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恩恩怨怨百四年

圖片﹕清華大學就是以辛丑條約賠款興辦的 中美之間,因”韓東方事件”、”銀河號事件”以及較早前的美國售賣四十一枚魚叉式飛彈予臺灣,及美國因中共售賣飛彈予巴基斯坦而決定對中國實施制裁,使華盛頓及北京之間的關係,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緊張關係。 加以北京舉國上下一致爭取主辦2000年奧運之際,美國國會欲以北京壓制人權為由而通過反對由中國主辦,使北京熱切爭取主辦權之願望,遭受到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 中美交往自十九世紀始 上月底,美國發表其對亞太區外交政策時,再次強調對中國在”人權問題”、”售賣軍火問題”,及”貿易不平衡”與”市場不開放”的問題之關注,並聲言要繼續作為亞太地區的領袖,以促進此地區的民主與經濟的發展。 無可否認,美國自越戰以後,在遠東區的影響力已大為減弱,加以包括東南亞大部份國家在內的”東南亞協會”,已逐漸成為地區上最有影響力的組織;而中國自79年實施開放改革以後,經濟發展迅速,則美國近期對遠東區採取如此高姿態,到底背後有些甚麼因素?是否代表其對中國外交政策上的重要改變。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讓我們重溫200年來中美外交關係的歷史: 大致上,美國對華關係,可分為早期、中期及近期。 早期是指1854年至1911年,亦即是美國海軍提督培理敲開日本門戶、東來貿易開始,以迄於滿清傾覆、民國成立。 此一時期,由於美國基本上是大西洋國家,一切事務均面向歐洲,只是因為蠶食鯨吞了大部份原屬墨西哥土地(西北至華盛頓州、俄勒岡州、西部頻臨太平洋的加里福尼亞洲、南部阿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以至德薩斯州、阿拉巴馬州等——比今日墨西哥還要大兩倍),加以南北戰爭後,生產量大增,國力因而大為增強,使她變成大西洋及太平洋的國家。 力促清廷開放門戶 此時,她對於中國(滿清),只是要求得到貿易上的方便,滿清遭逢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後,美國、滿清簽訂望廈條約,亦只是要求得到中國賦予最惠國待遇。直至十九世紀末期,美西戰爭獲勝,並由西班牙手中取得菲律賓,及後又再進一步控制了夏威夷之時,美國才自覺其也是一個太平洋國家。 由於這時,美國仍保有相當大的立國精神——爭取自由、平等、公義,故儘管當時滿清腐敗衰弱不堪,列強爭相在華攫奪利益,以軍艦強迫中國割地賠款,並紛紛劃定勢力範圍,使滿清國不成國;而美國亦只是提出”門戶開放、利益均霑”的主張,使中國免於被瓜分。當然其也有自私的成分,只是沒有如列強之狠毒,(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是麥金萊總統的國務卿海約翰),甚至八國聯軍之役,滿清慘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被迫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全中國人每人一兩),美國事後也將賠款退還,(成立了清華大學,也提供了中國青年赴美留學的助學金)。而對當時在世界各地鼓吹革命,並經常活躍於美國社會的孫中山先生,則採取了包容的態度。 華府外交輕視亞洲 中期是指民國成立以至一九四九年。此一時期,中國雖然已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但由於中國內亂頻仍,國力不張,故美國對中國之關係,並未成為其全球外交政策上的一個重要著眼點。不過,基於其一貫的”理想”,故有時也會稍為替中國主持一下公道,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即提出”和平十四原則”–“國際聯盟”亦因其主張而成立。後美國最終雖沒有參加”國際聯盟”,但在巴黎和會(一九一九年)上,確也曾一度反對日本繼承德國在華權益及取得中國的膠州灣(包括青島市),只是日本抖出了中國政府(北洋政府)的”欣然同意”的換文,才只好作罷(因而引發了”五四運動”)。但事後,仍在華盛頓會議上,力促日本交還膠州灣予中國。 一九二八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大致統一,(中共已在江西井岡山建立根據地),美國基本上與中國(國民政府)保持友好,但仍非美國外交上的關注點。故中日爆發戰爭前後(一九三七年),日本屢屢進侵中國、屠殺中國人民,美國亦並無積極反對日本侵華的行動。甚至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在歐洲燃點起來之際,美國仍與日本簽訂美日友好條約,因為日本在當時是強國,是美國外交上的重點。直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與德、意結成軸心,開闢亞洲戰場,並突然偷襲珍珠港,將整個美國在太平洋海軍力量殲滅,美國才與日本宣戰,並開始與已經獨力對日苦戰四年多的中國結盟,開始援助中國,使中國能進一步牽制日本的軍力,好讓其重返已失去的菲律賓,並在太平洋作逐島戰,最終將日本勢力迫回本土。 圖片﹕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時﹐与周恩來合照 間接促成共黨上臺 兩顆原子彈投下廣島及長崎後,日本投降,美國太平洋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但美國並未要求日本對飽受蹂躝的中國作出賠償,(當時的國民政府沒有,一九七二年中共與日復交時也沒有)。 隨後,中國發生內戰,美國稍為斡旋,便撒手不管,因美國外交政策只是”重歐輕亞”。當時歐洲各國(包括戰敗的德國、意大利、及戰勝的英、法)均社會動蕩,岌岌可危;而東歐則早已被蘇聯所接收。乃急忙在西歐實行”馬歇爾援助計劃”,以免全歐被共黨所赤化。至於中國,則誰管得了,終導致共黨蓆捲整個大陸,而國民政府則播遷臺灣。 中蘇結盟全力反美 一九四九年,中共在北京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中美外交進入了第三個時期,而這一個時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四九年至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並發表中美聯合公報為止;第二階段是隨後的十多年:七二年至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第三階段則是”六四”以後,以迄於今,基本上,此一階段仍在發展之中。 由四九年至七二年的長達二十三年期間,中美關係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惡劣的階段。此一時期,由於蘇聯囊括東歐(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東德、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中國由共黨控制,而北朝鮮又成為共黨國家,因此,中蘇共都全力反美,而美國亦全力反共。 一九五0年,韓戰爆發,中共派出”志願軍”在朝鮮半島與號稱聯合國軍隊,實際上是美國第八軍的軍隊激戰,雙方死傷慘重。直至五三年,才在板門店(南北韓之間)簽訂停火協定。自此以後,中美即成死對頭,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國務卿杜勒斯,推行”圍堵政策”,在全球對中蘇共及共黨集團進行圍堵:在歐洲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東成立巴格達公約組織(後改為中央公約組織)。在五四年法國退出越南及越共控制北越後又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此外,又分別與日本、臺灣、澳洲及紐西蘭成立”美日安全條約”、”中(臺灣)美協防條約”及”美、澳、紐聯防條約”,總之,將整個共黨集團,由歐洲至亞洲團團包圍起來。 兩岸罵戰美艦協防台峽 由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遊弋(對一九五八年金門炮戰發揮極大作用),軍、經援助臺灣,使臺灣得以喘定並發展起來;還年年在聯合國維護臺灣在聯合國的席位,阻止中共進入(中共稱為恢復其在聯合國的席位)。因此,中共對美國恨之切骨,天天叫罵”美帝國主義”、”紙老虎”。北越派遣遊擊隊進入南越,並在東京灣發生美艦被襲事件後,美國便聯同東南亞公約一些國家(澳、紐、菲律賓及泰國)派兵南越,對抗北越,而中共則與蘇聯分別援助北越,使美軍在南越傷亡之慘重,甚於韓戰時期。 一九七二年,美國由於貿易赤字,國力大不如前,加以越戰使其財政陷於困境,美國青年反戰情緒高漲,尼克遜總統一方面垂涎中國龐大市場,一面希望儘早結束越戰,乃以”國際上不能無視十億人口的國家的存在”為由,秘密派遣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往北京安排,終而導致尼克遜的訪華。 兩岸紛爭美國袖手 尼氏在北京會見毛澤東後,與周恩來總理飛赴上海,並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雙方均同意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臺灣海峽兩岸的紛爭,應由中國人自行解決。 自此以後,國際形勢大變,中共於一九七二年進入聯合國,同年中日恢復邦交。七五年前後,美軍迅速自越撤退,越戰結束。東南公約各國急切與中越共尋求友誼,並將軍事性質的”東南亞公約”改為經濟性質的”東南亞協會”。至一九七八年,中美復交,而臺灣外交則越陷於孤立。 此一時期,是中美關係最佳之時期,尤其是毛澤東周恩來相繼去世,四人幫倒臺;鄧小平復出並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扭轉了極左的教條主義路線。而美國剛好利用中蘇共的交惡,拉攏中共,對抗”共同”的敵人(蘇聯揮軍入侵阿富汗,並在中東、西南非等地與美國嚴重對立)。 六四後關係趨惡劣 但在八九年以來,中美關係越趨惡劣,表面上是北京發生”天安門事件”,大批學生及民眾被殺(中共聲明沒有學生),不少民運人士被迫逃亡。美國認為北京嚴重違反人權,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蘇聯自從戈巴卓夫上臺,改革政治,採取較寬容政策,與西方為善,並自阿富汗撤軍,九0至九一年的波斯灣戰爭中,戈巴卓夫並沒有與美國為難、使美國得以順利以聯合國名義,出兵科威特,並予伊拉克的薩達姆以重創(其實當時中共也沒有為難美國)。此外,戈巴卓夫又容許東歐各國自行走向民主政治,最後,戈巴卓夫竟又在九一年八月的戲劇性政變中失勢。 圖片﹕卡特訪北京与鄧小平會面﹐稍后中美宣布建交 戈巴卓夫在同年十二月下臺,蘇聯迅速瓦解。新成立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自顧不暇,面對千瘡百孔的政經局面,惟有到處求助。 由於兩雄去其一,美國國勢雖然大不如前,但睥睨天下,舍我其誰!美國一方面再無需再打甚麼中國牌,另一方面是”國際警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克林頓總統讀中學時,曾見過甘迺迪總統一面,對其無限崇拜),再加上中共在許多與人權有關的事件中,又確實做得不漂亮,予人口實。而在經濟發展中,又發生貿易上的磨擦,則”黃禍”的陰影,及”甘迺迪英雄偶像(甘迺迪以迫使克魯曉夫將古巴飛彈拆除而受美國人崇拜)的潛意識,會不會是近日中美交惡的許許多多原因中之一呢?”   百姓新聞周刊 第二十五期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七至二十三日

Continue Reading

以阿百年宿怨前因後果

90年代開始國際上眾多重大問題,均先後獲得解決。所剩下來的唯一是夾雜著無數民族、宗教、歷史恩怨及國際陰謀因素,以致長期血腥、動蕩、當地人民生靈塗炭,世界各國又都身不由已地紛紛被迫捲進的中東以阿之爭旋渦。 猶太人亡國二千年 對於這一棘手問題,踏入今年九月,也已顯露了前所未有的曙光,死對頭以色列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佈達成以佔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自治,相信以色列與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及其他有關係的阿拉伯國家,亦將會很快達成和解協定,使擾攘近百年,雙方死傷無數的以阿之戰,得到相對較持久的和平。 猶太人早期建國亡國,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重建國家,邇來論者講述已很多,筆者只就以色列建國後與阿拉伯各國為敵所引發戰爭情況、背景及影響加以敘述,並分析近來情況急轉直下,達致和解的原因。 熟悉中東歷史的人知道,猶太人雖然篤信猶太教,且在羅馬帝國統治這一地區時產生了基督教,但隨著猶太國之滅亡,猶太人之四散,中東地區已無猶太民族。千多二千年來,這地區先後被數個帝國所統治,至阿拉伯民族興起,整個中東以至北非地區,都由信奉回教的阿拉伯民族所佔領。 圖片:巴解領袖阿拉法周一抵達開羅、埃及外長穆沙在機場迎接。阿拉法連日來訪問中東多國,希望獲阿拉伯人支持他與以色列達成的和解協定。 以土耳其(突厥)為主體的奧圖曼帝國興起後,阿拉伯為土耳其所統治。英國人為對抗土耳其人,於是拉攏阿拉伯人,逐漸形成了一個由阿拉伯半島中部以北、包括今日的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及沙特阿拉伯中北部地區的民族王國,其國王就是今日約旦王胡辛的祖父。 一次大戰後英法得益 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奧圖曼帝國解體,但英國並未履行諾言,扶助阿拉伯人獨立。相反的,在巴黎和會上,英國獲得包括今日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約旦以西直達地中海的狹長地帶)以及塞蒲路斯島(土耳其以南、地中海上的一個島),而法國則獲得敘利亞及其以西的黎巴嫩。英法的名義是託管。 同時,由於第一次大戰期間,英國亦曾爭取各地猶太人的支持,聲聲支持猶太人復國。所以二、三十年代,各地猶太人已紛紛合法或非法地返回巴勒斯坦地區,因而與英管治當局及原在巴勒斯坦地區居住的阿拉伯人發生衝突。 二次大戰後,猶太人運用其在各國的影響力,使英美等國家在聯合國通過讓猶太人復國,即在巴勒斯坦的狹小的二萬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別建立猶太人的以色列國及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巴勒斯坦國。然而,此一決議為阿拉伯人,特別是巴勒斯坦人所反對。因而不少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家園,大部份人去了東面的約旦,另一部份則去了北面的黎巴嫩,小部份則去了南部的埃及。巴勒斯坦人以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均不承認以色列有生存的權利。 巴人避難黎約苦矣 約旦是一個國土小、人口少,但相對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則是較親西方及較先進的國家。由於大量巴勒斯坦人避居約旦,而這些客人又有自己的武力,經常喧賓奪主,其他阿拉伯國家又偏幫受難的兄弟,則約旦的處境,可謂苦不堪言。 黎巴嫩則更慘,其本身已因教派的對立而四分五裂,避居黎南的巴勒斯坦遊擊隊又經常以黎南為基地面對以列色攻擊,但每一次都招致以色列的加倍報復。 巴勒斯坦的遊擊隊,成立了一個聯合組織,稱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是阿拉法,與以色列是死對頭,但尚算是溫和派。另一些激進派則在敘利亞、利比亞等激進國家支持下,經常採取暴力行動,在德國所舉行的世運會中,便有十多名以色列運動員慘遭巴遊毒手。 圖片﹕納薩去世后﹐埃及人民沉痛哀悼。 在阿拉伯世界中,約旦和沙地阿拉伯是王國,而且親美;伊拉克及敘利亞獨立後都發生政變而建立了親蘇聯政權,埃及領袖納薩推翻法魯(王)並在五十年代趕走英法,強行收回蘇彝士運河後,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納薩因蘇聯助其收回運河而強烈親蘇,並獲蘇聯大力軍事援助。 就在東西冷戰及以阿敵對之下,1967年發生了著名的6日戰爭。埃及、約旦、敘利亞及伊拉克四國軍隊,突然進攻以色列。雖然以色列在強敵包圍之下,仍奮起抗敵,四國聯軍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蘇聯的強大援助,證明一點用處也沒有,而且大部份被以色列擄獲。而以色列更佔領原屬約旦的約旦河以西的土地,原屬埃及並比以色列本土還大的西奈半島,以及具有戰略價值、以敘邊界上的敘利亞土地”戈蘭高地”,以色列可謂大獲取全勝。 美國卵翼以色列坐大 六七年以後,美蘇冷戰加劇。美國因議員大多數親以色列;因此,儘管以色列經常表現強蠻,也不得不大力支持以色列,頗引起一些阿拉伯國家不滿,也因而更給予蘇聯以挑撥的機會。後來,埃及為了避免蘇彝士運河被以色列佔領,鑿沉船隻、堵塞運河(香港航運巨子紛紛建造巨型油輪而成船王,即肇因於此)。 四國剿以鎩羽而退 1973年,四國再次向以色列發動聯合攻擊,以色列因未有提防,最初頗有傷亡,但旋即反攻,終於成膠著狀態。而埃及遠征軍更被以色列堵截歸路,被困西奈半島的沙漠,以軍亦推進至運河東岸。這次戰爭共打了十日,彼此不勝不敗不和。 阿拉伯人見打以色列不過,於是對親以色列的日本、歐洲及美國等禁運石油(阿拉伯世界——特別是波斯灣地區所產石油佔日本及西歐石油入口的六七成),使石油價格飛漲,由每桶美金2元多,漲至11元多,西方工業國戰後長期享用廉價能源,促成經濟繁榮,至此引發能源危機,經濟大衰退(香港亦要節約能源,下午六點前禁開霓虹燈,跑馬地夜馬取消,股市由1,700多點直跌至150點)。阿拉伯國家發現禁運導致石油價格漲價,他們財源滾滾來(後來每桶石油更漲至接近40美元才回落),於是以後便將石油作為武器之一。 二十年來膠著狀態 為了謀求和平,也為了解救能源危機,美國總統尼克遜立即派遣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後 擔任國務卿),向以阿進行穿梭外交(前後達六次),沙地阿拉伯等終於同意逐步解除禁運(油價照加)。而又由於戰爭膠著,對以埃最為不利,故兩國先行同意單獨停火。 圖片﹕以埃一度在西奈半島展開坦克大會戰﹒ 埃及總統沙達特原是納薩的副總統,由於他發現蘇聯欲圖全面控制埃及。故一方面與蘇聯決裂,另一方面應美總統卡特之邀,在大衛營與以色列總理貝京簽訂大衛營諒解,除加薩地帶外取回西奈半島。自此埃及可以重新使運河通航,將精力發展國民經濟,為人民改善生活。這種高瞻遠矚及大無畏精神,卻換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杯葛,最後更被激進狂熱分子所刺殺——繼任莫巴拉克也是親美的溫和派。 一九七三年十日之戰後的二十年來,中東和談可說無甚進展,阿拉伯國家中被佔領土地的敘利亞要求以色列將所佔自約旦的河西地區讓給巴勒斯坦人建國,但以色列卻一直堅持”不以土地換取和平”,儘管兩年前在美國主催下召開了中東和平會議,但以色列堅拒與巴解談判,巴解代表只作為約旦代表團的一份子。 中東和會有理可據 最近,這消息傳來,美國中東和會仍在舉行之際,以色列已與巴解組織在挪威奧斯陸舉行和議,另並與敘利亞及約旦在西班牙馬德里達成和解,讓以佔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自治(建國的過渡時期),以色列與巴解相互承認,而在和平不受威脅之下,以色列可以放棄一九六七年所佔領的土地。 雙方所以終於各自退讓,達成協定,論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雖然雙方各仍有主戰派,但事實上半個世紀來的正式戰爭,已有過四次,誰也不能消滅誰。與其兵連禍結、生靈塗炭,不如找尋一個可以彼此接受的共同生存空間。 二、 蘇聯解體以後,伊拉克及敘利亞失去了大靠山,加以東西冷戰溶解,在戰略上,中東地位已較前降低,加以油價相對廉宜,尋且生產過剩,則過去造成中東紛亂的條件已消弭於無形。 三、 波斯灣戰爭中,阿拉伯各國受伊拉克威脅(伊、敘間亦久已成為死對頭),美國與各阿拉伯國家合力對付伊拉克,而以色列則表現克制的態度;相反的,巴解領袖卻倒向伊拉克薩達姆方面,引起各國的不滿;阿拉法地位下降,巴解也漸陷於孤立。 四、 踏入九十年代,是和解的年代,各國都將注意力放在經濟事務上,蘇聯解體後經濟一團糟,西方經濟大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所困擾;而過去較富有的阿拉伯產油國又因石油跌價,收入已追不上其在順景時增大了的開支,因而對巴勒斯坦弟兄們的支援,已漸感困難。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心渴求和平,人人如此,國國如是,百年爭鬥乃終於達致和平。   百姓新聞周刊 第二十四期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至十六日

Continue Reading

國際關係講義

注意:此講義僅供修讀”高行網網校”(Gaogo i School)課程及香港珠海書院學生或已獲授權 之院 校 相關課程學生免費下載。    其他人士只可免費下載部份內容,或繳付規定之少量費用後全部下載,以供作個人學習用途。商業上之用途將不被允許。 國際關係 前言——– 國際關係應由縱橫兩方面進行認識 第一篇 二次大戰後兩極化的情況及發展 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 貳、兩大集團對壘時期發生在歐洲的重大事件 參、北約組織內部的矛盾和多元化發展 肆、華沙公約組織內部矛盾與共產集團多元化發展 第二篇 西方”圍堵政策”及全球部署 壹、”圍堵政策”之由來 貳、”圍堵政策”的各個環節 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 壹、韓戰的發生、經過及其影響 貳、越戰的發生、經過及影響 參、以、巴衝突由來及歷次戰爭的影響 肆、兩伊戰爭與波斯灣戰爭 伍、古巴危機與美蘇關係的激化 陸、南斯拉夫解體及所引起的戰爭 柒、印巴關係與南亞形勢 捌、9.11事件與國際恐怖主義 第四篇 國際共產主義及后蘇聯時代 壹、斯拉夫民族、俄羅斯帝國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貳、革命時期到二次大戰的蘇聯內外政策 參、赫魯曉夫與布里茲尼夫時代的蘇聯極盛時期

Continue Reading

國際關係

今日,不管你是屬於那一個民族,那一個國家? 你所屬的國家是工業國家、開發國家、或發展中國家? 也不管你的國家實行那種制度,社會上以那種宗教信仰為主?或在經濟上、文化上屬於那個類型?事實上,你的國家,乃至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已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 亦即是說,每個人都與每一件發生在不同地域或國家中的大事,息息相關。 過去,在中國大陸,與外國頗為隔膜,人民的生活,基本上較為平靜與單純。除了緊跟國家的政策和思維方式以外,無需傷甚麼腦筋,國際社會,對他們更沒有甚麼關連。 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的種種,特別是經濟與外交事務,逐漸融入國際社會。在遵守不干預別國內政、與及尊重個別國家的社會制度的原則下,經濟、文化、旅遊、商貿、都交往頻繁。也由此而一些發生在別的國家的大小事,也都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 每人生活受國際大事件影響 譬如過去國內的人使用汽車,往油站入油,不少下游企業採購石油化工原料等,由於國內向來都有一套與別國沒有關連,不受外國影響的銷售及分配的政策與制度。故外國油價起起落落,與他們完全沒有關係。過去外國有過所謂能源危機,中東以阿(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戰爭,他們更是所知不多,也沒有甚麼影響與關係。 但是,今日私家車車主或是營業車司機去油站入油時,他們發覺汽油節節上升,以致影響他們的消費或生計時,才不得不瞭解一下,瞭解到原來是受到阿拉伯國家石油減產的影響。 中東地區穿著白袍的阿拉伯人的想法,竟然與他們的口袋有莫大的關連。 此外,買賣股票,將公司上市,讓民眾分享他們的盈利(或因虧損而受牽連),在中國雖然只有十年的光景,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民智的躍進,投資股票在國內已是非常普遍,甚至是火辣辣的了。 經濟投資,受美國牽引 過去他們購買股票,只需聽聽某間公司的盈利前景,會不會有人進行炒作,或是監管當局的頭頭們有甚麼話講,國務院有些甚麼政策會出籠等等,就已經很夠很夠。 但現時他們對甚麼杜瓊斯指數(Dow Jones Index),乃至納斯達克(Nasdaq)指數,都有所認識,甚至非常關心;因為這些指數起跌,都會影響及於世界各地市場;國內的深、滬(深圳、上海)市場,也沒有例外。 國內這種融入國際的情形,其實非常自然。香港、臺灣、以至東南亞地區的人,早已非常清楚,也已習以為常。 要從事貿易,不能不認識國際社會。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份子,去旅遊、從事文化工作,或作為企業的決策者、執行者,豈能不具備國際的知識?即使單純看電視,看新聞,假如具備了對國際的認識,則對每日所發生的事的來龍去脈,也更能夠了然於胸。 這樣,既有趣味,也有實用價值。 “國際關係”課程,有系統地認識國際事務 國際關係課程,是為大家提供一個有系統,而且完整地認識國際種種事務的途徑,今日國際上所發生的一些較具影響性的事,其實都有其前因後果。 假如我們不具備綜合的資料及認知的方法,只把每件事割裂地、孤立地去看,便會產生盲人摸象,不能盡窺全豹的缺失。 每一件事,都會有橫的關係,亦即空間上的關係;亦有縱的關係,亦即是時間上的關係。 既涉及眾多歷史的因素,包括宗教、種族、歷史恩怨等等,也有戰略或利害上的因素,如:地緣政治、軍事部署、物產運輸、資源分配、以至外交上的合縱連橫等。 綜合時空,研究縱橫交錯關係 所以研讀國際關係,必須綜合地配合各種時間與空間上,縱橫交錯的各種因素,否則興趣便會減弱。研讀起來也倍覺困難。 本課程將會分為影響重大的地區性問題,以及涉及全世界的個別或特殊性質的問題,分題予以論述。 前者如東北亞的中美日韓關係,東南亞的東南亞公約到東南亞協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的演變,蘇聯的始末,歐洲聯盟、中東和戰、非洲概況,乃至美洲的組織等。後者則為能源問題、世貿組織,歐元問題、黃金的角色、以至金融市場等,分別予以闡述。

Continue Reading

第一篇 二次大戰後兩極化的情況及發展-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如以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開始計算,至1944年德國投降為止,歐洲部份戰場,經歷了5年的二次大戰,於焉結束。但於1937年起展開的中日戰爭、與及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而掀起的太平洋戰爭的亞太地區戰場,卻延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才正式結束。 不過,在二次大戰後,由於蘇聯領導的共黨集團不斷擴充,不僅將東歐8國赤化,在亞洲也出現了如中國、北韓及北越等共黨國家。以美國?首的西方集團,大大感受威脅,於是組成不同地區的軍事協防組織。東西方尖銳對抗,在二次大戰後的整整半個世紀,可說是東西方冷戰時代,而在最初的四分一世紀,更可說是兩極化的時代。 在這冷戰時代,東西方衝突遍及全球各洲,但基於東歐赤化,西歐在戰後經濟疲憊,共党大有全面接收整個歐洲的可能,加以美國戰後政策,又以”重歐輕亞”為主導,因此,歐洲成為東西方對壘的主要戰線,雙方的對峙,分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公約組織”。 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組織成立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8國在蘇聯控制下,成立了共黨國家;而中、西歐其他國家,包括戰敗的德國和義大利,戰勝的英、法等國及其他許多國家,都因受戰爭破壞,經濟疲弱,社會動盪,加以各國之內,共產黨勢力膨脹,都大有被共黨接收的可能。美國深恐失去整個歐洲,勢必會使其勢力退回大西洋之西岸,使北美形勢陷於孤立,因而一面對歐洲實行”馬歇爾援歐計劃”。對中、西歐非共國家提供大量軍、經援助,另一方面則成立軍事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與蘇聯及東歐集團對抗。 組織的成員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包括西歐的英國、愛爾蘭、葡萄牙、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北歐的丹麥、挪威、冰島;南歐的義大利、希臘;中歐的德國(西德,全名為德意志聯邦);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加拿大;與及大部份領土在亞洲、小部份領土在歐洲,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土耳其,合共為16個國家。 北約的組織和協防條款 北約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設有一秘書長綜理日常事務。由於是軍事組織,故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定期舉行會議。組織的主要功能,就是協防各個會員國。任何成員遇到安全受到威協,其他國家有加以協助的義務。不過,協防行動須先由組織會員國開會通過。 戰後防務,其實主要由美國出力。在各成員國中,大多數都有美國駐軍,以保障歐洲地區的安全。不過美國若調動軍隊,及運用設在該國的軍事設施,須先得該國同意。其中,駐有美軍最多的地區是西德。北約的軍事指揮,主要由美國將領擔任。 二、華沙公約組織 華沙公約組織是二次大戰後,蘇聯及其控制的東歐共黨國家所成立、用以與歐美集團抗衡的軍事組織。 戰後蘇聯得以控制東歐的原因 由於二次大戰末期,同盟國與納粹德國決戰的主戰場在聯軍登陸法國諾曼第半島之一役,這一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龐大的登陸戰及主力戰,盟軍雖然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德軍主力卻因而崩潰,並使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得以早日結束。但代價是東歐軍事處於真空狀態,使蘇聯紅軍得以長驅直進,控制東歐。 關於這點,作為二次大戰歐洲盟軍副主帥、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對於時為歐洲盟軍統帥的艾森豪威爾的在諾曼第登陸的策略,便不予贊同。蒙哥馬利認為:盟軍如由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希臘反攻,然後北上,便可免東歐被蘇聯控制的後遺症。不過,這樣一來二次大戰的歐洲部份,恐怕還要多打若干時間。 蘇聯及共党國家成立華沙公約組織 東歐被蘇聯控制,肇因於二次大戰末期,德軍與西歐盟國將軍力及注意力集中于英倫海峽及北非戰場,蘇軍乃得以長驅直進,直接佔領或支援當地共黨接收政權。其中包括波蘭、捷克斯拉夫(或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與及德國東部,即東德。 (注:德國和奧地利於二次大戰前由希特拉宣佈合並,戰後均由英美、美、法、蘇4國佔領,其後各國同意在德、奧兩國進行公民投標,以決定其選擇西方式政治體制、抑共黨的政治體制。投票先在奧地利舉行,結果奧國選擇了西方議會制度,蘇聯於是反口,認為是西方控制了選舉,因而拒絕在德國進行投票,並在其佔領區成立由其控制的共黨政權,即東德、或稱為”德意志人民民主共和國”)。 華沙公約組織總部設在波蘭首都華沙,統帥由蘇聯人擔任,軍力亦主要來自蘇聯。 其後,因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實行修正主義,被蘇聯領袖(聯共總書記)史太林逐出”共產國際”。至1953年史太林逝世,繼任者赫魯曉夫對史太林鞭屍,使史太林主主者的阿爾巴爾亞領導人大 為不滿,與蘇聯反面。因此南斯拉夫(亦稱為南聯盟)及阿爾巴尼亞實際上並無參加華沙公約組織。 除華沙公約組織外,蘇聯及東歐各共黨國家,亦組成了經濟互助委員會,以蘇聯為首,對委員會內的各國經濟進行調配,各國物資均以不同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售予蘇聯,再由蘇聯售給各成員國。而最重要資源的石油,則由蘇聯予以提供。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