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原均受美國支持與保護,大多數國家亦是美國的債務國。美國的經濟及軍事之強大,各國均需仰仗她。
然而隨著各國穩定下來,大戰危機及本國安全之危機不若過去嚴重,部份國家開始對美國及北約不再若以前的依賴與尊重。再加上各國間均有或多或少的分歧,因而北約內部,開始產生各類的矛盾,茲分述如下:
一、 法國驅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法國在第一、二次大戰中均受德國重創,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時,雖然以為有堅強的”馬奇諾防線”可以安枕無憂。詎料德軍繞道荷蘭、比利時,攻入法國,進佔巴黎;法國全部領土被佔領。法國將領戴高樂一面到倫敦掛起”法國流亡政府”招牌,一面在北非法國殖民地繼續對德作戰。
戰前戰後,法國多得美國支援
無論如何,法國在戰時及戰後,均受美國支援。但法國傳統上對英國並不友善,過去的兩百年來,兩國在全世界進行爭霸。而法國傳統上卻與俄羅斯較為互相欣賞,故對蘇聯敵意亦較為淡薄,與英美的激烈反蘇態度不同。
法國一直認為英國親美多於親歐。自德國戰敗後,歐洲再無可與法國匹敵的國家,因而對美國主宰歐洲事務便愈來愈不以為然。
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遷離法國
60年代,當戴高樂將軍出山,解決了法國最頭痛的政局不穩定及北非不斷鬧獨立等問題後,即開始及企圖淡化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首先,他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設在巴黎的總部驅逐,使其不得不遷至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並宣佈不派出軍事人員及設備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她可沒有完全退出公約。
法歷任總統均疏遠美國,希拉克更反對出兵伊拉克
嗣司幾任的法國總統,包括龐比杜、戴斯亭、希拉克等,均對美採取較其隊歐洲國家為疏離的態度,當中以希拉克在2003年,英美欲得到聯合國通過組成聯軍,以對付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時,帶頭勸說其他國家反對一事,更為明顯。致使美法關係進入至戰後以來最僵持的階段。
二、英、愛有關北愛爾蘭問題的矛盾
愛爾蘭曾受英國統治,其後恢復獨立,但在獨立時,由於約占全愛六分之一土地的北愛爾蘭,英國移民及信基督教者佔大多數,深恐一旦全愛獨立,會受到佔絕大多數的天主教徒所壓迫,因而不肯脫離英國。
愛爾蘭獨立時,北愛仍留在英國
為了照顧北愛基督教徒的意願,英國乃讓愛爾蘭獨立時繼續保有北愛這片土地。此所以英國正式名稱是”大不列顛(即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在內的大不列顛島)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或簡稱”聯合王國”。
但這麼一來,北愛內佔少數的天主教徒便又極度不滿,他們要求與南愛合併,不再受英國管治。
北愛天主教徒爭脫離英國,數十年來恐怖活動造成無數傷亡
為了爭取脫離英國,他們組成愛爾蘭共和軍及”新芬黨”,幾十年來,他們不斷在北愛及英國本土製造恐怖事端,令英國不勝其苦。
此事過去曾造成英愛之間的矛盾,直至愛爾蘭同意即使北愛脫離英國也不與愛爾蘭合併,與及透過協商以達到北愛的天主教徒及基督教徒達成和解,共治北愛爾蘭,英愛關係才得以改善。
四、希、土塞蒲路斯的爭端
在地中海東部、土耳其以南的塞蒲路斯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其宗主國奧托曼帝國解體,解體後除了保留小亞細亞半島並易名為土耳其外,其前所統治的地方,由巴黎和會中的色雷斯條約規定,須要全部放棄,交由英、法等國託
英讓塞島獨立,引起少數族裔恐慌
塞蒲路斯島亦在這樣情形下,由英國所託管。在英國託管期間,島內佔大多數的希裔島民及佔少數的土裔居民均相安無事。但到了60年代末期,島民要求正式獲得獨立,乃開始發生接二連三的衝突。
原來塞蒲路斯島離希臘雖然較遠,但二千年來,卻一直是希臘人移居及生活之所。直至突厥人東來,佔領了小亞細亞半島,並將巴爾幹半島、阿拉伯半島的大部份,與及非洲北部廣大地區佔領,建立了龐大的奧托曼帝國,塞蒲路斯島才由奧托曼帝國所統治。
期間,土耳其族裔人不斷渡海到塞蒲路斯,其人口約占全島5分之1,居住區域主要在首都至北部海岸之間。
佔當英國宣佈讓塞蒲路斯島獨立時,佔全島5分之4的希裔人自然欣喜萬分,但土裔居民卻深恐占大多數的希裔島民會對他們加以壓迫,不讓他們有平等的參政及生存權利。
事實上,自此以後,島上亂事頻仍,與塞蒲路斯僅一水之隔的土耳其,鑑於其族裔安全受到威脅,乃出兵塞島。如此一來,便觸發希、土之間的極大紛爭。
希、土爭執,北約左右為難
在力量上,希臘較土耳其為弱(18世紀時希臘也曾受土耳其統治),她要求北約主持公道,否則不惜退出北約。但土耳其聲言其塞島土裔人安全受威脅,不能不採取行動。由於土耳其地位重要,處於軍事要衝,北約不能失此重鎮,因而頗令北約左右為難。
直至塞島選出聲望卓著的大主教為總統,並聲言會給予土裔公民以合情合理的法定權利時,有關紛爭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