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是以其具有豐富石油資源,是阿拉伯國家中比較富裕的。加以其地處中東地區東緣,與伊朗為鄰,是波斯灣地區舉足輕重的國家。
加以她一向是反以色列的急先鋒,自其革命及推翻王室統治後,曾有長期間倒向蘇聯、激烈反美。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起,她先後發動或牽入了三次重大戰爭之中,即兩伊戰爭和兩次波斯灣之戰,終至在2003年3月20日,被以美、英為首的聯軍進攻,僅月餘,首都巴格達被陷、薩達姆政權被瓦解。茲將這三次重大戰爭的前因後果縷述如下:
一、兩伊戰爭的原因及結果
伊拉克與伊朗雖同為伊斯蘭國家,且均屬波斯灣的盛產石油國家(在1973年石油禁運前,伊朗日產石油600萬桶,伊拉克則日產石油200萬桶。伊拉克石油儲存量約1,200億桶,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2,000億桶,。但美國能源部在2003年最新估計:伊拉克石油儲藏量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多達3,000億桶)。但由於兩國間矛盾重重、敵對意識濃厚,所以兩伊發生戰爭是不難理解的。
兩伊戰爭導源於民族及教派矛盾、邊界的紛爭
其矛盾可由民族、宗教及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等方面加以分析:
- 民族上的矛盾:伊朗屬波斯人,伊拉克則是阿拉伯人,但伊朗境內有部份伊拉克人,伊拉克境內也有伊朗人。雙方經常互相指責對方虐待境內的己方族裔,或是指責對方扶植其境內的反本國異見組織,進行顛覆。
- 教徒上的矛盾:兩伊雖同屬伊斯蘭教,但伊朗屬原教旨主義的什葉派,伊拉克則素由遜尼派掌政。兩派因教義不同,一向勢成水火。加以伊拉克雖然由遜尼派執政,但國內人口卻有6成多是什葉派教徒,他們多居住在南部地區,政治上及經濟上均不獲平等對待,長期敢怒而不敢言。因此一向成為兩伊之間的矛盾。
- 邊界的爭執: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合流後的阿拉伯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波斯灣,形成伊拉克與伊朗的天然國界。
不過,由於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以來,一向在軍事上均較伊拉克強大得多;伊朗以其強大力量,堅持兩國邊界既不在阿拉伯河中間,也不在水漲時的中間線,而是在接近伊拉克一面的河的西岸岸邊,使伊拉克無法獲得阿拉伯河的航行及其他利益。加以伊拉克國土地形,成南北的倒置三角形,南端接觸波斯灣處,只靠阿拉伯河河道作為往波斯灣的出海道,將阿拉伯河的國界,推至西岸岸邊,無異堵塞了伊拉克利用河道的出口,因此長期來使伊拉克忿忿不平。
伊朗政變為伊拉克帶來機會
伊朗巴列維國王是1952年由英美扶植、繼承其祖父王位,對抗蘇聯入侵的君主。由於他年青時在美國受教育,深具國際識見,加以伊朗石油生產豐富,故巴列維充份運用其財富而建立起一支波斯灣地區最強大及現代化的海、陸、空軍部隊。是以伊拉克雖一直不滿意於伊朗,但鑑於其強大,兼其與美、英、法等有同盟關係(中央公約組織成員),故惟有將忿怒放在心中。
不過,到了70年代末期,由於伊朗局勢的突變,終地於給伊拉克以千載難得的機會。
事緣巴列維國王覺得伊朗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無論在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都顯得保守和落後,因此他希望能改革國家,使國家現代化。
但他這麼一改,卻為本來平靜的伊朗社會,引來了無窮的紛擾。由於改革難免觸動貴族,教士、地主及富有人士的既得利益,他們面對特權將會被刪削,紛紛表示強烈反對。
另一方面,學生們、知識份子們、與及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又嫌他的改革步伐太慢,未符他們急速改革、迅速使社會現代化的要求,所以亦紛紛表示抗議。
其中,大量的學生與及人數眾多的教徒,每日均在首都德黑蘭和其他大城市示威抗議,與軍警衝突,政府幾達失控局面。
巴列維國王向美諮詢如何處置後,聽信了美國”暫時出國”的建議,到埃及暫避。
伊斯蘭革命政權使伊朗由強大變為虛弱
但當巴列維一出國之時,過去被巴列維放逐、流亡至法國的什葉派領袖高米尼立即回國,號召教徒,組織”伊斯蘭革命政權”。巴列維從此不能再返國,其後輾轉至中、南美洲,客死異地。
由於高米尼成立伊斯蘭革命法庭,對前朝官員將領場加以殘殺,人才損失殆盡;經濟急速下滑,石油生產陷於停頓;空軍及各種重型武器欠缺維修及不懂操作,致國勢迅速變得虛弱之極。
加以伊斯蘭革命政權成立後,立即以反美、反西方為主要國策,《中央公約》組織瓦解,更甚者扣押美駐德黑蘭大使館數百名人質,與美國關係陷於決裂。伊拉克見有機可乘,於是發動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由伊拉克發動
兩伊戰爭,無疑是由伊拉克方面發動的。1979年,伊拉克乘伊朗革命政權內部忙於鎮壓異己,外則與美國因人質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經濟陷於低潮,作戰力量大為低落之際,由北部、即伊朗西北及西面越過邊界,攻入伊朗。
由於當時伊朗正陷於混亂,故伊拉克能夠深入伊朗境內,節節勝利,直至伊朗站穩陣腳,進行反攻時,伊拉克軍始被迫退回境內。
其後兩伊互有勝負,交戰雙方亦在邊境上互有進退。
美助伊拉克抗伊朗,使伊拉克成地區 “小霸王”
本來,戰事一經持久,伊拉克國力便處於下風,但由於伊朗採取極端反美、反西方政策,加以伊朗扣留美使館人員一年有多,卡達總統毫無辦法,直至朗奴列根總統當選,聲言一定會對伊朗采取強硬措施時,伊朗始在列根正式上任前夕,將人質釋放。
此後,美國暫時產下與伊拉克前嫌,援助伊拉克,不僅使伊拉克能夠長期作戰,而且使伊拉克建立起較強的軍事力量,成為波期灣地區的”小霸王”。
戰事連綿10年,雙方筋疲力盡
兩伊戰爭連綿10年之久,雙方均筋疲力盡,士兵死傷無數。在戰爭方酣時,雙方更均出動生化武器,但雙方又均始終無法壓倒對方。因此,到了1989年,在國際調停之下,兩國終於同意結束這場沒有勝利的戰爭。
二、第一次波斯灣之戰
1991年波斯灣之戰,是自韓戰及越戰以來最猛烈的一場地區性國際戰爭,也是美國二次大戰後第3次正式派出軍隊出國作戰。
與過去戰爭不同的是美國在這一次戰爭中,準備充足,加以屬於電子化高科技戰爭,故戰爭維時短暫,且本身兵員損傷之微,打破了過往美國參加戰爭的紀錄。
此外,就是這一次戰爭,是正式由聯合國議決,組成聯合國聯軍,對伊拉克作戰的。戰後對伊拉克的制裁,亦由聯合國作成決議,可說是聯合國會員國首次有效地、同心協力地,安全理事會亦首次真正做到”大國一致”,通過對伊用武。
波斯灣之戰的遠因和近因
要了解這次波斯灣戰爭發生的原因,可由遠因和近因兩方面來分析。
在遠因方面:原由奧托曼帝國統治而於歐戰後交由英法托管的中東阿拉伯地區,在二次大戰後分別成立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但介乎沙特阿拉伯與伊拉克之間的土地面積細小的科威特,卻仍由英國管治。延至1962年才正式獨立,並在其後成為聯合國會員。
伊拉克一直認為科威特是其領土,因在奧托曼帝國統治及英國托管時期,科威特是屬於其南部巴士拉省所管轄的(當時尚未有伊拉克這個國家)。在伊拉克獨立時,英國卻繼續管理科威特,其後又讓其獨立。因此,科威特是其領土,有權將其收回。不過,這種講法,不僅受到科威特王室反對;因其已為聯合國成員國,故也遭遇到國際上的強烈反對,包括眾多的阿拉伯國家。
在近因方面:自從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於1989年結束後,伊拉克由兩伊戰爭的消耗戰中解脫出來,逐漸恢復國力。加上兩伊戰爭時期美國對其援助,以至利用石油資源擴充軍備,使他儼然成為地區上的”小霸王”。
1990年,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割讓鄰近兩國的波斯灣北端的兩個小島,與及一些伊拉克指稱是屬於她的科國境內的一些油田,遭到科威特拒絕。是年8月,伊拉克乃悍然出兵科威特,因而觸發了這場進入現代化科技時代以後的第一場戰爭。
各國一致反對,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其撤兵
伊拉克進侵科威特後,世界各國、包括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均爭相指責伊拉克侵略,聯合國更通過了要伊拉克立即撤兵的決議。
聯合國之所以順利通過有關決議,在美、英、法、德、日本等國而言,由於其立場一致,固然 不成問題。在中國方面:一則正進行經濟改革及發展,而且初有成效,需要進一步與西方合作;二則經過89年”6、4事件”後,西方國家與中國外交上處於冷淡期,中國急欲改變此種情況;再三則是中國一貫的原則及國策不主張以武力侵佔他國領土,故在聯合國中採取與西方一致的立場。
在蘇聯方面:這時蘇共?書記兼國家總統戈巴卓夫,正進行政治改革,並希望得到西方在經濟上給予支持,以改善國內經濟。因此,蘇聯這時在國際事務上已了無野心,願意與西方國家合作。
至於各阿拉伯國家:亦恐怕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後,得寸進尺,在人人自危下,遂一致支持聯合國決議。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世界各國廣泛支持聯合國決議,乃因波斯灣地區的石油生產,佔了國際上石油總出口的近7成,若伊拉克野心得逞,波斯灣的石油和出口,恐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對個別國家、以至世界經濟,都是個大災難。
外交努力,調兵遣將,雙管齊下
當伊拉克進侵科威特後,美國與各國一面向伊拉克抗議,一面召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安理會通過組成聯軍後,美國總統布殊(老布殊)即一面透過外交途徑與英、法、德等國商討組織聯軍,及與伊拉克鄰近國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和阿曼等國商討將軍隊調派至該等國家或使用其基地,以部署進攻路線。另一方面指令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與作戰總司令魯茨科夫調兵遣將,將大量軍隊由本土及歐、亞基地調往中東。此外,數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亦開赴波斯灣候命。
戰爭的經過
1991年2月,布殊總統以撤軍限期已屆,但伊拉克仍然拒絕撤兵;加以經數月來的部署,一切作戰人員及裝備、資源均已準備妥當,乃下令對伊拉克首都及主要軍事設施進行大規模轟炸,並分由水陸反攻科威特,迫使伊軍撤回國境。再由科威特及沙地阿拉伯攻入伊拉克。一場代號”沙漠風暴”的大規模進攻,乃告開始。
雖然事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被認為是精銳的部隊,但聯軍以高科技的飛機及衛星配合,以新型、威力大和可深入地下爆破的炸彈實施大規模轟炸,實際上伊軍並未真正與聯軍接觸,不少便已經被聯軍殲滅,而聯軍卻甚至接近零傷亡。
對於這場波斯灣戰爭,由於聯軍只在於驅逐伊拉克離開科威特,故攻入伊境後,便沒有再深入推進,只以強大火力加以震懾及破壞,聯軍更無攻巴格達、覆滅薩達姆政權的意圖(有指這是美國有意放其一條生路,以便在地區上平衡伊朗的勢力)。
所以,當伊拉克表示原接受聯合國決議時,這場攻勢淩厲及為時短暫的”海灣戰爭”便宣告結束。
戰爭的影響
戰爭雖已結束,但由於聯合國的決議、伊拉克的作為,以及國際上的新形勢,這場戰爭卻產生了如下的影響。
- 伊軍在撤退期間,對科威特境內及部份退守的伊國境內油田進行縱火,不僅使油田遭受破壞,能源損失甚大,而且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的大災難。
- 聯合國《第1441號決議》,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禁止其石油出口。至於被容許的少量出口,也要得聯合國批准;售賣所得須存入一個由聯合國管理的特別戶口,款項只能用於購買糧食及藥品等人道物資。禁運使伊拉克國力大受影響。
- 在伊國境內南、北地區,劃定了伊國軍機禁飛區。在禁飛區內,美、英軍機可以任意進行巡邏。並炸毀任何威脅其飛行的防空設施,使伊拉克國防大受影響。
- 聯合國議決伊拉克須銷毀大殺傷力武器及禁止製造核武,聯合國有權進行調查,這成為12年後美、英進攻伊拉克,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摧毀的伏線。
- 波斯灣戰爭後,由於防範伊拉克再進行侵略,因此美軍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等國駐大量軍隊,形成了中東地區軍事力量的新形勢。其後,2003年,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時,美、英聯軍指揮總部,即設在波斯灣的多哈地方。
三、 第二次波斯灣之戰
第一次波斯灣之戰之後12年,波斯灣地區在2003年再發生戰爭,主角仍是伊拉克和美國、英國。
美國總統均為布殊,不過,1991年時是老布殊,而2003年則是老布殊之子–喬治.布殊。
兩次海灣戰爭有基本上的不同
但兩場戰爭有很大的分別。前者由聯合國通過組織聯軍,後者無法在聯合國取得一致意見,北約國家間的意見亦南轅北轍,以致這場戰爭,只以美、英為主角,組成大軍加上一些如澳、紐等國的象徵式小量兵員。
此外,前者只對伊拉克及薩達姆小懲大戒,並無攻入巴格達及摧毀薩達姆政權,後者卻是一開始便以摧毀薩達姆政權為目的,以致一度戰況激烈。最後,聯軍攻入巴格達,薩達姆政權從此蒸發,政權的主要官員,亦成為被通輯的”戰犯”。
薩達姆在反恐大環境下仍不識相合作,致招戰禍
踏入21世紀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與2003年的第二次波斯灣之戰、或伊拉克之戰,可說是頭等重要的兩件國際軍政大事,而兩者也有其一定的關係。
美國於2001年9月11日,突然遭遇恐怖份子騎劫民航機,襲擊紐約世貿中心和華盛頓國防部的五角大樓,造成近2,800多人死亡,對美國固然是極為沉痛的哀傷,對全球也是極度的震驚。所以反恐可說是全球所有國家一致的共識,亦因此而各國均支持美國所發起的對被懷疑窩藏幕後黑手的阿富汗的進攻行動。
在阿富汗問題被解決後,美國將注意力轉移至其他可能支持恐怖活動或秘密製造核武與生化武器的國家。由於伊拉克被認為有此可能,以其使全球安全受到威脅,因而成為了美國首要進行處理的對象。
其次是伊拉克雖然在91年波斯灣戰爭中戰敗,但在國內卻聲聲打敗美國;對聯合國武器調查團不予合作,並一度迫其離開,他還對美國及美總統喬治布殊多
番出言譏諷,大言不慚,因而引起美、英反感。
此外,喬治布殊也指薩達姆曾部署策動暗殺美國前總統老布殊。就在這種種原因下,終於爆發了這一場第二次海灣之戰。
美指伊隱藏大殺傷力武器,伊亦未對調查充份合作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導源於2001年10月,美國對阿富汗用兵後,聲言反恐還未結束,而且聲言要將反恐持續下去,對一切可能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予以制裁。此外,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又在國會發表國情諮文時,指北韓、伊朗和伊拉克是”邪惡軸心”,更使以反恐為名、擴大對一些假想目標國家進行打擊,已經是日程上的事。
適在這時,伊拉克宣佈驅逐聯合國武器調查人員離國,而美國亦指由衛星圖片顯示,伊拉克有製造大殺傷力武器的意圖。
美國及英國推動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伊拉克容許武器調查團再度返回伊拉克,並且給予調查團以充份合作。
伊拉克始則拒絕,繼而接受調查團重返伊國,但對調查才的要求,一直採取延宕及回避的手法。其後,在國際壓力下,才逐小逐小退讓及合作。
美英欲聯合國通過出兵不果,德、法中俄等國均予反對
美國及英國指伊拉克隱藏大殺傷武器,及對調查團不合作,使調查團調查多月均無結果,希望在安理會議決向伊拉克定下期限,交出大殺傷力武器,否則自動通過出兵伊拉克。
對於美、英的外交努力,未為世界主要大國及大多數國家支持。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北大西洋北約及歐盟主要成員的法國,其總統希拉克一開始即持反對態度,他與德國總理施羅德(亦為北約及歐盟主要成員),未向美、英諮詢,即自行擬定解除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的計劃,並爭取得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
他們游說安理會其他成員不要贊同英、美擬在聯合國提出的議案,認為當前應多給時間予伊拉克,並且現時沒有出兵的理據。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則大致贊同德、法、俄的立場,認為對伊採取任何行動,均應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進行。
薩達姆指布殊出兵為石油,全球反戰呼聲高
另一方面,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多番表示美國意圖攻伊,只是欲控制伊拉克及中東的石油,若美英膽敢來犯,伊拉克一定成為美英士兵葬身之所。
薩達姆的講法,在世界各地頗能得到認同,阿拉伯聯盟各國一致反對美、英對伊拉克用兵,伊拉克宿敵之伊朗及敘利亞亦予反對。而在全世界各地,則有數以千萬計的群眾舉行反戰示威。
美、英一面進行外交努力,一而增兵波斯灣,至2003年3月中、美、英派往科威特、鄰近國家基地,及六艘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官兵,已經超過30萬人。
部署就緒,美、英、西班牙高峰會決計出兵
美國總統總統布殊、英國首相貝里雅早前已分別獲得本國國會的出兵授權。鑒於防衛土耳其(土國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位處伊拉克西北,若伊拉克一旦開戰,土國即有可能受襲。德、法反對防衛土國理由是:若通過防衛土國,意味著不再在外交上繼續努力。此時仍應尋求外交途徑解決),兩人乃與贊同出兵的西班牙總理阿斯納爾在大西洋的葡萄牙阿速爾群島會晤,商訂出兵計劃,並決定不再尋求聯合國通過議案。
“斬首行動”、”震懾行動”帶動第二次波斯灣之戰
3月20日,代號為”斬首行動”的大轟炸行動開始,英、美重型轟炸機空群而出,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及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轟炸,同時出動戰斧式巡航導彈及集束式、威力龐大的聰明炸彈,以圖炸毀隱藏地下的掩體。兩日後,規模更加龐大,代號”震懾行動”的轟炸再度進行,美國不僅出動隱形轟炸機,還派出從本土出發的最巨大的B2轟炸機,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突襲。
在陸軍方面,英、美軍隊分別負責向東南及中部推進,英軍負責攻佔南部城市巴士拉,美軍101空降師及海軍陸路戰隊則分頭向中部一些城市推進。
英、美聯軍在推進過程中,儘管遭遇過頑強抵抗,也曾因沙塵暴而一度延緩推進,但英軍在攻下波斯灣海港烏姆蓋斯爾後三周,亦攻下了南部大城市巴士拉,而美軍亦先後攻陷至巴格達途中的納杰夫及納西里耶等重鎮。
在開戰後一個月內,伊拉克士兵死亡近千,被俘或投降者數千人,在大量轟炸下,巴格達及多個城市均呈現頹坦敗瓦,平民死傷者亦以千百計。
聯軍攻入巴格達,薩達姆政權煙消雲散
4月底,隨著首都西面國際機場被攻佔,各路部隊由西、南及東面攻入巴格達,薩達姆及所有高層官員不知所蹤,美軍並未遭遇預料般的頑強抵抗。隨著市中心的具有象徵意義的薩達姆銅像被推倒,標誌著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不再存在。
至於伊拉克北部大城市摩蘇爾和石油重鎮基爾庫爾克,雖然美軍未獲土耳其允許,讓其、地面部隊由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北部,但土國卻開放領空,美國特種部隊空投伊拉克北部,與當地庫爾德族人配合,取得了北部各主要大城市的控制權。
隨著伊拉克高層先後落網和投降,雖然薩達姆下落不明,美國開始與伊拉克各方面籌組新政府,並重新招攬警備人員,防止搶掠,重建社會秩序。
伊拉克之戰,亦證明了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無需等待大規模後勤,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獲得成功。
第二次波斯灣之戰遺留的問題
儘管美英出兵未獲聯合國授權,同時亦遭遇多個過去的友邦的反對,但因出兵月餘,即消滅薩達姆政權,各國雖然仍表示不應因不喜歡一個政權而出兵,但在既成事實下,昔日的反對者亦紛紛改變口風,只是大都表示聯合國在伊拉克重建當中,須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誠如在布殊及貝里雅向伊拉克人民宣佈戰事已經結束時所言:”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帶給伊拉克人民以民主和自由,聯軍會儘快將管治權力交回給伊拉克人民”。
但對於這次出動超過30萬兵員,耗費估計超過100億美元的伊拉克之戰,是否受到伊拉克人民認受(大量事實證明不少伊拉克人民不喜歡薩達姆,只是在其統治時敢怒不敢言,但對美、英出兵,攻陷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感受又如何呢?)
另一方面:美國及英國以反恐名義,在得到聯合國認可(對阿富汗)及未獲聯合國通過(伊拉克)之下先後採取行動並順利成功,會不會因此而使其心理上產生要尋找另一個打擊的目標?
還有,在大敵已去,美英無可避免地於未來會在伊拉克駐軍若干時期間,則其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的駐軍會否減少或撤走,並從而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還有,老布殊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獲勝,卻因國內經濟不佳而競選連任失敗。這次喬治.布殊徹底消滅了薩達姆政權,而國內的經濟情形,復蘇步伐也是似有若無。戰後兩個月,他已正式呈遞競選連任資料,則波斯灣之戰對其連任是否有所幫助,抑或會如其老父一樣,受宿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