失大量權益,間接亦加速滿清之衰亡,更無論矣。 是以朝鮮有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雖仍然未穩,仍不得不對其採取相應行動。 美軍直搗中國邊境,中國不得不出兵 除上述遠因外,近因則有三端: 以美軍占絕大多數的”聯合國”軍隊,經一輪反攻後,將北韓軍隊直驅至中朝邊界,眼見北韓將要完全覆滅。 史太林指令中共出兵,中共領導曾初雖不願,但因史太林對中共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予極大助力,功勞不少,難以拂逆其意。 有傳美軍意欲轟炸東北電力及工業設施,甚至有將會投擲原子彈的傳聞。而美軍入侵中國東北境,亦是完全有可能的事。為先發制人,故中共最後決定出兵。 二、韓戰的經過及國際的參與 1950年,北韓(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領袖金日成,以朝鮮雖然脫離日本獨立,但南方(北緯38度線以南)卻受美國所控制,致未能完成真正獨立及統一。 他一面要求美國放棄對南韓的控制,一面聲言:會不惜以武力謀求全朝的統一。 50年6月25日,北韓軍向南越過北緯38度 同年6月25日,北韓軍隊越過38度線,直撲南韓首都漢城(北韓謂戰事是由南韓軍隊先行挑起)。漢城發生大火,南韓政府及軍隊被迫向南遷移。 由於北韓軍隊銳不可擋,南韓軍節節敗退,直退至半島東南的城市大邱一帶,僅餘下東南沿海的商港釜山間的釜邱平原,眼看就要全被趕下海中。 這時,與朝鮮半島隔著對馬海峽的日本,仍在美國軍管之下。駐軍統師麥克阿瑟將軍是二次大戰時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日本戰敗,麥帥成為佔領日本軍事局的最高長官。 南韓幾乎全面覆滅,杜魯門決意出兵 是時美國總統為二次大戰末期接替在任內去世的羅斯福總統的杜魯門,他決定派出軍隊支援行將覆滅的南韓,但希望得到聯合國批准,組成聯合國軍隊,對付”南侵”的北韓部隊。 有關議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提出。來來,安全理事會中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均有”否決權”,一直支持北韓的蘇聯,按常理不會贊成,議案亦無通過的機會。但當美國提出出兵議案時,蘇聯代表馬立克立即起立,指責美國提出此案毫無道理,並立即退席,表示抗議。 乘蘇聯代表退席抗議,安理會通過出兵 結果,就在他退席時,安全理事會在無反對之下,通過了組織聯合國軍隊開赴南韓,對抗南侵的北韓軍隊的決議。 這一次,也是嗣後數十年中東西方對壘時期,美蘇互以”否決權”來否決對方提案,使聯合國陷於癱瘓的唯一能夠通重要議案的一次。 聯合國通過議案後,馬上組成聯國部隊,除少量英藉、澳洲及紐西蘭士兵外,絕大部份是美國的軍隊。 聯軍總司令為麥克阿瑟,他用兵神機,雖然當時南韓官兵被迫至距離日本最近的釜邱平原。但他的出兵卻並非單由日本直接渡過對馬海峽,經釜山港登陸。卻還出奇不意地由朝鮮半島西岸,接近漢城的南韓的西北部軍港仁川登陸。 出奇不意,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 朝鮮半島東面海岸平直,而西面海岸、即面對黃海的一面,因屬下沉海岸,故島嶼、港灣極多,潮汐漲退的落差甚大(最高潮時30餘呎,高低潮落差二十餘呎,是以潮退之時,往往不能通航。麥克阿瑟選擇在此登陸,無論在距離、地理形勢、潮汐時機等,均令人意想不到。正因如此,號稱聯合國軍隊的美軍,登陸仁川,並向朝鮮半島中部由西向東推進時,北韓吃了一驚,美軍也並無遭遇重大的抵抗。 1950年9月下旬,命名為”心蘭”的”仁川登陸”終於發動。聯軍出奇不意、兵臨南韓北部。已推進至南韓南部的北韓軍恐歸路被截斷,乃急急退師。聯軍乘勝追擊,將北韓軍驅回38度線以北;尋且繼續向北挺進,攻陷北韓首都平壤。繼而將北韓官兵迫至接近中國邊境,僅餘新義州及中朝邊境線的鴨綠江和圖門江一帶。 聯軍直搗中朝邊境,中共被迫”抗美援朝” 由於當時中國共產黨已在內戰中取得勝利,由共黨掌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於1949年10月宣佈成立。中共與蘇聯親密友好,與北韓關係亦至為密切、在面對麥克阿瑟因共黨陣營膨脹,主張對共黨中國乘機予以打擊,並向杜魯門總統建議轟炸中國東北境內電力及工業設施,以減弱中國的力量,及必要時,甚至動用原子彈或派兵攻進中國東北境內的傳言時,中共乃決定派出”志願軍”赴朝。 在此之前,當美軍及聯軍將北韓軍隊迫退至新義州及鴨綠江邊一帶,形勢甚為危急時,蘇聯共黨總書記史太林,示意中共出兵援朝。 雖然當時中共的黨主席及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與許多軍政高層均以中國立國未久,不宜輕舉妄動而不大願意;但一面鑒於有消息指美軍可能轟炸或進攻中國;另一方面則因中共之取得政權,得蘇聯及史太林的助力不少,因此中國還是作出了派軍援朝的決定。 中共出兵後,將美軍迫回30度附近 中共援朝軍隊,是以”抗美援朝”旗號,打著”志願軍”名義而出發的。志願軍總司令是彭德懷將軍。而正式入朝則是1950年10月25日。 中共援軍入朝後,武器裝備雖然與美軍相去甚遠,其所使用者僅為蘇聯在二次大戰時的剩餘武器,但在士氣上,卻是相當旺盛的。 在中共軍入朝後最初階段,軍事上頗有進展,將美軍迫回38度線附近。 麥克阿瑟提議轟炸中國,被杜魯門撤職 儘管中共官兵損失極大,以人海戰術面對美軍火海,傷亡自然慘重,但美軍損兵折將也是不輕。特別是在38線稍北的原北韓境內的幾處戰略性山頭的爭奪戰,雙方更是死傷累累,以至麥克阿瑟向杜魯門總統提出了用原子彈投下中國的建議。但杜魯門卻將其撤職,改以第八軍李奇威將軍統率。 雙方均無法取勝,終達成《板門店休戰協定》 此後,戰爭成膠著狀態。至1953年7月27日,雙方在板門店地方達成停火協定,協定以現有戰線而為休戰線,並各自後退2公里,以便在彼此據守的陣線之間,騰出一4公里闊的”非軍事地帶”。由7月28日起,成立一休戰委員會,雙方各派5名代表組成。 三、韓戰的結果 韓戰前後打了三年,美軍出動60萬之為,中共先後亦出動近二百萬。據資料顯示:整場戰爭,南韓及美軍死傷109萬,13萬是中共軍入韓之前損傷的。其中美軍死傷共?39萬7千人。中國志願軍則死傷36萬人。而且有數以萬計的志願軍被俘擄。(戰後大部份獲釋返回中國,約14,000人則選擇去了臺灣)。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貳、越戰的發生、經過及影響

越南戰爭是法國退出越南,南、北越分治,及北越共党致力統一全越之下所發生的一場戰爭。由於美國實施對共黨集團全球圍堵,深恐南越陷共會產生骨牌效應,於是大規模出兵南越,終於演變為二次大戰後除韓戰外最大規模的一次地區性國際戰事,茲將其前因後果分述如下: 一、 越戰的遠因與近因 越南民族以京族及俸族為主,長期以來,與中國關係密切,尤其北越地區,深受兩廣文化所影響。其前共黨(越盟)領袖胡志明在對日抗戰時,長期居留中國大後方,與中國共產黨關係良好,他本人亦寫得一手很好的中國詩及書法。 中越關係可上溯至秦、漢 中國與越南關係,可上溯到秦朝。秦滅六國、將全國置為36郡。其後更平定百越,分置閩中(今之福建)、南海(今之廣東)、鬱林(今之廣西)和象郡。象郡所在即為今之越南。 此後的2,000年,越南地區大部份時間是中國直接版圖,即使較弱的明朝代,也屬如此,即或不是版圖,也起碼是中國的藩邦。 在滿清時代,越南分為大越國和廣南國,連同今之老撾及柬埔寨,合稱為安南,均受滿清節制,並向滿稱臣進貢。 中法之戰,滿清失去藩邦安南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因英國在亞洲已取得印度、緬甸、香港及馬來西亞等地,法國亦希望在亞洲取得一處殖民地。眼見安南王懦弱,其宗主國大清又經歷了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等,均在戰敗後被迫割地賠款,國內又民變蠡起,太平天國才粄平不久,滿清元氣大傷、無暇顧及藩邦。法國於是迫安南王答允成為其保護國,安南王求救於大清,終而爆發了中法之戰。 在中法之戰中,法軍原本不利,被清派往援安南的劉永福的黑旗軍打敗,但因滿清虛怯法,恐戰事擴大,於是反過來主動向法國求和,而滿清亦放棄對安南的宗主國地位。 法、日先後侵佔安南 中國放棄對安南宗主國地位後,法國始則脅迫安南與之簽訂撫順條約,使安南成為其保護國,其後更正式將之變為殖民地,直至1941年,日本軍隊入侵時為止。 當日本於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戰爭後,隨即分兵攻佔英、美、法、荷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 日本攻佔安南後,法軍被迫退出安南,而在同一時期,越盟共黨領袖胡志明,開始組織武裝力量與日本佔領當局周旋。 日本投降,胡志明在河內宣佈越南獨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胡志明隨即在北部城市河內宣佈獨立,成立越南人民民主和國。但不久後,法軍重返越南,於是越盟(共黨)與法國原殖民統治當局的長達10年的反殖民之戰於焉開始。 1949年,中國共產黨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初,進一步完全控制了兩廣及海南,與安南接壤,於是可以對胡志明提供援助,葉劍英元帥奉命主持其事。 1954年,法軍在越南西北山區的奠邊府被包圍,不得已而投降。 印支和平會議,越南南北分治成越戰伏線 其後,有關問題以英國、蘇聯為聯合主席,在瑞士日內互召開印支國際和平會議。(”印支半島”,地理名詞,包括安南、緬甸及泰國,中國人則向稱之為”中南半島”),結果議決,安南分為越南、老撾及柬埔寨三個獨立國家,而越南則以北緯17度為界,分為北越及南越。前者胡志明所領導的”越盟”執政,以河內為首都,成立共黨政權;後者則由美國支援,成立越南王國,由保大王掌政,定都於西貢。 美國軍艦被炸,大量增兵越南,戰爭乃不宣而戰 由於”印支和平會議”定下了南北越分治的局面,使北越忿忿不平。南越的保大王其後被推翻,美國另行支持吳廷琰政府。由於吳廷琰政府不得民心,北越在南越地區支持南越共黨,並且兵員及戰略物資源源南下。美國一艘軍艦在東京灣被炸,美國不得不增派軍事人員往南越,終而演變為大規模正面作戰的越戰。 二、 越戰的經過 越戰的展開,並無明確的日期和正式宣戰,在吳廷琰總統執政時期,美國已派遣軍事人員,以顧問身份,在南越協助建立武裝力量及訓練南越部隊。 吳廷琰總統政權不得民心,南越共黨乘機坐大 這時農村中已出現以推翻西貢政權、以農民為主要構成部份的武裝反政府力量,他們由共黨領導,並受北越支援。同時由於吳廷琰政府越來越不得人心,不少天主教及佛教人士均激烈反對,使南越共黨勢力越來越大,美國不得已,唯有增派軍事人員前往南越。 美國決心大量增兵,始自美國軍艦在北越以東的東京灣海面被北越襲擊,於是下令增調武裝人員及軍事裝備至越。 防骨牌效應,美發動”東南亞公約”參戰 這時美國總統是原為約翰·甘迺迪總統副座的約翰遜他在甘迺迪被刺後,他依法繼任為總統。約翰遜承襲著當時廣受西方人所相信的”骨牌效應”理論,認為若南越被北越共黨侵吞,下一個目標會是寮(老撾)、柬(柬埔寨),再次為泰、馬、星、印尼、菲律賓。西方國家勢必被迫退出東南亞,歐美便形孤立。 於是,約翰遜調動東南亞公約組織成員國,投入越南之戰。雖然,英、法、巴基斯坦並無真正支援越南之戰,但澳洲、紐西蘭及菲律賓均派出了部隊投入戰場。而菲律賓特別是泰國的空軍基地,更成為了美國軍機轟炸北越的基地。 軍艦被襲,開始轟炸北越首都 美國自軍艦被襲後,即對北越首都河內及主要軍港海防進行轟炸,並包括被稱為”胡志明小徑”的介乎老撾與南、北越邊界山區的小徑。 北越雖然一直不承認支援南越共黨,只堅稱是南越本身,不滿西貢政府政府腐化而產生的”內部革命運動”。但實際上卻是經由此”胡志明小徑”將北越軍隊及軍火源源運入南越,支援南越共黨。 吳廷琰政權與兩阮政府均不得民心,助長了越共勢力 另一方面,由於吳廷琰政府被認為貪污無能,南越軍民本身亦極度不滿。因此,其後終被推翻。他本身及掌大權的弟弟吳廷儒被殺,陸軍將領阮文紹及空軍司令阮高奇執掌大權,分任正副總統。 兩阮掌政近10年,亦是越戰愈趨激烈階段。美國投入越戰兵源,超過了韓戰時期,但越戰戰場成為了美國數十萬大軍的泥沼。 北越曾發動進攻失敗,但美在越戰場亦愈陷愈深 後期,北越曾經發動正規軍由南面接壤地區,向南越北部城市進攻,但結果失敗。這一次冒進攻勢,還引致北越政權內部的權力鬥爭(這時胡志明已去世多時,範文同及武元甲分任總理及武裝部隊司令)。 而美軍在南越戰事當中,也沒有取得明顯進展。南越及美軍當局,只能控制首都西貢及一些重點城市,出了城市,越共便會出沒,經常攻擊軍政人員及車輛。美、越軍隊征剿時,他們又返回農村,為裝為農民。美軍在無法分辨身份時,往往有真正是農民的無辜者被殺,此情形引起國際廣泛抨擊,美國軍民士氣因此亦非常低落。 宣稱不出兵北越,無異予北越以南侵保障 由於美總統約翰遜聲言,出兵越南,只是”協助”南越對抗共黨,絕無領土野心,也不會派出地面部隊進入北越。因此,只是對北越實施轟炸,以阻遏共黨兵員南下。但此舉無異與人打架時縛起雙手,故儘管美國增兵越南愈來愈多,但不僅毫無效果,死傷反而愈來愈多,被南越共黨控制的土地也愈來愈大。以致約翰遜宣佈將不競選連任(繼承原甘迺迪任期後,已成功競選出任一屆,即前後5年),以專心解決越戰問題。 尼克遜訪問中國,謀求解決越戰 1968年,尼克遜繼約翰遜之後,出任美國總統,他鑒於越戰取勝無期,國內反戰之聲澎湃,加以經濟已大不如前,於是決心解決越戰。他一面加強對越南援助,在越加建港口、機場及運來大量先進海、陸、空武器,並加速對南越士兵的訓練,然後逐步將美軍撤走。 另一方面,他加強國際間的外交,在1972年3月,當時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無外交關係,而且多年來處於對立地位;但他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北越共黨的背後支持者之一,說服中共將有利於解決越戰。再加上美國亦因一些其他重要問題,希望與中共洽商,乃有是年3月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行。 增加援助,加速撤兵,雙管齊下 不過,由於北越最主要的後台支持者不是中共而是蘇聯(對抗美國強大火力,有賴蘇聯支援的先進裝備),故尼克遜中國之行並無甚為收穫(反而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了《上海聯合公報》,成為日後中、美關係的主要基礎),惟由於美國國內外形勢,已不得不自南越撤兵。因此,尼克遜在任時固已開始撤兵,至其因”水門事件”被迫下臺,其繼任者福特總統時,更加速尼克遜所定下的撤兵計劃。 三、越戰的結果 阮文紹下令軍隊南撤,西貢政權迅速崩潰 1975年,南越總統阮文紹突然下令北部各軍區向南撤退。一時之間軍隊及各方面均不知發生了甚為事而爭相南撤,情況混亂之極。 北越亦不料有此情勢出現,於是揮軍南下。年前其冒進向南越北部城市發動農曆新年攻勢,鍛羽而歸,卻不料這時卻突然有此千載機會。 在北越正規軍及南越共黨、加上北越滲入南越武裝力量的多管夾擊下,已處於崩潰邊緣、毫無士氣的南越軍隊,自然兵敗如山倒。西貢政權的阮文紹及阮高奇同時辭職、流亡美國。接任僅一周的臨時總統楊文明乃宣佈投降。 南北越合併,越南全面赤化 南越共黨接收南越政權一年後,便宣佈與北越合併。南、北合併後的越南,整個由原北越共黨控制,以河內為京都。原南越首都西貢,則改名為”胡志明市”。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參、以、巴衝突由來及歷次戰爭的影響

中東問題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所有國際問題中最棘手的一個。它牽涉複雜的民族因素、經濟因素、宗教因素,以至各國本身的內部政治及國際上的集團對壘。其中尤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長期爭戰,最是難以解決。 一、中東問題的由來 中東是一個地理名詞,以歐洲人來說,是指往東方世界的中間地區,實即接近歐洲東南與非洲東北的亞洲西南地區。 中東是地理名詞,數千年來多個民族在區內建立偉大文明及帝國 這一區域,包括地中海東岸、古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形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附近地區,以及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阿拉伯半島。 古往今來,有過無數民族曾經在這一地區發展過文明或成為征服者;六、七千年前的蘇美爾人,三、四千年前的巴比倫人,均在今日的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起她們的偉大文明。其後此地區先後被波斯人(今之伊朗)、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帝國)、羅馬人或長或短的統治過,其中尤以羅馬帝國及其後的拜占廷帝國的統治為時最久。 約在中國的唐朝時代,這地區開始由阿拉伯人所統治,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宣揚下,在這廣泛地區居住的阿拉伯人都信奉了崇拜真神阿拉的伊斯蘭教。 阿拉伯人統治了整個中東,並世世代代生活在整個阿拉伯半島和北非地區。 至十三世紀,西南亞洲地區、包括波斯及中亞細亞(西方人稱為土耳其斯坦)均受蒙古人統治,蒙古人在亞洲西南建立了其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兒汗國”。 近代區內阿拉伯人受奧托曼帝國統治 蒙古人的統治被推翻後,以小亞細亞半島(介乎黑海與地中海、即今之土耳其國土所在的巨大半島)為基地的突厥族(中國人對土耳其族的古稱),建立了橫跨歐(巴爾幹半島)、亞(中東及阿拉伯半島)、非(北非)的龐大的奧托曼帝國。 奧托曼帝國的建立,不僅阻塞了東西方交通,間接導致了達加馬發現繞過南非好望角的往東方的新航路,以及哥倫布的發現美洲新大陸(1495年),而且也將在中東以至北非廣大地區的阿拉伯人置於其統治之下。 十九世紀中後期,奧托曼帝國開始衰落,其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領域,或宣佈獨立、或被強大的鄰國(如奧匈帝國)所蠶食。但在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世界,則仍然在其統治之下。 一次大戰後由英、法兩國託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奧托曼帝國參與德國、奧匈帝國的一面,與英、法、俄一邊的協約國作戰;所以在戰敗後,帝國瓦解,只餘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領土,即今之土耳其,其餘中東及北非的統治地,則交由英國和法國託管。這就是中東地區20世紀內的一百年紛紛擾擾的由來。 依據巴黎和會對土條約——《色雷斯條約》的規定:原奧托曼帝國在中東地區的土地,包括今日的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地區)、伊拉克及沙烏地阿拉伯北部所在,交由法國和英國託管。對於這些原由已故約旦王胡辛的祖父所管理的地區,黎巴嫩及敘利亞部份由法國託管,其餘的則由英國託管。 協助對抗德國,英承諾戰後讓阿拉伯人獨立建國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為對付侵入中東地區的德軍,要求阿拉伯人協助。並承諾在取得勝利後,許其獨立。 但另一方面,英政府又向各地猶太人領袖表示:若其組織各地猶太人的人力物力,協助英國對德作戰,則戰後會助其復國。 猶太人及基督教傳遍世界,但猶人亡其國家 猶太人在二、三千年前,居於地中海東部沿岸,即今之巴勒斯坦地區。他們信奉猶太教,相信神創造萬物及人類,他們的民族,還是上帝的”選民”。不過人類累積了不少罪孽;而神則為了愛世人,將會派遣其獨生子來為世人贖罪。 至距今2000年前,當時正是羅馬帝國800年統治的中間階段,一位木匠之子表示:他就是來為世人贖罪的神的兒子。此種講法,被猶太長老們認為是大逆不道,向羅馬東方省當局告發,乃將之釘於十字架。 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其門徒彼得及其他從眾,謂耶穌復活,並繼續宣揚福音。羅馬當局始初大力壓迫,但其後信仰者為,且到最後更成為了羅馬的國教,就是今日的基督教(包括舊、新教)。 基督教雖不容於猶太人,但卻在歐洲以至全世界傳播(東歐及俄羅斯的一支,稱為希臘正教或東方正教)成為世界主要宗教文明之一。 猶太人昔日故土,在近千多年來已成阿拉伯人家園 至於猶太人所居住的迦利利、即今之巴勒斯坦地方,二千年來,卻經歷過不同民族的統治。猶太人則屢經浩劫,四散東西,分散在全世界。雖然在各國境內,猶太人專心經營商業,執各國經濟牛耳,甚至以其財力影響當地政界;但始終沒有一個國家,以至經常遭遇到一些居住國的壓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數百萬猶太人在德國及波蘭慘遭屠殺,即屬一例。 因此,猶太人千年來極希望能恢復國土,建立自己的國家。當英國為對德作戰,並承諾若猶太人對其協助時,便會在戰後助其複國時,自然樂意相助。 屢遭浩劫,戰後猶太人獲英美支援而復國 第二次大戰結束,德、意、日等先後投降,各國於1945年在美國三藩市籌組聯合國。在美國贊同下,英、美共同提出了在巴勒斯坦的古猶人居住地,重建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 由於巴勒斯坦這地方,一千多年以來即已是阿拉伯人居住生活的地方。阿拉伯人分佈甚廣,居住在巴勒斯坦地方的阿拉伯人,便稱為巴勒斯坦人。 對於聯合國通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國家,並與原已在該地居住的巴勒斯坦人共同在一個國家之內和平生活,只是英、美等國的片面理想。事實上,千百年來已在該地生活的巴勒斯坦人絕不同意這一安排,他們不肯將自己的土地讓與”外人”,這就成為以、巴衝突的由來。 由於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份,受阿拉伯各國支持。而以、阿背後,又分別有國際大集團在幕後角力,更使問題複雜化,使中東問題成為戰後50多年來最棘手的國際問題。 過去雖然屢屢露出過曙光,但始終進展不大,就是這個原因。 二、以、巴之戰的原因 以巴之戰最直接的原因,是巴勒斯坦人的反對以色列復國:原屬於奧托曼帝國,但在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交由英法託管的地區,黎巴嫩、敘利亞(上述兩國原由法國管理),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三國(上述三國原由英國託管)。至於約旦以西、以至地中海岸邊的南北狹長地帶,古之迦利利、今之巴勒斯坦,則由猶太人回歸,並與該地千多年來的原居民——巴勒斯坦人共建一個國家。在巴勒斯坦人的反對、無法達成協定之下,以色列人獨自建國,乃引發了以、巴之間無窮無盡的衝突。 被阿拉伯世界包圍,以色列不得不枕戈待旦 以色列建國所在的巴勒斯坦土地狹小,以國人口亦不多,只有二百餘萬人,巴勒斯坦人除部份不願離開故地,被迫受以色列統治外,不少巴人均離開了故土,遷往黎巴嫩、約旦、埃及甚至利比亞、摩洛哥等,其中尤以約旦為最多。約旦首都安曼的百多萬人口中,幾乎一半是原籍巴勒斯坦的人。 由於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份,他們又是被阿拉伯人認為是”落難兄弟”,因此,各阿拉伯國家均對其大力支持(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有其自己的武裝力量,約旦甚至無法加以節制),故以色列實際是在人口超過1億的十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下,不得不枕戈待旦,時刻備戰。 大國背後支持,衝突沒完沒了 除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外,大國背後的角力,也是造成以巴戰爭及中東衝突的重要原因。 以色列受到英、美、特別是美國強力支援,固無庸贅述,而阿拉伯世界中,不少是在東西方嚴峻冷戰當中,倒向蘇聯,成為蘇聯將勢力伸入中東地區的尖兵。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的兩次大規模中東之戰,敘利亞、伊拉克和埃及,即受蘇聯大力支持,給予最先進武器的援助,使其夾攻以色列。 三、中東問題的複雜性 中東問題難以解決,因其具有無比的複雜復國、巴勒斯坦人在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下對抗以色列,以及美、蘇兩大集團分別支持以色列和部份阿拉伯國家外,尚有民族上、宗教上、政治上、經濟上的諸多因素,構成了中東地區縱錯複雜的局面,茲分述如下: 民族上的複雜性 在民族上,這地區除主線上有以色列的猶太人與廣泛的阿拉伯世界之間的對立外,也存在著阿拉伯族與其他部族的紛爭,以及不同國家的阿拉伯族人之間的糾紛。 前者如阿拉伯族人的伊拉克與波斯族人的伊朗,為了邊界及其他民族上的一些問題,長期互相對立,因而引起了兩伊戰爭。此外,在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著為數多達數千萬的庫爾德族人,要求獨立建國,也是中東民族問題的一項不穩定因素。 在阿拉伯民族當中,她們共建了伊拉克、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約旦、黎巴嫩、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但彼此間的政治體制狀況卻差異甚大。 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及也門,一向採取偏激的反西方立場。阿拉伯民族性亦比較豪邁熾熱,故往往不是極度親密就是尖銳對立。20世紀50年代,納薩主政埃及時,曾與敘利亞合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這只是其領袖的一股熱情,兩國始終無法融合,最後合組的聯邦亦無疾而終。 阿人坦率真摯,遇事容易流於偏激 70年代 ,利比亞的卡達菲,曾熱熾地希望與埃及聯合組成一個國家,但埃及總統沙達特反應冷淡,使卡達菲大為不滿,幾至反目成仇。 此外,伊拉克、敘利亞、也門、蘇丹及利比亞等,一直被視為支援國際恐怖主義者。利比亞的卡達菲,被視為與國際上的回教激進組織有關,美國甚至因卡達菲須要對泛美航公司 在蘇格蘭的空難負責,因而曾對利比亞進行轟炸。 直接與以色列作戰的、如受敘利亞支援的黎巴嫩南部反以組織真主党,與及活躍于巴人地區、經常向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的哈瑪斯激進組織;都是阿拉伯民族中取態激烈的組織。也由於他們的不斷發動襲擊,使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坦自治組織,無法加以駕馭,以人無安全保障,因而拒絕給予巴人徹底自治以至建國。 不同宗教或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別之間,經常發生衝突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肆、兩伊戰爭與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是以其具有豐富石油資源,是阿拉伯國家中比較富裕的。加以其地處中東地區東緣,與伊朗為鄰,是波斯灣地區舉足輕重的國家。 加以她一向是反以色列的急先鋒,自其革命及推翻王室統治後,曾有長期間倒向蘇聯、激烈反美。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起,她先後發動或牽入了三次重大戰爭之中,即兩伊戰爭和兩次波斯灣之戰,終至在2003年3月20日,被以美、英為首的聯軍進攻,僅月餘,首都巴格達被陷、薩達姆政權被瓦解。茲將這三次重大戰爭的前因後果縷述如下: 一、兩伊戰爭的原因及結果 伊拉克與伊朗雖同為伊斯蘭國家,且均屬波斯灣的盛產石油國家(在1973年石油禁運前,伊朗日產石油600萬桶,伊拉克則日產石油200萬桶。伊拉克石油儲存量約1,200億桶,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2,000億桶,。但美國能源部在2003年最新估計:伊拉克石油儲藏量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多達3,000億桶)。但由於兩國間矛盾重重、敵對意識濃厚,所以兩伊發生戰爭是不難理解的。 兩伊戰爭導源於民族及教派矛盾、邊界的紛爭 其矛盾可由民族、宗教及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等方面加以分析: 民族上的矛盾:伊朗屬波斯人,伊拉克則是阿拉伯人,但伊朗境內有部份伊拉克人,伊拉克境內也有伊朗人。雙方經常互相指責對方虐待境內的己方族裔,或是指責對方扶植其境內的反本國異見組織,進行顛覆。 教徒上的矛盾:兩伊雖同屬伊斯蘭教,但伊朗屬原教旨主義的什葉派,伊拉克則素由遜尼派掌政。兩派因教義不同,一向勢成水火。加以伊拉克雖然由遜尼派執政,但國內人口卻有6成多是什葉派教徒,他們多居住在南部地區,政治上及經濟上均不獲平等對待,長期敢怒而不敢言。因此一向成為兩伊之間的矛盾。 邊界的爭執: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合流後的阿拉伯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波斯灣,形成伊拉克與伊朗的天然國界。 不過,由於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以來,一向在軍事上均較伊拉克強大得多;伊朗以其強大力量,堅持兩國邊界既不在阿拉伯河中間,也不在水漲時的中間線,而是在接近伊拉克一面的河的西岸岸邊,使伊拉克無法獲得阿拉伯河的航行及其他利益。加以伊拉克國土地形,成南北的倒置三角形,南端接觸波斯灣處,只靠阿拉伯河河道作為往波斯灣的出海道,將阿拉伯河的國界,推至西岸岸邊,無異堵塞了伊拉克利用河道的出口,因此長期來使伊拉克忿忿不平。 伊朗政變為伊拉克帶來機會 伊朗巴列維國王是1952年由英美扶植、繼承其祖父王位,對抗蘇聯入侵的君主。由於他年青時在美國受教育,深具國際識見,加以伊朗石油生產豐富,故巴列維充份運用其財富而建立起一支波斯灣地區最強大及現代化的海、陸、空軍部隊。是以伊拉克雖一直不滿意於伊朗,但鑑於其強大,兼其與美、英、法等有同盟關係(中央公約組織成員),故惟有將忿怒放在心中。 不過,到了70年代末期,由於伊朗局勢的突變,終地於給伊拉克以千載難得的機會。 事緣巴列維國王覺得伊朗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無論在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都顯得保守和落後,因此他希望能改革國家,使國家現代化。 但他這麼一改,卻為本來平靜的伊朗社會,引來了無窮的紛擾。由於改革難免觸動貴族,教士、地主及富有人士的既得利益,他們面對特權將會被刪削,紛紛表示強烈反對。 另一方面,學生們、知識份子們、與及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又嫌他的改革步伐太慢,未符他們急速改革、迅速使社會現代化的要求,所以亦紛紛表示抗議。 其中,大量的學生與及人數眾多的教徒,每日均在首都德黑蘭和其他大城市示威抗議,與軍警衝突,政府幾達失控局面。 巴列維國王向美諮詢如何處置後,聽信了美國”暫時出國”的建議,到埃及暫避。 伊斯蘭革命政權使伊朗由強大變為虛弱 但當巴列維一出國之時,過去被巴列維放逐、流亡至法國的什葉派領袖高米尼立即回國,號召教徒,組織”伊斯蘭革命政權”。巴列維從此不能再返國,其後輾轉至中、南美洲,客死異地。 由於高米尼成立伊斯蘭革命法庭,對前朝官員將領場加以殘殺,人才損失殆盡;經濟急速下滑,石油生產陷於停頓;空軍及各種重型武器欠缺維修及不懂操作,致國勢迅速變得虛弱之極。 加以伊斯蘭革命政權成立後,立即以反美、反西方為主要國策,《中央公約》組織瓦解,更甚者扣押美駐德黑蘭大使館數百名人質,與美國關係陷於決裂。伊拉克見有機可乘,於是發動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由伊拉克發動 兩伊戰爭,無疑是由伊拉克方面發動的。1979年,伊拉克乘伊朗革命政權內部忙於鎮壓異己,外則與美國因人質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經濟陷於低潮,作戰力量大為低落之際,由北部、即伊朗西北及西面越過邊界,攻入伊朗。 由於當時伊朗正陷於混亂,故伊拉克能夠深入伊朗境內,節節勝利,直至伊朗站穩陣腳,進行反攻時,伊拉克軍始被迫退回境內。 其後兩伊互有勝負,交戰雙方亦在邊境上互有進退。 美助伊拉克抗伊朗,使伊拉克成地區 “小霸王” 本來,戰事一經持久,伊拉克國力便處於下風,但由於伊朗採取極端反美、反西方政策,加以伊朗扣留美使館人員一年有多,卡達總統毫無辦法,直至朗奴列根總統當選,聲言一定會對伊朗采取強硬措施時,伊朗始在列根正式上任前夕,將人質釋放。 此後,美國暫時產下與伊拉克前嫌,援助伊拉克,不僅使伊拉克能夠長期作戰,而且使伊拉克建立起較強的軍事力量,成為波期灣地區的”小霸王”。 戰事連綿10年,雙方筋疲力盡 兩伊戰爭連綿10年之久,雙方均筋疲力盡,士兵死傷無數。在戰爭方酣時,雙方更均出動生化武器,但雙方又均始終無法壓倒對方。因此,到了1989年,在國際調停之下,兩國終於同意結束這場沒有勝利的戰爭。 二、第一次波斯灣之戰 1991年波斯灣之戰,是自韓戰及越戰以來最猛烈的一場地區性國際戰爭,也是美國二次大戰後第3次正式派出軍隊出國作戰。 與過去戰爭不同的是美國在這一次戰爭中,準備充足,加以屬於電子化高科技戰爭,故戰爭維時短暫,且本身兵員損傷之微,打破了過往美國參加戰爭的紀錄。 此外,就是這一次戰爭,是正式由聯合國議決,組成聯合國聯軍,對伊拉克作戰的。戰後對伊拉克的制裁,亦由聯合國作成決議,可說是聯合國會員國首次有效地、同心協力地,安全理事會亦首次真正做到”大國一致”,通過對伊用武。 波斯灣之戰的遠因和近因 要了解這次波斯灣戰爭發生的原因,可由遠因和近因兩方面來分析。 在遠因方面:原由奧托曼帝國統治而於歐戰後交由英法托管的中東阿拉伯地區,在二次大戰後分別成立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但介乎沙特阿拉伯與伊拉克之間的土地面積細小的科威特,卻仍由英國管治。延至1962年才正式獨立,並在其後成為聯合國會員。 伊拉克一直認為科威特是其領土,因在奧托曼帝國統治及英國托管時期,科威特是屬於其南部巴士拉省所管轄的(當時尚未有伊拉克這個國家)。在伊拉克獨立時,英國卻繼續管理科威特,其後又讓其獨立。因此,科威特是其領土,有權將其收回。不過,這種講法,不僅受到科威特王室反對;因其已為聯合國成員國,故也遭遇到國際上的強烈反對,包括眾多的阿拉伯國家。 在近因方面:自從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於1989年結束後,伊拉克由兩伊戰爭的消耗戰中解脫出來,逐漸恢復國力。加上兩伊戰爭時期美國對其援助,以至利用石油資源擴充軍備,使他儼然成為地區上的”小霸王”。 1990年,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割讓鄰近兩國的波斯灣北端的兩個小島,與及一些伊拉克指稱是屬於她的科國境內的一些油田,遭到科威特拒絕。是年8月,伊拉克乃悍然出兵科威特,因而觸發了這場進入現代化科技時代以後的第一場戰爭。 各國一致反對,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其撤兵 伊拉克進侵科威特後,世界各國、包括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均爭相指責伊拉克侵略,聯合國更通過了要伊拉克立即撤兵的決議。 聯合國之所以順利通過有關決議,在美、英、法、德、日本等國而言,由於其立場一致,固然 不成問題。在中國方面:一則正進行經濟改革及發展,而且初有成效,需要進一步與西方合作;二則經過89年”6、4事件”後,西方國家與中國外交上處於冷淡期,中國急欲改變此種情況;再三則是中國一貫的原則及國策不主張以武力侵佔他國領土,故在聯合國中採取與西方一致的立場。 在蘇聯方面:這時蘇共?書記兼國家總統戈巴卓夫,正進行政治改革,並希望得到西方在經濟上給予支持,以改善國內經濟。因此,蘇聯這時在國際事務上已了無野心,願意與西方國家合作。 至於各阿拉伯國家:亦恐怕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後,得寸進尺,在人人自危下,遂一致支持聯合國決議。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世界各國廣泛支持聯合國決議,乃因波斯灣地區的石油生產,佔了國際上石油總出口的近7成,若伊拉克野心得逞,波斯灣的石油和出口,恐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對個別國家、以至世界經濟,都是個大災難。 外交努力,調兵遣將,雙管齊下 當伊拉克進侵科威特後,美國與各國一面向伊拉克抗議,一面召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安理會通過組成聯軍後,美國總統布殊(老布殊)即一面透過外交途徑與英、法、德等國商討組織聯軍,及與伊拉克鄰近國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和阿曼等國商討將軍隊調派至該等國家或使用其基地,以部署進攻路線。另一方面指令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與作戰總司令魯茨科夫調兵遣將,將大量軍隊由本土及歐、亞基地調往中東。此外,數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亦開赴波斯灣候命。 戰爭的經過 1991年2月,布殊總統以撤軍限期已屆,但伊拉克仍然拒絕撤兵;加以經數月來的部署,一切作戰人員及裝備、資源均已準備妥當,乃下令對伊拉克首都及主要軍事設施進行大規模轟炸,並分由水陸反攻科威特,迫使伊軍撤回國境。再由科威特及沙地阿拉伯攻入伊拉克。一場代號”沙漠風暴”的大規模進攻,乃告開始。 雖然事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被認為是精銳的部隊,但聯軍以高科技的飛機及衛星配合,以新型、威力大和可深入地下爆破的炸彈實施大規模轟炸,實際上伊軍並未真正與聯軍接觸,不少便已經被聯軍殲滅,而聯軍卻甚至接近零傷亡。 對於這場波斯灣戰爭,由於聯軍只在於驅逐伊拉克離開科威特,故攻入伊境後,便沒有再深入推進,只以強大火力加以震懾及破壞,聯軍更無攻巴格達、覆滅薩達姆政權的意圖(有指這是美國有意放其一條生路,以便在地區上平衡伊朗的勢力)。 […]

Continue Reading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伍、古巴危機與美蘇關係的激化

二次大戰後,美國為了對抗共黨集團和的擴張,由歐洲、西南亞洲、東南亞洲組成了多個地區性軍事的聯防公約組織和雙邊或多邊安保條約。除了1950至53年發生過韓戰,真正是西方反共集團與共黨國家間的熱戰外,10年之間,東、西方倒也沒有發生過觸發大戰的重大衝突。除了蘇聯、東歐8國,亞洲的蒙古、中國、北韓及北越以外,也沒有新增共黨國家。 然而,在這期間內,國際共黨在支持各國的共黨的暗湧,卻是沒有靜止過。 一、蘇聯成功發射衛星及古巴部署飛彈 1957年,蘇聯首枚人造衛星宣佈發射成功,意味著蘇聯可以經由太空向其敵對者進行攻擊,這對美國而言,實在是難以形容的震撼。所以當1960年約翰.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後,他便矢言要在10年內,使美國太空人成為首先登陸月球者,(此項誓言最後獲得實現,但甘迺迪本人卻於1963年在德薩斯州達拉斯市被殺身亡)。 不過,對美國另一震撼,則是古巴發生革命,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所引發的大戰危機。 古巴位於美國佛羅列達州以南的海上,介乎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間、東西橫向的一個巨大海島。她原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戰爭後獲得獨立。 古巴以農業生產為主,尤以菸草業和蔗糖業為大宗。其中以美國人的投資最多,美國在島上關塔那亦設有軍事基地。 二、古巴建立首個西半球共黨政權 20世紀60年代初期,古巴發生革命,建立了以卡斯特羅為首的馬克思主義政權。 當時不少古巴人因不原在共黨政權統治下生活,紛紛逃到美國。一些古巴人更意圖在美組織反卡斯特羅武裝力量,希望用武力推翻卡斯特羅政權。當然,當中有著美國情報當局及一些反共人士的介入。 在眾多事件中,反卡武裝古巴人在豬玀灣登陸,是較受矚目的一次。不過,該次武裝登陸以失敗告終。 三、如不撤走飛彈,甘迺迪不惜與蘇大戰 1961年,美國情報當局接獲消息,謂蘇聯擬將導彈部署在古巴,並以美國為假想敵,其中部份導彈且已運抵古巴。 消息報達甘迺迪後,大為震驚,馬上照會蘇聯,要求立刻停止有關部署,並將已運抵古巴的飛彈撤走。 這時執掌蘇聯黨政大權的是赫魯曉夫,他在1953年史太林近世後,清算了一些史太林的左右手而奪得了黨政大權。其後,因對史太林實行鞭屍,而與中共及阿爾巴尼亞翻臉,被中共抨擊為”赫修”。 在赫魯曉夫主政階段,曾於1956年以高壓粄平波蘭工潮及匈牙利反蘇事件,並在東德製造了柏林危機及建圍牆封鎖西柏林。將飛彈運往古巴,是他在美洲泡製的另一傑作。 四、赫魯曉夫知難而退,甘迺迪成美國人心中英雄 赫魯曉夫對美國的要求,起初不予理會,認為美國無權干預古巴內政,更無權制止蘇聯防衛古巴。 於是甘迺迪派出海軍封鎖古巴,聲言要檢查一切前往古巴的船隻,並擺出不惜一戰的姿勢。最後,赫魯曉夫終於取消在古巴部署飛彈的計劃。 甘迺迪此一果敢舉措,既阻遏了蘇聯以古巴為橋梁,在美國後院部署,射程可達美國東部及南部的導彈,消除了美國國土安全的疑慮,使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更因他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青的總統,並在1963年任內被刺去世(其死至今仍然是歷史上的重大懸案),更使他的英雄形象,長留在國人心中。 不過,古巴日後與蘇聯關係密切,並成為共產主義在中、南美洲擴散的橋梁,而由於美國一直對古巴經濟制裁,因此古巴對蘇聯的倚賴日深。其所產的蔗糖,在國際糖價大跌時,全賴蘇聯予以支持,故古巴雖然並非歐洲國家,不是歐洲共黨集團的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但卻比照該組織受蘇聯以較國際為高的特殊價格購買。而古巴也秉承蘇聯的意思,參與國際社會事務。如20世紀80年代,西南非洲的安哥拉發生內戰時,古巴即秉承蘇意,派出”志願軍”往安哥拉,支持該國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力量。 五、卡斯特羅謂部署飛彈是騙局 20世紀60年代,是美蘇關系對壘情況最為嚴峻的時代,而古巴之部署飛彈問題,則是使美蘇關係更為激化的重大國際事件與危機。 不過,另有消息謂:美國表面風光的遏止了蘇聯在古巴部飛彈,實在是付出了不少代價。經過秘密談判後,美國保證了不支持旨在推翻古巴共黨政權的武裝力量,使反卡斯特羅政權武力失去後臺,而卡斯特羅則得到了安全的保證,也使古巴得以成為支持中南美洲馬克思主義勢力的來源。 而40年後,卡斯特羅卻公開表示:當年赫魯曉夫運飛彈到古巴只是一個騙局,根本上沒有飛彈,目的只是恫嚇,結果卻使其政權能夠安然無恙。其言是否真確,有待歷史去證明。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