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過去與未來 ————福利國家的展望

高家裕發表文稿匯

五、社會意識的形式

以上是就制度(組織)的觀點,論述社會的演進,現再就意識的觀點而論述社會演進的情況。社會的制度,有如我們的自身四肢,而社會的意識有如我們精神上的種種作用。二者絕對不能分離,正為刀之與利、利之與刀;因此,社會意識進步,促使社會制度的進步,同時,社會制度的變遷,又可改變社會的意識,二者相互影響,實為體用的關係。因此,馬克斯說”存在決定意義”一語是不對的,他不瞭解環境是怎樣改變的,例如他說一切意識因經濟制度的改變而改變,經濟決定於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決定於生產力,而生產力則由於生產工具之改革而變遷。但他沒有想想,生產工具是上帝給我們的嗎?沒有人的研究思考,生產工具自動改變嗎?沒有互特發明蒸氣機,會有工業革命嗎?要知道,互特發明蒸氣機用了多少心思!俘為說,就算沒有互特這人,蒸氣機也會發明的,因為生產工具到那時已不得不變,自然會有人發明的,那未免太玄之又玄了,相信沒幾個肯甘於接受這種謬論吧!?

現在再談社會的意識,俘為沒有意識上的進步,那么,社會制度是不可能有所進步的。上文已說過,動物也有同類意識,也有合群性,但其他動物沒有人類所具備的明顯的社會意識。意識並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不過是一種精神作用而已,精神作用的是否明顯,全視乎生物的組織而定。組織愈複雜,則精神作用愈明顯,人類異於其他動物,因人類賴精神作用的機關異於動物而特別複雜。精神作用的發展,慢慢自覺到自我的存在,在自覺尚不發達時,無所謂”自我”與” 非自我”,只是混混耗耗,黑暗一團;精神作用愈發達,自覺能力也就愈發達,自覺能力發達的結果,於是”自我”被發現出來,自我一經發現,則”非我”也就被發現。在最初之時,自我與非我之間還是不太清楚的,及後自我意識愈明顯,則自我與非我間的鴻溝日深,而”自我”則愈覺孤立。為前所述,一切生物怕孤獨,一切動物怕孤獨,人類更不能孤獨。因此自我意識強,則需要合群 意識亦愈深,以彌補這一缺陷。故此,筆者以為一個社會的進步,是”公意識”愈來愈堅強,而在同時,”自我意識”亦愈來愈明顯,二者是同時並進的。因此,社會的組織愈來愈嚴密。照理,個人的自由與權利應該是愈來愈少的,但剛好相反,社會組織愈密,而人類的個人自由就愈大,就是這個原因。近世以來,很多政治學者或思想家,不明這個道理,或主極端的個人主義,或主極端的全體主義,他們的錯誤,無非是只看到問題的一面,因而固執已見。試看今日的國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都較之過去任何一時期眾多,但事實上,政府的管制又是較之以入任何一時期為密的。

人既然都有公意識,都想”大家好”,又均有其自我意識,都想”我好”,且社會愈進步,兩者又都愈明顯,則豈不是公利與私利傾軌?筆者以為那是不會的,因為全體實由個體結合而成,全體絕不能犧牲個體的利益,否則全體本身的存亡就成問題,個體亡滅,全體尚有何存在意義?!個體亦不會為這一已私利而不顧公利的,個體本身亦在全體以內,妨害全體就等於妨害個體自身,故無論就道德立場抑就私利立場,個體絕不會妨害全體。社會意識既由公意識與共意識所結合而成,而共意識則是利已的自我意識的總和,因此我們可得到一個結論:社會愈進步,則社會上的公意識與個人的自我意識都愈進步,自我意識的總和是共意識,共意識與公意識互相調和,互相結合,就成為公共意識,亦即社會意識。故社會的公共意識是否調和融合,對社會的進步關係極大。社會上公共意識是不是絕對不會不協調呢?那又盡然,社會有時亦會有失調現象的,若公意識過強,則專制政治出現,共意識的利已主義過強,形成極端個人主義,政府成為無能。兩種情形,都會導致社會的解體,而解體以後再重組(非真正解體,即革命或重大改革),就是兩種利益的調整。

社會意識的內容

以上論及社會意識的形式,現在論述筆者對社會意識內容的意見:形式與內容本來是無法分開的,上面所說的”大家都好”與”我好的(好)”字,意義非常廣泛,但具體歸納起來,還是生存與生育的美化而已。此外尚須一談的就是宗教的起源問題,因為宗教是民族生成的因素之一,最初的社會意識亦每為宗教而形成。至於宗教的起源,說起來亦是由於生存與生育兩大問題而已。宗教的起源固有其先天的心理上種種因素,為求知的心理、崇拜的心理、及恐懼的心理等等因素。但這些都略而不談。單以其後天因素而論:原始的宗教與近代的宗教顯然有很大的分別,近代的宗教多有其教主、教義,而且都是崇拜一神的。但原始的宗教則完全相反,古時的宗教無所為教主教義,因原始宗教並不是創造而來,它是基於人類心理上因素與後天的刺激而來。古時的宗教都是拜物教及祖先教,而拜物教的起源往往都與生存的問題有關,為埃及的太陽神,印度的牛神,我國水上人家所拜的媽祖等,都可以說是與生存的問題息息相關。至於祖先教則是基於對祖先的崇拜及慎宗假追遠,這完全是與生育問題有關的。對於生育的問題,自古以來即已極為人類所注重,因此過去的宗教多與生育問題有關,我國人的模拜”送子觀音”,或是模拜”姻緣石”、”添丁石”之類,即是這類宗教的表現。甚至為基督教的耶和華亦含有極濃厚的崇拜祖先的意味,祖先教的另一流變,就是崇拜生殖器,為所謂”姻緣石、”添丁石”之類,無非是一些稍像男性生殖器的石頭而已。再以中國文字的造型而論,祖先的”祖”字,從”示”從”且”,上帝的”帝”字等都與男性生殖器的形狀有關,又為牡牝二字:牝為雌之間,牡為雄之意,而牝牡中的”匕”與”土”則是分別代表男女兩性的性器官的形狀,由此我們對於古代之重視生殖器問題之一斑,更由此而知單以

生存問題並不足以解釋社會的起源與發展。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