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兩岸關係及香港的橋梁作用問題,向海協會陳雲林會長建議——高家裕(香港)(5/6/2009)

〔編者按:臺灣海峽兩岸關係迅速改善之際,作為有關事務最重要把手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經香港時,與各界見面及交流,並特別邀請了好幾十位涉台團體負責人及相關人士在中聯辦會面,一方面是聽取大家對有關事務的意見,另一方面就北京政策及最近情勢作一說明。香港教師會會長、原珠海學院教授、主筆高家裕亦應邀出席,並就兩岸關係中大陸對臺灣狀況應予以客觀及開放態度審視及對待。同時須了解香港在對台有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在兩岸直接交往之同時,不僅不應視為會減少,且應更加加強。以下為高氏發言稿全文〕 會見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先生  發言稿 高家裕 尊敬的陳會長: 本人以至誠及熱烈的心情,歡迎閣下蒞臨香港,並感謝中聯辦安排了這次會見閣下的機會,本人願就個人的感想及對兩岸關係及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關係,略述個人的意見。 今年是新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在我而言,對國家的感受,可以分為3個時期,亦即是3個20年。 在首個20年,由於個人身處海外,受老師影響,加上接受教育及做事經歷,再加上當時國內頗為動盪,鬥爭運動層出不窮,故當時個人立場是相當“反共”的。在言論上、思想上都屬反共,因為當時認為反共即是愛國,可說是“老反共”。 第二個20年,由於在校中教《國際關係》、《中山思想》等科目,需要研究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兩岸關係及國內發展等課題。開始發覺國內社會主義與中山先生民生主義有頗多共同理念,只是國內在實行上有更多統制的教條。但在文革結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決定以經濟建設為綱,實行改革開放,我國開始與國際社會接軌,利用港澳台及外資,以其經驗及技術在國內原有的基礎上,加速建設。因此,當時個人可說是對國家的觀察期。而觀察的結果,認定未來國家必有重大發展。因此,本人可說是較早認定國家會有長遠改變與發展的海外及親台人士之一。 第三個20年,是我國實行經濟改革開放,民主及社會穩定向前發展具有重大成果,以至震驚世界的一個時期。其發展之迅速,成果之巨大,對社會民生之改進及在國際社會地位之提高,有目共睹,毋庸多言。其成就使中國人民享受到自古以來未有過的興旺發達,歷史上任何一個治世,也無法比擬。 在香港回歸前後,不少人擔心回歸後的情況,但今日由於國家的發展與開放,香港與中國內地已沒有隔閡,使我這個早期反共的人,能夠關山萬里到國內不同地方旅行,目睹祖國進步的情形,其喜悅之情,是較諸任何人更來得激動與熾烈的。 在此,我想講講個人對香港與中國內地關係及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首先,在香港與中國內地關係方面,毋庸諱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香港回歸問題放在歷程時,由於當時國家還在改革開放初期,成就未太顯彰,而香港人久處於英國管治之自由經濟體系下,而其經濟也正處於高峰,因此,老實說,當時除了一些“老愛國”和對祖國懷抱特別熱情者外,大多數都是抱著懷疑及顧慮極深的心情。本人當時被邀出任《基本法》諮詢委員,參與《基本法》諮詢工作,當時大多數人都恐怕會失去所已有的,於是大家都拼命要將“什麼什麼不變”,塞進《基本法》裡,以致使這本應屬大綱的“小憲法”變成詳細無比的一百五十九條。就如大家本意圖合畫一匹馬,結果卻畫出一匹駱駝來。 香港回歸後,事實證明,在“一國兩制”下,除了國防、外交及中央與地方關係之事項外,其餘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一切政經、社會、均可享絕對的“高度自治”。不僅此也,香港回歸後,先後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等嚴重事故,加上香港經濟體制,有些已落於發展大勢之後,因而經濟及民生,遭受到嚴重的打擊。但就在這時,一方面是因了祖國對香港澳門的先天性的愛心與照顧,另一方面是因為祖國的強大實力,因而先後對香港實施“最緊密經貿關係”、“九加二”及“大珠三角的發展規劃”,以至“自由行”、加大在香港投資、“國內重大企業來港上巿”等,使香港經濟迅速復甦,這使香港同胞都認識到祖國對香港的關懷,只有協助而不予干涉。而香港的發展,正正需要強大的祖國作後盾,這時香港人對祖國不僅不再心存顧忌,而且有身為中國人而感到光榮與自豪。 至於兩岸關係,由於緣自歷史遺留下來的因素,以及地域上的隔閡,其情形較香港複雜得多。 過去,由於兩岸在政治軍事上的對壘,意識形態的衝突,要化解下來,本就已不容易。幸好過去葉劍英及江澤民等多位領導人發表的對台政策,蔣經國晚年的逐漸容許老兵返鄉及台人到大陸投資,因而使兩岸關係漸見寬鬆,終而有“九二共識”之建立。 只可惜國民黨在管治台灣期間,雖在經濟、社會、教育及基本建設等方面有重大成就,但在政權方面仍然不大開放,這便讓廣大的、在政經有成就之下得益,獲得經濟地位,與知識、專業地位大大提高了的台灣省藉的新一輩的人不滿,他們在要爭取政治地位之下,終而成立了民進黨,並在挑撥兩岸關係、島內族群緊張,以及揭露金權交易的情形下而取得了政權。“改朝換代”使“百年老店”失去政權,本已緩和下來的兩岸關係更趨緊張。 幸好以挑起兩岸緊張技倆而攫取政治資本的陳水扁政府,八年來不僅政績欠奉,對經濟滑坡一籌莫展,而且其貪腐無能漸為選民所識破,終致在大選中被唾棄,其本人在下台後更且瑯璫入獄,官司纏身。 目前,因國民黨重新上台,兩岸關係迅速改善,不僅可說“雨過天青”,而且甚或有機會在“國共第三次合作”之下,加速兩岸融合交流,甚至在未來全國統一,已非遙遙無期。 不過,在這問題上,本人擬提出下列幾點意見 : 一、 民進黨雖屬敗選落台,暫時處於渙散狀態,但因其過去在歷次縣市長或立法委員選舉中,多能取得四成選票,故其群眾基礎不可輕視,仍應給予相當關注與重視。 二、 民進黨中極端偏激及主張台獨者到底是少數,大多數都只是看風頭,故不能將民進黨與 台獨等同。 基本上,一般擁護民進黨者,其中一些是中南部地區、對國內最新形勢不大了了,受到扭曲意識所唆擺的;另一些是本身有一定經濟力,具教育程度,甚至是專業的人士,他們因不滿國民黨而結集起來。這兩類人都應以不同方式來疏導。 前者需要讓其獲得真正經濟實益,以及用耐性使其知曉兩岸改善關係才是其利益之所寄,這不會使其家鄉被“吞掉”。後者則要讓其知道兩岸改善關係,可以讓台灣工商業有更大出路,經濟更加繁榮,他們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會更加良佳。 三、 有一點不能忽略,就是台灣有不少民眾,特別是中產階級,他們看不到其工作及社會的發展前景,他們一方面對大陸心存恐懼,另一方面是對執政者,包括民進黨和國民黨欠缺信心,在經濟低迷下,更感前路茫茫,而這批人是社會中的中堅。因此如何使這群人的心安穩下來,使其看到前景,是非常重要。 最近當局決定放寬內地人到台灣旅遊,加強消費,刺激台灣經濟。在兩岸通航,容許大陸資金到台灣投資,與及政治氣氛的改善,在善意互動之下,不僅祥和之氣洋溢,台胞對經濟亦逐漸恢復信心,可謂初見成效。以香港回歸的過程而言,深信兩岸的關係,民眾對祖國接受的程度會愈見明顯。 不過,在這裡,本人再提出一些意見 : (一)應加強人才交流,教育及資歷互相承認:目前,文化交流,貿易及三通已日益頻仍,但在兩岸四地(包括港澳)之學歷承認,及互相開放予不同地區學生就讀,對未來之融和至為重要。長遠而言,大陸的學校、台灣的學校以及港澳的學校,均為中國的學校,不同地方的學生,大量到其他地方就學及就業,自然會加快彼此的共融,這一點,本人希望有關方面能加速其推動。 (二)台人過去感到氣悶,是覺得在與大陸交往時,會被矮化,在國際上被打壓。固然,大陸對於台灣在由主張台獨的政黨執政時,為了避免被其利用、造成“實質獨立”,因而需要強烈維持主權及“一個中國”。但今日形勢已改變,故大陸若不僅不限制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反而協助其在國際上加強交往,則自然會獲得台人好感。本人去年謁見對台辦主任王毅先生時,即極力主張以“奧運會模式”,以“中華台北”名義,讓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只要以非“主權國”名目出之)。本人看見今日北京首肯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最近馬英九總統獲准經洛杉磯和西雅圖過境往中美洲,並由希拉莉國務卿主動與馬總統寒暄,這些都可以見到是國內政策的無形作用的影子。個人相信,這對兩岸關係的改善及善意互動有重大作用。 個人極希望在不同領域的國際組織與活動,大陸能主動地更大力地協助台灣參與。 (三)香港在兩岸關係上的重要作用應予加強。 長期以來,香港在兩岸交往不太頻繁之中,提供了重大的非官方的橋樑作用,只可惜由於過去種種原因,香港對港台之間的交往,特別是官方的關係,心存顧忌,這一定地造成了使其橋樑作用未能充份發揮的情況。 現時兩岸交往已頻仍,且多有直接連結,但這其實並不影響香港的重要性,因這除了是歷史的因素外,其實也有自然環境及既有的跳板及溝通作用。因台灣及香港都是外向型地域,不僅有大量港人、台人旅居海外,其商貿文化也與全球各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還有,就是數十年來有不少台灣鄉親,在香港發展得到成功,他們以香港為第二故鄉,並以香港為跳板,在大陸發展,這對兩岸關係發揮極大作用。因此,加強港台關係,有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本人建議: 加強港方及台方官方機構在彼此對方之運作及增設除了旅遊、貿易等辦事處外,一方面應設立香港在台的正式官方辦事處;另一方面並應加強“中華旅行社”在香港的功能。 簡化港台間人士入境的手續,彼此一經辦過手續後,即可無限制地在一定期間內多次往返。 鼓勵中國內地及港澳台的學術文化、經濟以至社會團體的交流,加速共融。官方對這類活動,應盡可能給予安排及經費上的支援。 在台灣經濟力謀出路,中國大陸經濟在國際上地位又日形重要之際,中國與東南亞協會間未來發展更見緊密之同時,大陸應鼓勵及協助台灣企業多在廣西及西南省份設廠投資、及打通其與東南亞地區經濟交往的途徑。 本人相信,上述各種意見,對加強及改善兩岸關係會發生實際幫助,相信陳會長及北京各位領導人早已有見及此,但仍提出愚者一得之見,尚祈諒鑒。幸甚。

Continue Reading

H5N1重臨香港,中央屠宰活家禽依然無期,彰顯特區政府顢頇與無能。(香港)(11/6/2008)

純深水步保安道街市驗出雞隻糞便呈H5N1禽流感病毒陽性反應後,鴨利州、屯門等多個街市,同樣發現禽流感病毒,因而食環署人員緊急在全港各街市實施宰殺活雞隻及進行消毒。 由於在本港雞場和雞隻批發市場迄今暫未發現有相關病毒,因此宰殺雞隻暫時只在零售層面。 世衛官員表示:“感到失望” 對於禽流感源頭,由於暫時尚未有頭緒,因此有關方面其中一個估計,是由於源自不法份子的走私活雞進口。 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在聞悉本港再度出現禽流感後表示“感到失望”,相信他是由於本港十多年前首髮禽流感,震驚世界之後,本該有更嚴格的預防措施,理論上應該對有關病毒,採取一切最嚴格的防範。 但事實顯示,今次在本港多個街市發現禽流感,顯然那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個香港已陷於高危的境況。 有關方面將情況歸咎於走私雞的可能性,不過,無論禽流感的源頭是否由於走私雞,那其實只是果而不是因,因為走私雞的利潤,較正常進口雞隻多達三倍,一些不顧社會利益與安全,只求獲得暴利的不法份子,企圖走私進口、以及一些商販貪圖厚利而接賣走私雞,雖然是不法及捂著良心,卻也是一些意志薄弱或只顧貪圖厚利者的慣常行為。 所以,關鍵實在是海關如何堵截走私途徑及食環署怎樣加強巡查。 遏止禽流感應正本清源,中央屠宰是唯一辦法 其實,上述兩項都只是一些花費人力大而不湊效的辦法:真正徹底有效的是實行雞隻中央屠宰及改變零售活雞的方式,因為只有禁止零售活雞,自然可有效遏止活雞走私,以及截止禽流感的流入與擴散。 實際上,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本港爆發禽流感以來,即有不少人,包括醫務衛生方面的專家,均呼籲當局實施中央屠宰。(本網於2001年即已在《縱橫天下》項目之“高論”中,著文《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人早應改變食物習慣》(20/6/2001),特別呼籲當局速速實行家禽中央屠宰不,並認為在街市、甚至行人道旁置有活雞雞籠,以及港人的要食新鮮雞,既不衛生,也與香港國際大都會的“文明人”的形象,太不吻合。 弱勢政府大義當前畏首畏尾 多年前,筆者曾參作為某社團的人員之一,蒙邀請到半山一位司長級官員和府第作半官半私的晤談與“家宴”,當時筆者就提出為了香港的公共衛生與安全,政府應該盡早實行家禽中央屠宰,以免除後患的主張。 這位溫文爾雅、對港事政事法事均力求平衡的受人敬重的司長卻這樣答覆筆者,指出這一擬議雖然有需要,但也要考慮及照顧眾多從業人員的生計,(當時正是失業率嚴重高企之時),而且一切也須待九月以後再算。 照顧從業人員生計,加上當年失業率確也嚴重,不想失業大軍再增陣容,有這種考慮也可以理解,至於一切得要等九月以後再算,(九月是立法會選舉),當時這位司長是以誠懇態度與筆者等交流意見,其所說的均屬肺腑之言,其關顧民情與愛護市民,溢於言表。但另一方面,作為弱勢政府,(當年某些政黨找著了一些題目,咄咄迫人,不知輕重,大關大節之前退縮不前,芝麻綠豆或明明錯得離譜的卻死撐到底,這已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無論是董建華政府抑或曾蔭權政府的一貫特色。 情況好較未能把握,難關過後忘得一乾二淨 及後,經濟改善,失業率下降,在祖國效應之下,香港市民對國家認同感加大,對政府及建制派的支持度大升之後,當局仍不懂得把握有利形勢,推行應該徹底推行的,如落實中央屠宰的政策。 筆者實在不明白,以公務員薪金支出佔政費比例屬世界最高、一向自詡效率特高的特區政府,到底患了什麼病?對一切問題都氣若游絲,不少問題往往一拖經年,幾年以後,往往又從頭再討論過。 中央屠宰活禽是典型的例子,筆者經常根路經一條街道,在街道之行人如?的路旁鋪位,就是賣活雞的,其氣味之難聞與濃烈,讓筆者每次經過時都得掩鼻疾走,並心中大罵特區政府。 港人輕則被迫“埋單”,重則不知伊於胡底! 問題是,特區政府在別的問題上拖拖拉拉最頂多是效率問題,但中央屠宰活家禽,事涉大眾安全、人命關天,一個大事不好,可以演變為大災難,但政府卻幾年前人心惶惶的形勢過去後,又是“話之你”的態度。 一旦再度出現禽流感,結果又是殺雞賠款,由於庸官的昏睡與顢頇,卻根納稅人每一次被迫“埋單”,(像弱勢社群或老人在通脹高劇等肆虐之下,要求略加生果金等,卻充耳不聞)。 埋單不打緊,最多是慷納稅人之慨,但社會整體安全卻視若無睹,甚至要求雞檔每日清洗,不留活雞過夜,也被認為恐怕會引起“司法復核”,(某議員所擔心的)。總之,一切仍是拖、拖、拖……。 再過些日子,如無再發現新的個案,則一切仍會如舊,上帝仍然會眷顧香港……。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破產,成熟台灣選民唾棄民進黨一切詭計。(兩岸)(12/4/2008)

備受矚目的台灣地區「總統」選舉塵埃落定,一如事前很多人惴惻,代表中國國民黨出選的馬英九與蕭萬長組合,贏得了大選,為國民黨重奪失落了8年的執政權。但令人意外的卻是他們獲得了755萬多選票的支持,反觀其對手謝長廷及蘇貞昌的民進黨候選人的僅獲544萬餘票,多出了221萬票的大比數,不僅是勝利,而且是大勝。 除了選舉差距出人意料之外,在全島20多個縣市中,大部份均由國民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只有如雲林、嘉義等少數縣仍由民進黨維持“微少”的優勢。 民進黨已一無所有,有可能泡沫化 正如謝長廷在選舉有了正式結果,其發表講話並承認落敗之時說:“經此次選舉,民進黨已經一無所有”。又說:“除非經此慘痛教訓後,能夠調整政策,重新爬起來,否則民進黨難免“泡沫化”。 謝長廷這一番話,可說是在意外、絕望及面對此一突如其來的變局時之由衷之言。事實上,由於民進黨以至陳水扁過去“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包括炮製槍擊事件及其他不勝枚舉的卑劣手段,因而在選前大家都擔心民進黨和“阿扁”會有些什麼“奧步”,因而不敢掉以輕心。加上謝長廷一再咬緊“馬英九的綠卡”問題、兩岸“共同巿場”會讓台人無工可做、台灣農產品會受大陸貨充斥,被迫食大陸有毒食品等的言詞,深恐台籍選民會受矇騙鼓動,加上立法院選舉國民黨大勝後,民進黨指為“一黨獨大”,使馬蕭恐怕即使獲勝也是相當艱難,不能有絲毫大意。故馬蕭馬不停蹄地輾轉中南部,直搗民進黨的票倉。 民心向背,讓阿扁不敢再搞“奧步” 選舉結果公佈,證明民心所趨。由於勝負差距太大,使先前大家所擔心民進黨的一些支持者因“輸唔起”而乘機搞事的憂慮一掃而空。而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打破慣例,在點票完後幾個小時,便正式公佈馬蕭當選。 其實,造成這次民進黨大敗,除了是馬英九的清廉形象,予人以“台灣的新希望”;蕭萬長在經濟上的經驗,可為極度低迷的台灣帶來憧憬外,主要還是在民進黨本身的太爛。其主政的8年間,經濟不僅原地踏步,而且大大倒退。其激發兩岸矛盾的做法,使台灣經濟更加雪上加霜。加上陳水扁家族的貪瀆腐化,由中央以至地方上,民進黨官員屢被揭發貪贓枉法,使陳水扁及其政黨,成為世上及史上所未有過的政治道德最墮落的政黨;陳水扁本人的“318槍擊事件”及“總統夫人”的正式被起訴,也開啟了世界史上“在位總統”夫人被控貪腐之新紀錄。至於陳水扁本人涉嫌與案有關情節,只不過因其為現任總統,依法可以暫時豁免被起訴而已。 台人不再受愚弄,拒絕一切不道德詭計 所以在選前,作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謝長廷,已了解到陳水扁的“票房毒藥”的效應,因而拒絕了由陳水扁進行“輔選”。 雖然陳水扁在上次以“槍擊事件”而再次騙奪了總統大位,但在全台人的眼裡,民進黨已被視為不可信任的政黨。陳水扁已成為貪腐獨夫,即使他再利用挑撥族群關係及以“入聯公投”來綑綁選舉,企圖再施詭計。但已經成熟了的台灣人,不再受到愚弄。這不單只是台灣人之福,也是整個華人世界之福。展望未來,兩岸關係將會有更合理的發展,從而使兩岸人民均蒙受其利。

Continue Reading

小班教學與減少教師教節是提高香港教育質素的不可缺少的步驟。(香港)(12/4/2008)

編者按:香港教師會主辦、香港浸會大學協辦、全港教師教學研究大會,以“小班教學與教育質素”為題,舉研討。該會會長高家裕指出教育是一個社會要得到良好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要達成優質教育,因素雖然很多,但讓教師們有充份的時間進修及對學生作更深入充份的輔導,乃為不可缺少的因素。 以下為高家裕會長致詞的全文: 教育是一個社會要得到良好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這一道理是人人都知,也是人人可掛在咀邊。 事實上,教育不僅只是為社會及工商各界培養行政和技術人員,還有就是承傳社會文化、造就個人以至整個社會的品格與和諧共融精神。教師們除了要協助發揮學生的潛能外,還要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要完成這種多元化的目標,一個社會除了提供優質教育外,則別無他途。 要達成優質教育,當然牽涉很多方面,如課程的設計、教育設施的完備、以及教師本身的質素等,但讓教師們有充份的時間進修,及對學生們作更深入的輔導,乃為不可少的因素。 要教師對同學們深入教導,應當給予每同學較多的時間加以指導,包括在課堂上的,以及課餘的,則“小班教學”是最根本而有效的方法,這只是一個有如“一加一等如二”般的顯淺問題。不少專家學者固然作過深入的學理性研究,並有一系列的數據可以支持,但單在常識方面而言,學生平均能有老師以較多時間的指導,最是可以得益及最能獲得實效,其理至為易明。 事實上,自從大家確定教育是導致一個社會進步,給予不同階層以平等機會,是人民的基本權利的觀念被確認後,教育已是一種權利和必須得以普及的。然而,人的才智與性向之不同,如十隻手指有長短,學生們的差異是那麼大,他們需要的幫助是那麼多,則若將教育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時期,是“得英才而教育之”,那是何等的落於時代與實際之後? 將爭取小班教學而視為教師們“偷懶”,恐怕“冇得撈”而希望藉小班教學而維持教師們的“飯碗”的想法,是何等嚴重的誤解,這種想法竟出自主管教育者之中,豈非更絕對荒謬不過? 幸好近年在香港經濟好轉,政府資源較為寬鬆時,主管當局對此已有較積極的意識和做法。不過,我們認為這還是不夠,因為減少每班人數,固有利於讓每位同學分得老師的時間較多,也讓需要特殊協助的同學可獲較多的協助,但對老師本身工作量的舒緩,以加強教師們的進修,以及讓老師有多點自我發展空間,包括個人增值和保持家庭的平衡仍欠缺實質作用,所以我們認為還應該進一步減少老師們每周所教節數。 我們經常與其他地區舉行交流,都知道其他地區同工們每周教節只有香港教師們的一半左右,這是可以作為解釋為什麼其他地區的教育效果會較好,同學們在學業和操行上的問題較少,這是教師們能夠有更多時間指導他們的緣故。 香港教師會過去一直聯同其他團體支持“小班教學”,但同時也更要求減少教師們每周的教節。這種呼聲,我們提出已有多年,我們不是要求一下子減得太多,而是分5年逐步減少,最終達至每位教師每周上課20節的目標。 為了提高香港教育質素,使香港社會能有更佳發展,我們認為,減少教師教節,是我們接續下來的奮鬥目標! 《周年教學研究大會》 小班教學與教育質素 2008年4月12日

Continue Reading

就近期香港政制發展問題及部份人士鼓勵罷課抗爭行動,致教育同工及關心教育人士的公開信

致各位教育同工及關心香港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人士:     正如各位所知,年來本港社會各方面人士就香港未來政制發展有頗多不同意見,而且不同立場者,爭持激烈,造成了本港社會上的衝擊、對立尖銳。更有一些人士,意圖發起「佔領中環運動」,企圖以癱瘓香港金融及經濟核心地區,以造成香港重大損失來迫使政府及中央政府接受其訴求,俾在未來政制規劃的模式,能讓其代表人物可以有機會出選2017年起之特首選舉,並聲言如全國人大常委於8月31日通過的香港特首選舉辦法,若不符「國際標準」,則不僅會如期發起「佔中」,並更會鼓勵同學罷課。     本人作為香港校董學會主席及多個教育團體現任或曾任工作人員,深知大家都重視教育專業,關心學生利益,為此,香港校董學會除已分函予會員及各校表達該會對近期事態發展之意見外,本人特再奉函,申述各項主張之理據,希望大家有心人,共同發揮我們沉默的大多數的精神,維持香港之平穩,共同推動香港之健康發展。     「香港校董學會」會員,均來自各校校董會成員及社會上關心教育的人士,對於一切與教育及發生在學校中的問題,特別是與學生利益問題攸關者,都會極為關注,庶免學校教育受到影響、學生利益受到損害,對此乃是該會責無旁貸的。而所有問題之中,罷課影響於學生的利益最為嚴重。     事實上,對於香港政制發展邁向全民普選,乃是中央與本港,官方與民眾,以至各黨各派所共同期盼的。本來,這是一件有利於香港發展的好事。然而,由於一部份具有某些政黨背景人士,或不明就裡者,意圖以「一步到位」方式,實行開放提名,冀能將一些與中央對抗人士,透過機制而推出成為候選人。這一意圖,實在是對本港的安定繁榮及國家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是以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正式宣佈香港未來特首的幾項框架,包括供全民投票選舉的特首候選人須由「提名委員會」集體提名的「愛國愛港者」,而且必須獲得提委會成員的過半數通過。這一重要關節,其實無論是建制派、泛民派、官方或民間,是早已預料到,其宣佈只是證實而已。而這一框架,完全符合《基本法》規定,目的就是防止「失控」。     我們知道,年青人,包括大學及中學當中較高年級的同學,對社會開始有所認識、開始關心,那是好事,尤其是學生們一方面並不受歷史因素或成人社會中的利益因素所影響,每每正義感特別重,他們認為不公義的,便往往發而為聲,希望透過行動來表態,促請改革。而實際上也經常可以帶動社會改革。過去如民國八年發生在中國的「五四運動」,和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及「反貪污、捉葛柏」運動,事實上亦確是促成了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將香港政治清廉及公務員效率推上一個新台階。 然而這次情況真的不同,需要用理性去分析,讓同學們了解圍繞著香港政制發展問題的各種綜錯複雜的關係。 回顧香港近二十年的發展,香港由英國管治下的殖民地,回歸祖國以來,中央政府在港實行「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制定《基本法》,授予香港內部事務的高度自治。有人提出香港應擁有「剩餘權力」,這是大錯特錯。中國是個「單一國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1條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並授予香港以管治權力,不像美國先有「邦」,後有「邦聯」,再有「聯邦」,故各「邦」(州)享有「剩餘權力」。因此,對香港而提出這個說法的,若果不是「本身無知」,就是企圖以虛偽的議題欺騙大眾。不過,我們寧相信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中央政府在這問題上,絕對不容有失,若果在制度上選出了一個與中央政府事事相違甚至對抗的特首,將必然引起「憲政危機」,無法收科(中央雖有權不委任或革除其職位,但如此則所引起的震盪將會更大)。     一些發起「佔中」的人,天真地以為可以用這一手段,迫使中央讓步,這可謂「無知」及「愚蠢」(請恕我們如是說)。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相對於香港而言猶如「泰山」,若數人頭則以「十三億」來計算,加上是一個極端講求「原則」的政府。在過去數十年的中國歷史上,她爲了要美國必須履行對臺灣「斷交、廢約及撤軍」三個條件,否則即使兩國大使在波蘭首都華沙談了一百多次都未能達成「中美外交關係正常化」,直到二十多年後,美國終於答應了上述條件,中美才恢復正常交往。     另一個例子是中國與「世貿」各國談判「入世」問題,中國堅決拒絕「一步到位」(所有保護措施一次過撤除),談了十多年,不肯就是不肯。最後還是各國讓步,才使中國完全「入世」。     明乎此,就知發起「佔中」,以圖迫使中央接受其可以送「反對派」入閘的想法,實在是「天真得可以」。 須知由於中央對香港這一地位上忝屬「地方政府」的「特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是不會容許香港利益受損的。因此,必盡一切辦法,防止香港發生動亂、防止被外國利用。 香港校董學會和筆者所參與的團體的同人,本來都只專注於教育及如何支持學校,但因這問題年來已成為社會上一個不可規避的問題,而偏偏此問題又不是單純地有一良好意願就可以的那麼簡單。香港人的幸福建基於和平、繁榮及各國樂於投資、人人有工可做,以及政治環境安定當中,香港不容紛亂甚至動亂。國際上實在也有著不少勢力常年欲以各種問題,如「西藏問題」、「新疆問題」、「東海」及「南海」問題等等,令中國不安,阻慢中國發展。香港當然是他們更想運用的一隻棋子。     香港人必需理智地認清各種複雜形勢,在良好期盼與現實環境的限制當中,要識得取得平衡。 政治本來就是一種藝術,通過談判、放棄一些,以能爭取實現一些。即使你認為你的主張如何正確,但未為大多數所認同時,大家能互諒互讓自然「有偈傾」。互不相讓只有「一拍兩散」,苦的還不是香港人?老實說:《基本法》也好,法律也好,其實都是反映社會及人世間的需要,或是一種妥協,只要情境平和,誰說什麼法不可以修改?什麽制度不可以變? 《基本法》於90年頒佈時,將特首選舉及立法會選舉辦法列作附件,正就是有關方面欲「以觀後效」。卻不料日後部份人士因懷疑中央而處處予以反對,致使中央越發不放心。 其實我個人深信,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今日以「反對派」姿態出現,或是主張「佔中」的人士,他們也許都是出於他們所認為的最佳制度,但他們所忽略了在現實上,香港決不能成為對抗中央的政治實體,而他們所面對的是對香港具有主權地位兼極度講求原則,可能「吃軟」,卻絕對不會「吃硬」,更不會因壓力而讓步的中央政府。     所以,我們珍惜同學們的正義感及朝氣之餘,不能不將所見、所想,以及香港人應該更明智、更理性地面對共同的難題的觀點表達出來。     學生是我們未來社會之所冀,我們教育工作者(包括校董、校長及教師),可謂責任重大。我們應該讓學生們在關心社會之餘,能夠更全面地、客觀地認識各種問題。既增加知識,亦避免盲從一些別有用心者(或者其實他們本身也是認識不清、自以為是提出了對香港有益的可行方案)。而作為同學們的指導者,即我們身為校董或教師,本身更有責任去多認識事理,不可將問題看得過於簡單化,以致反而誤了誠懇及充滿正義精神的同學們。     總之,學生罷課,就目前的課題而言是錯誤的。而實質上,罷課也影響學業,為了一個在意義上有誤導、現實上不可行,再加上在社會上有著頗多不同意見(近期不同意見者的龐大表態的情況可見一斑),貿然聽從一些人慫恿而進行罷課,既不明智,也讓自己受害。 我們呼籲教育同工以成熟明智的方式及充足的認識去指導同學,更希望大家除對同學們善加勸導外,更可鼓勵同學們多些與家長溝通,多聽取家長、師長甚至親友們的意見。願大家共同為香港的教育而努力!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