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
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由於它對20世紀中國的發展趨向產生了決定性的、深遠的影響,故歷來受到中外學者的關注。其實,這一巨變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它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更重要的是,直到今天–它對現實仍具有深刻的為迪意義。可以這么說:辛亥革命雖已成?歷史,但它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現實,並預示著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理應格外珍重這段歷史。 具體來說,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體現在哪里呢? 其一,辛亥革命不僅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而且破天茺地在我國建立了新型的民主共和制度。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巨變。據此,完全可以做出這樣的推論:如果沒有辛亥革命,新中國的建立將要推遲許多年,如果沒有那次里程牌工巨變,我國目前的現代化也是不可能發生垢。孫中山先生說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從繼承的層面看,我們正在”努力”幹著孫先生的未竟事業。 其二,諸多辛亥先烈,仁人志士的高潔理想和獻身壯舉,即使在今天看來,仍構成當代國人精神支柱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要知道,他們當時選擇了革命,就意味著選擇了犧牲。但他們懂得:惟有如此,才能止住祖國母親身上正在淌血的傷口;惟有如此,才能還那些正在掙扎於死亡邊緣的無數同胞一個生的希望;惟有如此,才能換來中國母親的新生。 其三,要讓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永遠銘記”國父的豐功偉績。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之際,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牌前又擺出了巨幅的孫中山書像。這是一件好事。這說明炎黃子孫沒有忘記自已的”國父”。但前些年人民日報發表的一篇雜文,卻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和擔憂。雜文的作者講他在國慶前後乘公共汽車行經天安門廣場時聽到兩個青年有這樣一段對話–一個青年指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的孫中山書像問:”這個老頭是誰?每年國慶就擺出來了,過了國慶又收走,他是什么人?”另一個青年回答:”誰知道你是誰!說他是外國人,可又穿著中國服裝;說你是中國人,又不認識。”又不認識。 這兩個青年雖不能代表一般青年的歷史知識水平,但卻從一個側面說明史學工作者普及歷史知識的任務是多么的艱巨。孫中山是我們的國父。中國人知道孫中山,認識孫中山應當屬於一個起碼的常識。所以,我們中國人應當像法國人都知道拿破侖一樣,也應該知道孫中山。 其四,評價辛亥革命和孫中山時應提倡理性思維。一般說來,今人由於知道了歷史發展的進程和結果,所以論史時常常會出現苛求前人的傾向。這種自以為是、”馬後袍”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史學批評理應設身處地、知人論世。章學誠說過:”不知古人之世檔可妄論古人之文辭也。知其世也,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遽論其文也。”可見,批評前人的得失,要避免無根據的”妄論”和”遽論”。清代學者錢大昕也說要”護惜古人之苦心”。就辛亥革命而言,孫中山當時把總統讓位于袁世凱也是有其苦心。因此,今天評論這件事時,切莫指責孫中山認識不高,對袁世凱抱有幻想等等。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