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注意些什么課題

投資(Investment)是指資金的投放問題。主要是指資金投放到那裏?應該如何投放? 這包括投資的策劃、部署及落實。當然,策劃前的調查研究,與及落實後的檢討與核實都是重要的。 不時檢討是要核實投資的表現是否與預期相符?需要堅持所訂定的原有計劃及程式,抑或情況已超出了預期,由於估計上錯誤了,或是一些新的因素使形勢有變,而需要當機立斷、改轅易轍! 當然,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盈利,但最最需要注意的還是安全的問題。 對於消費因素,愈來愈受重視,一般經濟學,探討的課題包括(1)生產、(2)消費、 (3)所得、(4)分配。 在傳統的理念上,生產是最主要的課題,沒有生產、消費、所得及分配都無從談起。 但在現代經濟理論上,卻認為消費的因素才是最重要;因為生產是為了消費,沒有消費,也不必生產。同時,刺激消費,可以達至增加生產的目的。凱因斯以後,此說大行其道。 這對西方近幾十年的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後也擴散至全世界)。大方向上,影響是正面的,因為刺激了西方經濟的發展,當然,無可避免地,也帶了一些後遺症。 至於生產要素方面,傳統經濟學將之分為四大類,包括資本、土地、勞力及管理。 這是按十九世界時生產模式來排列的。不過踏入了20世紀,尤其是20世紀的最後20—30年,由於經濟及金融模式的轉變。加以科技的進步,已使這四個因素的重要性、次序起了變化,而每一個要素本身的內涵,也有了不同的改變。 管理因素,至為重要 在傳統經濟學中,管理是放在最後的,這是由於19世紀時,生產模式都比較單純,如農牧業,或勞動力較密集的初級工業,管理只是不能缺少,但比重卻並非那么大的因素。 隨著生產模式多樣化,國際貿易比重加大、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愈來愈大之時,一切講求效率、講求投入與產出的效益比率,與及與外在因素,如利率、匯率、存貨比率、速動比率等關係愈來愈密切時,管理的因素,便一躍而成為生產上最重要的因素。 至於資本方面,其形式也愈來愈變得多樣化。 過去,經濟學家們早已將資本並非看成單純地指資金,他們已把一切生產工具及生產資料,看作資本的一種形式,但普遍地還沒有關注到“技術”的因素,頂多也只是將技術當作是高層次、高素質的“勞動”要素的一類。 科技日進,技術成新經濟中資本的一種 隨著科技日趨發展,新經濟的出現,在尋找資金不難,但卻技術有價之時,技術(或專業能力)已不僅僅停留在“高級勞動力”的一個層次。而且更成為資本的其中一種形式。 現時國際上不少科技或“新經濟”模式的企業,往往都讓其管理層或專業技術作價若干,作為股本的一部份,或是訂定一個認股價之後,容許這些高層職工,在一個期間之內,以事前確定的認股價認購股份。 對此,現時中國有關方面,亦已對技術轉作股份有一套法律上的統一規定。 理論、技巧多方面探討 我們“投資技巧與理論”這個課程所要探討的,不是技術轉股,或是擁有土地、廠房或存貨,作為投入資本的一部份的問題,固然這都是投資形式的一種。但是,我們將把課題集中在擁有資金,如何投資的問題?包括: (1) 探討目下投資的專案有那些? (2) 資金大小及緩急置用,可以怎樣部署? (3) 不同年齡或不同基金組合應採取怎樣的策略? (4) 如何面對經濟盛衰周期及行業盛衰周期? (5) 怎樣在不同時期中選擇不同行業,與及在同一行業中怎樣選擇投資物件? (6) 怎樣看待利率、匯率等因素? (7) 原材料如石油、鋼鐵和原料性商品的價格對經濟以至投資有些什么影響? (8) 怎樣由年報及其他資料中分析公司的良莠。 此外,還有各類的分析工具,如市盈率、息率、成長率、回報率、公司資產等基本資料分析一間公司,與及運用圖表、走勢、動力指數等判斷入市的最佳時機,這都是本課程要探討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