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北京發表了”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洋洋灑灑12,000字,縷述臺灣問題的由來,指出海峽兩岸的”隔絕”,是由於美國”出錢、出槍、出人,支持國民黨集團打內戰”。並重申”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辦法。臺灣作為中國的部份,絕不可以加入聯合國。同時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他國干涉,臺灣當局應認清現實,快快回歸祖國,再不可發甚麼”政治實體”、”一國兩府”等白日夢,如再搞甚麼”臺獨”、”獨台”,中國決不會坐視,更不會放棄使用武力,以免統一產生更大障礙。
圖片說明﹕台灣“國安會”秘書長蔣緯國(左一)向來自大陸的老師﹒師母談家楨夫婦介紹刻在鍾上的一段話﹒
“白皮書”了無新意
這許許多多論調,已被不少人評論為”了無新意”。但其形式,卻是歷史所未有,雖然舊調重彈,但以白皮書形式,表達對某些問題的國家正式立場,卻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另一方面,臺北這邊廂,除立即以口頭作初步表達,質疑白皮書的作用,對兩岸關係有何建設性外,九月十六日,終於正式發表”對中共《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的看法”,由於這是一份正式官方文件,且在發表前,經專家、學者及立法委員一連三次座談,並十六校其稿,可見其重視程度。
這份行政院回應聲明,主要針對白皮書內容而指出:只有中國問題,沒有臺灣問題;中共不等於中國;中華民國是國際社會一員,中共不能代表臺灣地區人民;中共”一國兩制”的立場,是中國統一的最大障礙;與及海峽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統一問題。
內容也屬耳熟能詳,其實也是了無新意。不過文件中再次呼籲大陸放棄在臺灣使用武力,以奠定彼此間相互尊重、和平共榮基礎,創造有利國家統一的客觀條件。
語氣的委婉,與過去兩岸對立時,真不可同日而語。
臺北國統綱領為指標
五、六十年代,臺灣的軍隊在步操時,總是唱著如下的進行曲:”打倒俄寇反共產、反共產,消滅朱毛殺漢奸、殺漢奸,光復大陸解救同胞,服從領袖完成革命——-。”
蔣介石總統每次文告,總要喊出:”打回大陸,解救同胞!” 後來改為了”政治反攻”,又說”七分政治,三分軍事。”
十多年前,再改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並以”三不”,回應北京的”三通”(通航、通郵、通商)。
去年,臺北又發表了包括近程、中程及遠程的”國家統一綱領”,雖然未獲對方積極回應,但臺北當局實際上已自行邁開了更大的步伐。今年四月,新加坡”辜、汪”會談,是兩岸官方人員以非正式身份作接觸的最高層次的一次。加以年來中共一再呼籲兩黨摒除成見,商談合作統一,並屢屢提出兩黨過去合作的歷史,則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這兩個主宰中國近一個世紀的政黨,沿著現時的途徑,會不會真的再次出現第三次合作?
國共會否三度合作?
要探討其是否有可能,則不妨回頭先看看過去的歷史:
大家都知道,中國國民黨最早始源于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當時正是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向李鴻章上萬言書未獲回應,加以甲午之戰中國一敗塗地,乃成立興中會,揭櫫推翻滿清宏旨。1906年,興中會在東京與其他反清組織合組”同盟會”,加速革命行動。至1911年,經十次革命,包括最轟烈的廣州黃花崗之役,終於武昌起義成功。
1912年民國成立,同盟會亦改組為”國民黨”,但國家旋即為袁世凱所篡奪,國民黨乃於1913年改組為”中華革命黨”。袁帝制失敗後,仍由其部屬先後把持政權,即所謂”北洋政府”。(中華革命黨於1919年再改稱為”中國國民黨”。)
當1921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時,”中國共產黨”亦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發起人而在上海成立。當時,俄國已於較早前之1917年的第一次大戰期中,推翻沙皇並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蘇聯)。
中共成立追隨蘇共
由於蘇聯當時以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作號召,一時被視為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明燈。所以,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即與蘇聯取得聯繫,並受莫斯科領導。孫中山當時鑒於列強均支持北洋政府,只有蘇聯較為親善,加以國民革命是全國一致的大業,故主張容許中國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而蘇聯亦先後派遣鮑羅廷及越飛來廣州,擔任孫中山的顧問,對於此一歷史,國民黨稱之為”聯俄容共”,而共產黨則稱之為”聯俄聯共”。這是國共第一次合作。
當時,不少共產黨人成為國民黨的核心,如毛澤東曾擔任農林部長,1925年孫中山指派蔣介石成立黃埔軍校並任校長時,周恩來即擔任政治教官,而後來曾一度被封為共黨副主席,並謀刺毛澤東事敗墮機身亡的林彪,亦為黃埔第一期學生。
國民黨清共、寧漢分裂
孫中山北上商談國事,並病逝北京後,國民政府於1927年開始北伐,由於作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於早年被派往莫斯科考察時,認為蘇聯共產黨是披著共產外衣的封建專制政權,故已萌反共之心(其曾著有”蘇俄在中國”一書)。而兵至南京之日,即下令清共之時。國民黨另一部份要員,曾一度成立漢口政府,繼續容共,即所謂”寧漢分裂”。但不久漢口政府,發現中共受蘇聯指揮,因而亦清共。寧漢於是復合,繼續北伐。至1928年東北張學良易幟歸順,乃達至統一。
由於共黨在倉卒間被清洗,不少共產黨人被殺,毛澤東指揮湖南”秋收暴動”;周恩來、葉挺等領導”南昌暴動”(中共建軍節的由來)均失敗後,都集中到江西井岡山來。(鄧小平也有廣西”百色暴動”。是時朱德是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毛澤東是政委,周恩來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並負責傳遞設在上海的黨中央的指示。)
隨著國民政府軍隊的多次圍攻,共黨乃突圍,經江西、湖南入貴州,1935年8月,共軍抵貴州遵義,並舉行中共歷史上極重要的”遵義會議”。會中,毛澤東推倒王明而獲得黨領袖的地位,然後繼續”長征”。途徑四川、甘肅而進入陝西北部的延安。這時,十數萬的長征大軍,只剩下了數千人。
全民抗日國共再攜手
這時,日本侵華之心益熾,暴虐行動益烈,”918″及”128″事變先後發生,整個東北淪於日本鐵蹄。原東北軍首領張學良被迫移駐陝西西安,並與楊虎城一道,防範陝北的共產黨。
1936年12月聖誕節前後,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前赴西安視察,被張、楊軟禁,要脅其採取對日抗戰行動。但蔣以時機未至,且不可以以要脅為主,堅決拒絕。最後,張、楊釋蔣,並由張護送其返南京。史稱”西安事變”。
37年,七七事變爆發,蔣介石宣佈抗日, 並不分黨派,全民一致。共軍乃整編為第八路軍,參與抗日,並不斷壯大及擴展地盤,這是國共間第二次合作。
1945年日本投降,毛澤東及周恩來飛赴四川重慶(戰時首都),與蔣協商,但旋即爆發內戰。這時國民政府雖將政府遷回南京,但不旋踵共軍在東北、華北節節勝利,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後,國民政府更大勢已去,因而自南京遷廣州而臺灣,而毛澤東則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隔海罵戰炮來炮往
50年,中共派軍赴韓與美作戰,美乃與臺灣簽訂”中美協防條約”(1954年),援助臺灣。兩岸越形對峙,空戰、海戰時有發生,最嚴重者為1958年的金門炮戰,延綿數年。中共以百萬發炮彈,轟擊福建沿岸廈門市對開的國軍駐守的金門島。
在外交上,臺灣以聯合國創始會員地位,一直佔著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直至1972年為止。亦由這年開始,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則遲至78年)臺灣外交陷於孤立,而中共則全力予以大封殺。六十至七十年代中期,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時,全國大亂,直至75年。四人幫倒臺,79年鄧小平復出,實施開放改革政策,才有所改善。而臺灣則由七十年代開始發展經濟,至八十年代大有成就,外匯大量增加,工商各業均極為繁盛。由於經濟已達飽和,乃一面憑其實力與國際交往,一面則由民間商人偷偷往大陸投資設廠。
臺灣起飛政經發達
蔣介石及蔣經國均對臺灣政治作強力控制,但對經濟、教育、文化等卻大有建樹。蔣經國晚年取消報禁、黨禁。由於臺灣經濟發達,中產階級對政治參與的訴求特別強烈。尤其是本土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終而由反對國民黨的”黨外人士”,組成了”臺灣民主進步黨”。經過數年,取得立法院三份一議。席及廿二縣市長當中數量不少的席位。同時,民進黨更公然以臺灣獨立作為爭取選票的口號,雖然臺灣大多數人仍不主張獨立,但從其所取得選票之數量,台獨不是沒有市場。
而在不贊成獨立的人當中,也大多主張保持臺灣的暫時隔離;因此,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控制下的國民黨亦逐漸推行本土化,積極提出”政治實體”、”一國兩制”等主張,並積極進行重返聯合國的行動。廖承志(前港澳辦主任),生前,曾致函蔣經國”老弟”,信中有言”相逢一笑泯恩仇”,葉劍英於81年時,也提出過對台政策的九條綱領,此外北京多位領導人亦曾多次向國民黨呼籲,兩黨直接溝通,以達成國家統一及兩黨合作。趙紫陽便曾一再要臺灣”現實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可行嗎?”
大陸政經改革,統一可期
但看來,一則兩岸政治社會及經濟差異尚大,再則北京對台觀念始終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未能理解問題的核心;加以島內部份人,口中雖說統一,但內裏卻真意難明。而現實情況是國民黨雖仍是執政黨,但在野黨牽制力量太大。民進黨既以台獨為訴求,辜汪會談時已高喊反對國共談判。而行政院這次發表對北京白皮書的回應時,民進黨又急不及待的指其不夠務實,意謂:其沒有明確指出臺灣為政治實體,及臺灣應獨立建國的民進黨的主張是脫離現實。
看來,臺灣與大陸統一的問題,已愈來愈複雜,大陸當局除了需要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加速改善,縮短兩岸差距外,還需理解及諒解臺灣的政治現實及生態,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否則,後果實在令人憂慮。
百姓新聞周刊 第二十六期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四至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