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孫中山上書港督蔔力述論

庚子孫中山上書港督卜力,是其以弱勢應付亂局並力圖有所作為的重要謀略。關於此事的原委過程,雖經國內外學人多年努力,仍然意見紛紜,疑點頗多。 仔細檢討前人研究成果,並與各種新舊史料相互比勘,可見孫中山為了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發揮作用,與各種勢力交涉周旋,同時試圖與保皇會在兩廣聯合行動,支持長江流域的中原大舉,與江浙人士互通信息,與李鴻章、劉學詢洽商合組獨立政府,向英、法政府及其殖民當局求援,向列強提出改造中國的全盤計劃,以及依靠日本的援助發動惠州起義,以開闢更多的途徑,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增加討價還價的籌碼,避免陷入孤注一擲或受制於人的困境。儘管最終無一成功,增加了行動能力。他簽署平治章程,既想換取列強尤其是英國的支持,又有助於防止日方的操縱。 上書過程和時間的細微變化,反映出孫中山在複難形勢和不利局面下善於把握利用各種機會。只是政壇角逐憑實力取勝,技巧再高,終究無法取代力量決定輸贏。隨著此事的進展,可以透視相關各方的利益態度分歧以及彼此的明暗權謀。

Continue Reading

“香港總督的美意”與孫中山的革命運動

馮自由曾以”香港總督的美意”來評論港督卜力(Sir Henry A. Blake)在1900年的李(鴻章)、孫(中山)合作與”兩廣獨立”事件中所作的努力。卜力積極拉攏李、孫結盟,並遊說英廷對李、孫聯盟及兩廣獨立的支持,把孫中山塑造成親英、開明的改革黨人。1900年10月惠州起義,廣東水師提督何長清奉命彈壓,要求部隊取道香港,但為卜力所拒。惠州之役失敗後,不少革命黨人逃至香港避難,卜力也沒有對他們給予留難。及後楊衛雲的遇刺,以及洪全福的頂包案,卜力鍥而不捨,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緝凶,最後查悉兩案乃兩廣總督德壽所策劃,卜力乃要求英國政府向北京施壓,嚴懲涉案者。從以上事例,我們可見卜力對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存有好感,事事加以關照和支持。 卜力並不是唯一一個香港總督,向孫中山致以”美意”,協助他改造中國的大業。二十三年後,孫中山于廣東建立政權,當時的港督司徒拔(Sir Reginaid E. Stubbs)亦向孫中山示好,欲貸款給他與建鐵路,並且在收回監政與”截用關係”兩事上,大力支持孫中山,並出面為孫中山向列強遊說。司徒拔此舉令英國外交部及其駐華公使大表不滿,要求殖民地部將司徒拔撤職。 英國外交部一貫不支持任何企圖推翻北京”正統”政權的革命力量。他們認為維持北京政權的統治,有利於英國繼續享有不平等條約的利益和特權;同時,革命份子的革命網頁具有濃厚的民族主義和反帝國主義色彩,革命政府亦可能在建國後廢除不平等條約。因此,英國外交部及其駐華的外交人員對孫中山的革命活動一向不予支持,並時常要求香港政府全面封殺孫中山的活動。然而,主管香港內部事務的殖民地部卻有不同的見解。殖民地部外理問題大都以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利益為考慮,常與外交部有不同的立場和意見。外交部與殖民地部在政策上的不協調,根源於彼此對中國整體利益與香港局部利益有不同的理解。 卜力與司徒拔于港督任內,更把這問題白熱化,他們兩人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支持純以香港的利益為出發點。他們希望協助孫中山建立一個穩定、親英的華南地方政府,以有利於香港的繁榮發展,亦可乘機擴大香港的管轄地域。對孫中山而言,港英政府的態度卻為其革命運動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政治空間。

Continue Reading

薩鎮冰和清政府海軍動向對辛亥革命的影響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在過去研究中,海軍在其中的重要性備受忽略。然而,海軍中的革命思潮何來?他們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他們之間的各種力量對比如何?他們一旦面臨效忠清廷與支持革命需要作出抉擇時,各人會如何取捨? 本文嘗試利用宏觀的社會分析和微觀的個案研究,去解釋上述的疑問,分析了海軍提督薩鎮冰和其他海軍官兵在這場翻天覆地的革命中,所受的影響和所作的抉擇。 對海軍提督薩鎮冰來說,作者指出,他處身在理想和現實,在種族認同、政權效忠和民主思想之間,面對列強的強大海軍和維護所統率的艦隊安全等因素之間,他經過一番的掙扎,以致這位海軍統帥在作戰時顯得消極、猶豫、忍讓,最後還以年老有病為理由,悄然引退,使海軍艦隊的指揮權落入革命黨人的影響下。 作者發現海軍內的官兵,支持革命的主要地來自中下屬官兵和留日海軍官員;並且首次以實證方式,透過比較海陸軍的薪俸收入,說明海軍收入遠高於陸軍,在高薪厚祿的影響下,使海軍高級官員較傾向于維持現狀。海軍高層官員後來支持革命,只是順應革命的潮流。作者還首次披露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曾向外國金融家說過,”海軍中大部份軍官和水兵都是革命党人”,但作者質疑孫中山先生此種說法之準確性。本文透過調查證明,發現參與辛亥革命的海軍官兵中,確有革命黨人,包括同盟會、與中會和後來成為中華革命党人的成員,但人數有限。 清廷經過三、四十年的經營,一度倚重為穩定政權的海軍,在短短不足兩個月內,便徹底易幟,反過來成為革命軍政府的重要武裝力量。

Continue Reading

宋慶齡政治思想的新發展

《20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一文,發表在辛亥革命的烽煙尚未散盡之時。它代表了生活在新大陸的中國人對這場革命的頌贊和祝福,也充滿了宋慶齡這位青年女學生對祖國革命的響往。在辛亥革命90周年紀念的今天,我們重讀此文將會是饒有興趣的。 宋慶齡”來自一個東方文化與西方教育相融合的家庭。”這一特殊的家庭狀況,使其幼年已孕育著樸素的關注祖國命運的愛國之情,在留美期間又進一步接受民主主義的洗禮,產生了振與國家、挽救危局的志氣和理想。起初,是專注在改革社會弊端,沒有超越改良主義的藩籬;1911年辛亥革命的勝利,大大改變其思想發展的軌跡,開始清除改良主義思想,民主革命的幼芽得以茁壯成長。該文成為宋慶齡政治思想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標誌。 這篇文章以明確的見解,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看法:(1)高度評價辛亥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和作用;(2)深刻分析了專制制度的罪惡與辛亥革命產生的社會原因;(3)對辛亥革命後的中國充滿信心和希望;(4)推崇中國燦爛文化,讚頌中華祖國,倡導世界和平。 文章中,主要反映宋慶齡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早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觀點。她對辛亥革命的評價,也僅是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為標準,對於民主主義尚缺乏理性的認識。

Continue Reading

革命與建設:孫中山的抉擇

17世紀中葉以後,歐美一些國家完成了工業革命,迅速強大起來。此時的清王朝還沉醉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僅200年,頹廢的局面便不可收拾。其後欲振與中華者,總是在實業建設和政治革命方面煞費苦心,前者有洋務、維新派,後者有太平天國、義和團等,但目的終未達到。 孫中山是革命家、政治家,又是20世紀初中國經濟建設的設計師。他在革命和建設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理論,有的還付諸於實踐。在革命和建設關係上,他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海外學習,萌發建設的藍圖。 建設難成,政治革命的發動。 革命失意,建設便淪為空想。 三民主義為網領,民主主義為歸宿。 時代決定了孫中山主要是一個革命家。 孫中山的抉擇是主動的,又是被動的。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由孫中山的思想和活動可以看出:革命和建設是近現代中國社會不斷出現的兩個主題,它們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矛盾之處表現在:革命更多的是破壞,建設則是創造;革命是轟轟烈烈的事業,而建設是踏踏實實的事業;革命是短促的突變,建設是長久的漸變。二者的統一表現在:一定的條件下,沒有革命,不掃清障礙,就不可能建設;革命如果離開了建設,就得不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就難於持久和成功。一味的革命和一味的建設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 革命和建設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採取和諧的形式,相互促進共同實現的。革命最終是要達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目的,這是檢驗革命成功與否的標誌。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