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二次大戰後兩極化的情況及發展-貳、兩大集團對壘時期發生在歐洲的重大事件

在東西兩大集團對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華沙公約組織劍拔弩張之際,其主要陣地之一的歐洲,先後發生了好幾次震動全球的事件。結果,或由於西方國家的克制,或由於蘇聯知難而退,終於都化險為夷,未致釀成東西方正式的軍事衝突。茲將有關事件,略述如下: 一、波蘭工人反共罷工 波蘭因處東歐維斯杜拉河沖積平原,全國地勢平坦,且介乎俄羅斯與普魯士兩強之間,故歷來多次亡國。二次大戰前,德國、蘇聯簽訂友好條約,秘密瓜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因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而引發。 第二次大戰末期,蘇軍乘德國應付西方戰線方酣,無力東顧,乃乘機反攻,佔領整個波蘭,並置於其控制之下,建立了共黨政權。 其後,蘇聯及東歐集團為對抗歐美反共國家,乃成立華沙公約組織,並將總部設於波蘭首都華沙,蘇聯軍隊駐於成員國中者,波蘭為主要國家之一。 由於波蘭在共黨統治下,經濟呆滯,加以本國政府,事事以蘇聯馬首是瞻,因此早已引起波人反感。 1956年,波蘭各城市發生工人罷工及抗議政府過份仰蘇聯鼻息,引發街頭暴亂,其中尤以工業城市波茲南為然。此外,華沙、但澤等城市亦有反政府暴亂。這時,蘇聯的統治者赫魯曉夫以駐扎波蘭的大軍為後盾,支援波共強力鎮壓,終將罷工暴亂壓平。 這時,原任歐洲盟軍統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及北大西洋的歐洲各成員國,卻視若無睹,並無出手相助。 二、匈牙利反共暴亂 匈牙利原為東方民族的匈奴族的餘支,二千年前,當東方的匈奴族南遷附漢之時,部份餘支向西方遷徙,直達歐洲,使歐人震動,成為後來西方人一直潛存的”黃禍”陰影之一。 匈牙利由奧匈帝國分離獨立 其後,匈族人成為了匈牙利。在中世紀時,日爾曼民族推翻西羅馬帝國、建立了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其後,日爾曼民族中一支的赫布斯堡王室統治了奧地利、匈牙利,與及今日的捷克、羅馬尼亞及南斯拉夫等之一部份土地,組成了影響力及勢力均極龐大的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在16至18世紀時為中歐大國,對國際政治影響力極大,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與德國、奧托曼帝國(土耳其的前身)聯盟,並與英、法、俄、美等國對抗,致戰敗後,被迫解體,匈牙利亦宣告獨立。 戰後被蘇聯控制 獨立後的匈牙利國小勢弱,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度被德軍淪陷,其後由蘇軍佔領。戰後匈牙利成為共黨國家,亦為華沙公約組織的一員,蘇聯有軍隊駐在該國。 1956年,匈牙利各地人民發生反共抗爭暴動,其中尤以首都布達佩斯為甚。社會成無政府狀態,匈共政府無力壓止。於是作為共黨集團領袖、華沙公約最高主宰的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乃下令派出大量坦克裝甲車到布達佩斯。 赫魯曉夫派坦克壓平,西方噤若寒蟬 匈牙利人原以為北約與美國會拔刀相助,但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及西歐各國卻全無反應。於是匈牙利人民這一壯烈抗共運動,終被赫魯曉夫的坦克所壓平。 三、柏林危機 二次大戰末期,德軍在諾曼第戰役失利後,節節敗退,大戰罪魁、德國元首希特拉其後自然身亡。蘇軍佔領了包括柏林在內的德國東部地區。英、法、美則分別佔領了土地面積較大的西部地區的北部、中部及南部。 其後,英、美、法、蘇4國協議在德國及奧國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去向。 東、西德分別建國 由於在奧國的投票中,奧國選擇了西方式的憲政體制,蘇聯指責是英、美、法操縱投票的結果,再不肯在德國實施公投,並在其佔領區內成立了”德意志人民民主共和國”,以柏林為京都,即由共黨控制的東德。東德並成為華沙公約組織的一名成員,蘇聯在東德有大量駐軍。 在蘇聯拒絕讓東德人民與西部地區投票之下,英、美、法惟有在其佔領區內投票。結果宣佈建立德意志聯邦,頒佈”威瑪憲法”,實行議會制度。 西德以波恩為首都,並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六國共同市場的一名成員。 柏林亦分成東、西兩部份 至於柏林,這一自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以至第一次大戰後的德國的首都,亦如同德國一樣,分為東柏林——蘇聯佔領區和西柏林——英、美、法佔領區。在東、西德分別建國後,東柏林成?東德首都,西柏林則由英、美、法交回新成立的聯邦德國所管理。 西柏林孤懸於西德之外,受東柏林及東德所包圍,其接濟有賴於東德所開放的一條由西德經過東德國土而到達西柏林的通道。 東德人多所逃亡,共黨乃宣告斷絕西柏林對外陸路交通 由於東德人生活困苦,眼見西柏林經濟欣欣向榮,生活良好,因此不少東柏林及東德人剪斷或經由分隔西柏林的鐵絲網漏洞,逃入西柏林,而共黨守軍亦經常開槍制止,至時有被打致死、致傷及被捉回者。 1960年,蘇共領袖赫魯曉夫意圖迫使西方國家放棄西柏林,於是封鎖西柏林,並斷絕其由西德通往西柏林的通路,這就是著名的”柏林危機”。 西方保衛西柏林決心,終使赫魯曉夫放棄封鎖 事件使東、西方關係達致劍拔弩張的形勢,美國與各盟國表示不惜一切保衛西柏林,並以大量運輸機載運物資往西柏林。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更親自前往德國訪問,向德國人民及蘇聯表達不會放棄西柏林的決心。 由 於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堅決態度,赫魯曉夫終於恢復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但卻由勃蘭登堡門開始,向左右兩邊伸延,建造一度數米高的圍牆,將西柏林團團圍起來。 柏林圍牆建成人類之大恥辱 嗣後仍經常有人試圖攀越圍牆,但大多數都會被守軍打死或打傷。而這一圍牆,亦成為了人類的遏制人民自由的恥辱象徵。直至30年後,東歐變天,柏林圍牆才被推倒。 四、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拉夫在第一次大戰前,原屬奧匈帝國的一部份。第一次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二次大戰前,捷克首先受到德國希特拉的入侵,德軍進佔了捷克其中部份土地。 二次大戰末期,蘇聯軍隊佔領捷克,扶植了共黨政權,成為東歐8個共黨國家之一,也成為蘇聯領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 杜錫克推行”自由化” 1968年,捷克共產黨選出了以杜錫克為首的自由派共產黨員組織政府,杜錫克本人亦當選為捷共書記。 他認為要使國家進步,必須改革國家、減少國家對人民的控制,因而他宣佈放寬新聞自由和人民的一些活動限制。 此舉頗獲人民歡迎,被稱為”布拉格之春”,(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但此舉卻不為蘇聯所喜。 是時蘇聯經過史太林及赫魯曉夫階段,國力充沛,特別是在赫魯曉夫至布里茲尼夫時代,蘇聯的軍力直迫美國,太空科學,尤其先進。 藉演習為名,布里茲尼夫揮軍入侵捷克 在1968年時,正是布里茲尼夫掌政的時代,他在全球各地進行滲透,推進共產主義。捷克之自由化,無異是後庭起火,他當然不能容忍。於是召集華沙公約其餘國家,以”軍事演習”為名,進軍捷克,大軍兵臨城下。”演習”完畢也賴著不走,捷共知蘇聯意圖,不得不撤換杜錫克,另行選出親蘇的保守主義人物胡薩克為總書記,布里茲尼夫才下令各華沙公約國撤兵。 短暫的”布拉格之春”就在這樣情況下功敗垂成,布里茲尼夫謂此舉是幫助捷克維持其社會主義制度。 “有限主權論”,強令捷克另選親蘇總書記 布里茲尼夫謂:”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倘若她的社會主義制度遭受到威脅,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和有權協助該國維持其社會主義的制度。” 由於這個講法與傳統上大家所公認的”主權不容他國侵犯”的原則有所違背,並且以之作為干預他國內政的藉口,因而被稱為”有限主權論”、或布里茲尼夫主義。

Continue Reading

第一篇 二次大戰後兩極化的情況及發展-參、北約組織內部的矛盾和多元化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原均受美國支持與保護,大多數國家亦是美國的債務國。美國的經濟及軍事之強大,各國均需仰仗她。 然而隨著各國穩定下來,大戰危機及本國安全之危機不若過去嚴重,部份國家開始對美國及北約不再若以前的依賴與尊重。再加上各國間均有或多或少的分歧,因而北約內部,開始產生各類的矛盾,茲分述如下: 一、 法國驅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法國在第一、二次大戰中均受德國重創,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時,雖然以為有堅強的”馬奇諾防線”可以安枕無憂。詎料德軍繞道荷蘭、比利時,攻入法國,進佔巴黎;法國全部領土被佔領。法國將領戴高樂一面到倫敦掛起”法國流亡政府”招牌,一面在北非法國殖民地繼續對德作戰。 戰前戰後,法國多得美國支援 無論如何,法國在戰時及戰後,均受美國支援。但法國傳統上對英國並不友善,過去的兩百年來,兩國在全世界進行爭霸。而法國傳統上卻與俄羅斯較為互相欣賞,故對蘇聯敵意亦較為淡薄,與英美的激烈反蘇態度不同。 法國一直認為英國親美多於親歐。自德國戰敗後,歐洲再無可與法國匹敵的國家,因而對美國主宰歐洲事務便愈來愈不以為然。 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遷離法國 60年代,當戴高樂將軍出山,解決了法國最頭痛的政局不穩定及北非不斷鬧獨立等問題後,即開始及企圖淡化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首先,他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設在巴黎的總部驅逐,使其不得不遷至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並宣佈不派出軍事人員及設備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她可沒有完全退出公約。 法歷任總統均疏遠美國,希拉克更反對出兵伊拉克 嗣司幾任的法國總統,包括龐比杜、戴斯亭、希拉克等,均對美採取較其隊歐洲國家為疏離的態度,當中以希拉克在2003年,英美欲得到聯合國通過組成聯軍,以對付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時,帶頭勸說其他國家反對一事,更為明顯。致使美法關係進入至戰後以來最僵持的階段。 二、英、愛有關北愛爾蘭問題的矛盾 愛爾蘭曾受英國統治,其後恢復獨立,但在獨立時,由於約占全愛六分之一土地的北愛爾蘭,英國移民及信基督教者佔大多數,深恐一旦全愛獨立,會受到佔絕大多數的天主教徒所壓迫,因而不肯脫離英國。 愛爾蘭獨立時,北愛仍留在英國 為了照顧北愛基督教徒的意願,英國乃讓愛爾蘭獨立時繼續保有北愛這片土地。此所以英國正式名稱是”大不列顛(即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在內的大不列顛島)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或簡稱”聯合王國”。 但這麼一來,北愛內佔少數的天主教徒便又極度不滿,他們要求與南愛合併,不再受英國管治。 北愛天主教徒爭脫離英國,數十年來恐怖活動造成無數傷亡 為了爭取脫離英國,他們組成愛爾蘭共和軍及”新芬黨”,幾十年來,他們不斷在北愛及英國本土製造恐怖事端,令英國不勝其苦。 此事過去曾造成英愛之間的矛盾,直至愛爾蘭同意即使北愛脫離英國也不與愛爾蘭合併,與及透過協商以達到北愛的天主教徒及基督教徒達成和解,共治北愛爾蘭,英愛關係才得以改善。 四、希、土塞蒲路斯的爭端 在地中海東部、土耳其以南的塞蒲路斯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其宗主國奧托曼帝國解體,解體後除了保留小亞細亞半島並易名為土耳其外,其前所統治的地方,由巴黎和會中的色雷斯條約規定,須要全部放棄,交由英、法等國託 英讓塞島獨立,引起少數族裔恐慌 塞蒲路斯島亦在這樣情形下,由英國所託管。在英國託管期間,島內佔大多數的希裔島民及佔少數的土裔居民均相安無事。但到了60年代末期,島民要求正式獲得獨立,乃開始發生接二連三的衝突。 原來塞蒲路斯島離希臘雖然較遠,但二千年來,卻一直是希臘人移居及生活之所。直至突厥人東來,佔領了小亞細亞半島,並將巴爾幹半島、阿拉伯半島的大部份,與及非洲北部廣大地區佔領,建立了龐大的奧托曼帝國,塞蒲路斯島才由奧托曼帝國所統治。 期間,土耳其族裔人不斷渡海到塞蒲路斯,其人口約占全島5分之1,居住區域主要在首都至北部海岸之間。 佔當英國宣佈讓塞蒲路斯島獨立時,佔全島5分之4的希裔人自然欣喜萬分,但土裔居民卻深恐占大多數的希裔島民會對他們加以壓迫,不讓他們有平等的參政及生存權利。 事實上,自此以後,島上亂事頻仍,與塞蒲路斯僅一水之隔的土耳其,鑑於其族裔安全受到威脅,乃出兵塞島。如此一來,便觸發希、土之間的極大紛爭。 希、土爭執,北約左右為難 在力量上,希臘較土耳其為弱(18世紀時希臘也曾受土耳其統治),她要求北約主持公道,否則不惜退出北約。但土耳其聲言其塞島土裔人安全受威脅,不能不採取行動。由於土耳其地位重要,處於軍事要衝,北約不能失此重鎮,因而頗令北約左右為難。 直至塞島選出聲望卓著的大主教為總統,並聲言會給予土裔公民以合情合理的法定權利時,有關紛爭才告一段落。

Continue Reading

第一篇 二次大戰後兩極化的情況及發展-肆、華沙公約組織內部矛盾與共產集團多元化發展

蘇聯雖然控制了東歐諸國,並組成了華沙公約組織,但同是共黨國家的各國,彼此之間,特別是鄰國之間,也有其自身的民族立場或是歷史上的紛爭,致互有惡感,這與馬克思所言各國的無產階級有著濃烈感情,互相支援,到最後國家甚至凋謝的理論,顯然並不相符。 除了在20世紀50及60年代,先後發生過波蘭、匈牙利的反蘇及捷克的自由化之外,也發生了南斯拉夫總統狄托的修正主義、中蘇共的反目、與及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之間的主權紛爭等。茲分述如下: 一、南斯拉夫實行修正主義與被逐出共產國際 南斯拉夫的主要成員是塞爾維亞,她與俄羅斯同屬拉夫民族,不過俄羅斯屬東支,而塞爾維亞則屬南支。 奧對塞宣戰觸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是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巡視波斯尼亞時,在首府塞拉熱窩被刺殺。奧疑為塞國人所為,向塞宣戰。其後俄國動員,德國喝令停止,不果之時,便對俄宣戰,英法根據與俄協約,亦對德、奧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於焉發生。 塞、奧之所以惡化,原因是奧托曼帝國衰落當中,脫奧托曼的門的內格羅與黑山兩邦,塞爾維亞滿以為應與其合併,卻不意為奧地利所併吞,因而引起塞人憤慨。 第一次大戰後,塞爾維亞得嘗素願,與鄰近地區合併。但在二次大戰時,卻為德軍鐵騎所蹂躪。 二次大戰後南斯拉夫成為共黨國家 戰後,巴爾幹半島軍事真空,蘇聯領袖史太林乃席捲東歐及巴爾幹半島大部份地區、成立多個共黨國家,塞爾維亞亦與其他5個邦合組南斯拉夫聯邦(或稱為南聯盟),並受蘇聯領導。 不過,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在50年代初期,便認為蘇聯式的共產制度不能為生產帶來高的效率,因此,他決定在工廠中推行工廠經理制,由內行人士發揮管理功能。 狄托行修正主義,被史太林逐出共產國際 此事觸動史太林震怒,史認為其離經叛道,要其立刻停止。但狄托不聽從,史太林乃將其逐出共產國際。 過去人類為推動國際運動,前後經歷兩次,均不成功,直至蘇聯成立,始正式成立第三國際,並以資作為主推動、支援各國共產主義運動,奪取政權。此一組織,固為非共國家所防範,卻為共產國家所賴以互相維繫的網絡及力量來源。 狄托與納薩、尼赫魯推動”不結盟運動” 史太林滿以為將南斯拉夫逐出共產國際,其勢必難以自存,必然會乖乖就範。但實際上狄托不僅不回頭,且與埃及的納薩總統、印度的尼赫魯總理,共同發起第三世界的”不結盟運動”,意圖在美蘇兩大集團之外,形成一股彼此無結盟關係、卻能發揮影響力的集團,亦就是”不結盟集團”。 對於狄托的叛離,共黨集團稱之為”修正主義”,認為是大逆不道、罪惡至極。 赫魯曉夫上臺始與狄托修好 此事引起南斯拉夫與蘇聯決裂,世界各國共黨也杯葛南斯拉夫。直至史太林去世,赫魯曉夫與狄托改善關係為止。 不過,這時,中共與阿爾巴尼亞又因對赫魯曉夫不滿而繼續採取與南斯拉夫敵對態度。 二、中蘇共交惡及競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地位 1917年,蘇聯成立後,便一直對他們所認為的各國反封建勢力予以支援,以推翻各國內的”反動政權”。 列寧及史太林均一直協助中國革命運動,列寧一方面支援孫中山先生的國民黨,又協助組織中國共產黨。 孫中山去世後,北伐期中、國共分裂,其後史太林一直支援中國共產黨。 史太林一直堅定支援中共 國共分裂後,中共經歷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遭國民政府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陝北建立根據地、國共合作共同對日作戰,以至戰後席捲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階段。其間,中共一直受到史太林支持,亦視史太林為馬(馬克思)列(列寧)的繼承者。 中共建國後,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條約》,並進行了”抗美援朝”之戰。當中,一直與史太林保持良好關係。當史太林驅逐狄托之時,中共亦堅定支持此一立場。 赫魯曉夫清算史太林及對南共修好,觸發中共憤怒 但到了1953年,史太林去世,赫魯曉夫取得權力後,因鑑于史太林高壓統治之時,蘇聯人民及東歐各國均敢怒而不敢言。為了爭取民心,他乃在二十屆聯共大會上,實行清算史太林;並且親往南斯拉夫探望狄托,以示會採取史太林截然不同路線。 但與南斯拉夫素有嫌隙,且是忠實的史太林主義者的阿爾巴尼亞,與及一向推崇史太林的中共,對此卻大為不滿。 中共憤怒之下,大罵赫魯曉夫為”修正主義者”、”赫修”及”赫某”,並在《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大塊文章予以痛擊。蘇聯則除在《真理報》日日回敬之外,並且撤走了原派駐在中國的大量專家,以及迫中國清還在韓戰時所欠下的大量國債。 中蘇更爆發珍寶島之役 此後,中蘇共一面各自爭取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地位,還不停發生邊境衝突。1968年便發生過”珍寶島之役”的正式戰事。 這也反映了共產陣營中的多元化發展。 三、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的糾紛 阿爾巴尼亞是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小國,人口只有200多萬,其南面是希臘,東面及北面全被南斯拉夫包圍,西面則瀕臨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遙遙相對。 阿爾巴尼亞一直追隨史太林路線 阿爾巴尼亞在二次大戰後,成為了蘇聯的附庸國,其領導階層一直都是堅決的史太林主義者。故當狄托實行修正主義,被史太林趕出共產國際之時,阿爾巴尼亞便開始與南斯拉夫成為死對頭。此所以在中國共產黨在國際上既反修(反南斯拉夫及蘇聯的修正主義),又反帝(帝國主義——英、美等西方國家),形勢相當孤立時,阿爾巴尼亞可說是非常珍稀的朋友。 與南關係惡劣,涉及南境內阿裔人被壓迫 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交惡的另一原因,是阿爾巴尼亞深恐南斯拉夫有領土野心,會將其吞併為第七個邦。 此外,南斯拉夫聯邦中的馬其頓共和國與塞爾維亞中的科索沃省,有不少少數民族是阿爾巴尼亞裔人,阿國不滿南斯拉夫對阿裔人的壓迫,而南斯拉夫則認為境內的阿裔人不安份,是受到阿爾巴尼亞所鼓動。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阿爾巴尼亞國家雖小,卻一直堅決抗拒及抨擊南斯拉夫。 四、南斯拉夫與保加利亞的紛爭 保加利亞在希腊以北、羅馬尼亞之南,其西面與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相鄰,均屬希臘北面的山區。 此一地區,在歷史上出現過一個龐大帝國。文明的古希臘被來自北面山區的馬其頓所滅。馬其頓的年青君主阿歷山大,親征歐亞非諸洲,建立了一個橫跨三洲的阿歷山大帝國。其後帝國雖因阿歷山大征戰中病逝而瓦解,巴爾幹半島亦被羅馬帝國所征服,但馬其頓的威名,卻名留青史。 南斯拉夫與保加利亞對”馬其頓人”定義有紛歧 昔日的馬其頓本部,以今日而言,有部份成為保加利亞的一部,另一部份則成為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保加利亞經常提及”馬其頓族”,並暗示該族與保加利亞淵源密切。南斯拉夫深恐聯邦分裂,經常強調”馬其頓族”只是一個歷史名詞,並無甚麼現實上的意義,以避免保加利亞對南國境內馬其頓邦造成紛擾。 五、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紛爭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是巴爾幹半島上的鄰國,但羅馬尼亞屬斯拉夫民族(南支中的一支),保加利亞人則與馬其頓人接近。在歷史上,保、羅兩國在不同之國際紛爭中,往往立場各異。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保加利亞是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托曼帝國陣營中的一員,與羅馬尼亞立場迥異。 保加利亞一部份土地被羅馬尼亞取去 而在領土問題上,當奧托曼帝國衰落過程中,俄羅斯持強,曾迫令羅馬尼亞將北部的霍布魯查地區(即蘇聯時代的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割讓於俄國,卻將由奧托曼帝國獨立出來的保加利亞北部的土地割讓予羅馬尼亞,以資對羅的補償。 此事對保加利亞一直耿耿於懷,故羅、保兩國在二次大戰後,雖同時成為了共黨國家,且均為華沙公約組織成員,但彼此之間,始終存在著芥蒂。

Continue Reading

第二篇 西方”圍堵政策”及全球部署-壹、”圍堵政策”之由來

一、戰後東歐及亞洲赤化所引起西方國家的震撼 1917年當第一次大戰正酣之際,歐洲戰場中、作為協約國之一的俄羅斯帝國突然發生政變,沙皇被推翻。同年11月(俄曆10月),布爾什維克黨的列寧上臺執政,並單獨與德議和、退出戰爭。由於列寧實行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並推動世界革命,故深受西方國家所顧忌。 希特拉藉口反共而擴軍,各國予以姑息 在史太林1925年執政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美國家對蘇聯防範如故。希特拉撕毀凡爾賽和約,自行擴軍,即以反共為藉口。而英法等國亦予以姑息,可見西方國家一直均以防蘇、反共為主要國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蘇簽訂友好條約,並秘密協議瓜分波蘭。德軍取得波蘭後,與蘇聯直接衝突,蘇聯始成為同盟國的參戰一方。 這種因對德作戰而臨時組合的同盟關係,本來就非常脆弱。所以,德、日、先後投降,二次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隨即又再顯現。 蘇聯乘機囊括東歐各國 特別是蘇聯乘大戰末期,東歐及巴爾幹半島軍事呈真空之際,進兵該等地區、或支持地區內各國的共黨奪取政權,先後建立了波蘭、捷克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及南斯拉夫等國共黨政權,又拒絕在被盟軍佔領的德國中進行選舉,最終扶植了東德共黨政權(德意志人民民主共和國)。 馬歇爾援歐計劃,穩定歐洲局面 是時,中、西歐無論是戰勝的英、法、荷、比等國,抑或戰敗的德、意及一度被德國併吞的奧國,經濟均極度衰敗,社會不安,大有被共黨接收的可能。所以,美國一方面對歐洲實行”馬歇爾計劃”,另一方面則與歐洲組成對抗蘇聯及東歐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遏止共黨陣營繼續在歐洲擴張。 美國拒援國民黨,中共蓆捲中國大陸 至於亞洲方面,雖然蒙古在蘇聯控制下,在20世紀年代,就已建立起全球第二個老牌的共黨國家(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國——此事一直不為中國國民黨管治的”中華民國”所承認),但影響輕微。直至中日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和執政國民黨發生內戰,國民政府由於經過八年抗戰、經濟頹敗,加以部份官員貪污,情形嚴重,在民心思變下,自1947年內戰爆發起,至1949年,共黨即控制了中國大陸的大部份地區。同年10月1日,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北京(國民政府時期稱為”北平”)天安門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原寄望得到美國援助,但美特使到中國調停考察後,不認同國民政府所言中共有國際勢力支持,只認為主是不滿意於中央政府的”農民運動”,加以”重歐輕亞”的傳統觀念,故對國民政府沒有提供援助。 韓戰爆發,北越陷共,亞洲共黨氣焰高漲 直至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整個中國大陸由共黨接收,而這時朝鮮半島北部又在蘇聯支持下,成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的共黨政權。越南方面,以胡志明為首的共黨——“越盟”部隊,正與法國殖民當局進行激烈戰鬥;其他如日本、馬來亞等,共黨雖仍不足以奪取政權,但勢力發展之速,令人憂慮。 由於歐亞大陸東西兩端,以蘇聯為首的共黨陣營,在短短幾年間,得到重大擴張。因此,對西方國家造成了極大震撼,”圍堵政策”於焉為生。 二、”圍堵政策”的倡議 1952年,當朝鮮戰爭正如火如荼之際,原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任滿,改由剛卸下歐洲盟軍統帥職位,返國代表共和黨出馬競選而獲得勝利的艾森豪威爾接任。 艾森豪威爾就任美總統,致力結束韓戰 艾森豪威爾大半生戎馬,且是二次大戰著名戰役”諾曼第半島登陸戰”的盟軍統帥。但其就任後,在國際事務上卻處處以和為貴,對於任何國際紛爭,均欲以和平方式解決。 本來,美國副總統在美國體制下,只不過是總統的競選搭檔,或總統在任內逝世或不能視事時,才由副總統依據憲法而繼任。若總統健在時,副總統對國家大政可以或根本無機會聞問。然而,艾森豪威爾對其副總統尼克遜,卻給予極多機會,讓其出訪外國、負責及參與一些內政外交政策之制定與推行。故尼克遜成為美國近代史上罕有的經驗豐富的副總統。 杜勒斯被任命為國務卿 在外交方面,艾森豪威爾重用著名外交家杜勒斯,委以國務卿重任。 由於當時美國國勢正如日方中,歐亞各國對其均有一呼百諾之概。這時,為了防範蘇聯及東歐共黨集團擴張,美國、加拿大、與十多個歐洲國家,已組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亞洲方面,則要致力打贏或解決韓戰。故艾森豪一面對韓增加兵員火力,以對付”抗美援朝”的中共”志願軍”,另一方面則希望能夠達到”迫和”的效果。 1953年,由於韓戰成膠著狀態,以美國?首的”聯合國軍�”,終於與中、韓共達成板門店停火協議,長達3年多,雙方死傷過百萬的戰後最大規模地區戰爭,乃告結束。 韓戰結束後,杜勒斯倡議”圍堵政策” 在韓戰結束後,美國及其歐洲盟邦為遏止共黨集團進一步擴張,產生”骨牌效應”,於是由杜勒斯向歐亞大陸沿共黨集團外圍的各國,提議建成一條由歐洲至西南亞洲、東南亞洲、以至東北亞洲的不同地區的安全聯防公約。 這一提議,首先獲得傳統上和二次大戰時並肩作戰的英國、法國等支持,西南亞洲及東南亞洲不少國家亦予響應。加以在韓戰後,美國決心協防臺灣,防範中共攻台,使臺灣成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縫合了東南亞及東北亞之間的空間。全球”圍堵政策”於是正式組建完成。

Continue Reading

第二篇 西方”圍堵政策”及全球部署-貳、”圍堵政策”的各個環節

“圍堵政策”是由不同地區內的軍事協防公約組織,加上部份雙邊條約或多邊條約所組成的一條包圍整個歐亞共黨集團的封鎖線。這條封鎖線北起北美洲、北歐、西歐、南歐、西南亞洲、南亞、東南亞而至日、韓(南韓)的東北亞等,幾乎圍繞了北半球的大部份地區,當中最重要的公約組織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巴格達公約組織”及”東南亞公約組織”。此外,就是”中美(台美)協防條約”、”美日安全條約”及”美、澳、紐三國安全條約”。茲將各公約組織及個別安保條約分述如下: 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這一公約因以北部大西洋兩岸的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一些美國盟邦所組成。歐洲地區成員共有14個,幾乎囊括了所有共黨及中立國以外的國家(太小而無影響的國家不包括)。 她們是西歐的英國、愛爾蘭、葡萄牙、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北歐的丹麥、挪威及冰島;南歐的義大利、希臘及土耳其(土耳其大部份領土在亞洲)。 在歐洲地圖上,既沒有參加”華沙公約組織”,又沒有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都是一些中立國家,如瑞士、瑞典、奧地利及芬蘭(芬蘭因獲蘇聯准許獨立,有協議及形勢上不能反蘇)。 (唯一沒有參加任何組織,也不是中立國的只有西班牙,原因是在二次大戰期間,佛朗哥將軍進兵首都馬德里,推翻阿芳索王朝,並與德國的希特拉、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有所交往。其後,他雖然沒有正式參加德、意的納粹及法西斯集團方面對同盟國作戰,避免了戰敗的苦果;但在戰後,佛朗哥所領導的西班牙卻受到西歐反共國家所杯葛,無論是軍事上的北大西洋化約組織,抑或經濟性的”六國共同市場”或”七國自由貿易協會”,均不受其參加。直至佛朗哥晚年,將阿芳索王室的卡洛斯王子捧出,對其加以輔導,最後卡洛斯登位為西班牙國王,該國才重新被接納入歐洲的國際社會)。 柏林危機北約發揮作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因為是防禦性的,且由於二次大戰後,大殺傷力武器得到重大發展,任何國家均不願輕為戰端,以免造成人類浩劫。因此除了1960年蘇聯封鎖西柏林,引致嚴重危機,西方曾不惜一戰以保衛西柏林,終於使赫魯曉夫知難而退之外,數十年來北約並未採取過真正軍事行動。 直至20世紀90年代,南斯拉夫隨著東歐變天而解體,一些前南斯拉夫聯邦的共和國紛紛要求獨立,作為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的領導人,被認為有以”種族滅絕”方式對付要求獨立的其他民族時,才議決對南斯拉夫進行轟炸,並派出”維和部隊”到爭議地區,協助當地少數民族,對付以塞人為主要成份的南斯拉夫軍隊。 二、巴格達公約組織 巴格達公約組織是”圍堵政策”下的西南亞洲地區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成員除固有的英、美、法三國外,還有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勒斯坦,因其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因而稱為《巴格達公約》組織。 最初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故而得名 巴格達公約組織的成員,除美國以其實力,在戰後肩負西方防衛的主要支援責任,英國及法國在西南亞洲亦關係密切,因奧托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須將其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所在)以外的亞、非土地交出,交由英、法託管。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託管地紛紛獨立,包括法國原託管地獨立成為敘利亞、黎巴嫩;英國的託管地獨立成為伊拉克、科威特、約旦、沙地阿拉伯(巴勒斯坦土地則擬成立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共治的國家——此議未能實現,且成為中東戰亂之根源)與及塞浦路斯等國。而伊朗在戰前也曾是英國的保護國。 其他的成員國,包括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茲將各國略為說明: 土耳其人曾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 (一)土耳其:土耳其屬來自東方的突厥族,十五世紀時,征服了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而建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托曼帝國。 奧托曼帝國全盛時,不僅控制整個中東地區,還加上奧匈帝國以南的整個巴爾幹半島;此外,還有非洲東北部的埃及。 十九世紀奧托曼帝國衰落之際,俄羅斯帝國興起;英法等國為防俄羅斯勢力伸入巴爾幹、及海軍由黑海伸入地中海,以奧托曼地位重要,握黑海至愛琴海咽喉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不惜幫助壓迫基督徒的伊斯蘭帝國奧托曼,去對付同為基督教(東方正教)的俄羅斯,這就是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 奧托曼帝國在第一次大戰後解體 第一次大戰後,奧托曼帝國因與英法敵對,戰敗而被瓜分,只餘下亞細亞半島及狹小的歐洲部份——色雷斯,並將國家易名為”土耳其”。而英、美、法則一直與土耳其維持密切關係,以防俄羅斯及其繼後的蘇聯向南推進。 二次大戰後,歐美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土耳其雖處於偏遠的東南部,且大部份土地均在亞洲,但因其緊握黑海咽喉,加以國土北面瀕臨黑海,與彼岸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及蘇聯海軍基地遙遙相對,因而延攬其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的一員,肩負守衛南疆的重任。 土耳其地位重要,戰後成為反蘇部署中重要的一員 在巴格達公約中,土耳其亦因其地理及戰略上的位置成為數組織中的一個成員。所以,土耳其一國,實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巴格達公約”組織的連結的一環,將兩個公約緊密連接在一起,其重要性可知。 是以美國一直有軍隊及基地設於土耳其,為安撫土耳其,美國亦一直給予土耳其以軍經援助,包括給款予土耳其農民,以交換農民答應不種植鴉片。 (在2003年英、美聯軍對伊拉克之戰中,土耳其雖最終不讓美軍取道國境進攻伊拉克北部,但其開放領空予英、美軍機,對聯軍轟炸及空降伊國北部、縮短戰事作用極大——當然,這是後話。) 伊拉克獨立初期,由親美王室所統治 (二)伊拉克:伊拉克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受奧托曼帝國統治,戰後由英國託管。至二次大戰後,始與約旦、敘利亞及沙地阿拉伯一起獨立。 在獨立前,這些由英國託管的地方,原由一名土王、即約旦已故國土胡辛的祖父所管治,故獨立為4個王國時,各國王室均關係密切,具親屬血統關係。擁有古巴比倫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建立的現代伊拉克王國。獨立後,由費沙爾王朝管治,採取鮮明的親美立場,在美、英、法籌組西南亞洲的反蘇組織時,當然少不了伊拉克這個國家。且由於組織的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因而稱為《巴格達公約》組織。 伊朗曾是英、俄及後來英、蘇角力之對象 (三)伊朗:伊朗民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民族,與古波斯一脈相承。在古波斯之後,其先後經歷了被馬其頓人、阿拉伯人及蒙古人等多個民族征服。十九世紀末期,她成為了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角力的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正式獨立自主。 由於伊朗與英國有長期關係,且其北疆與蘇聯的塔吉克、土庫曼、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國接壤,又與蘇聯共同擁有裏海的海岸線,無論在歷史上、地理上,對反蘇大業來說,伊朗都具重要的戰略地位。 巴基斯坦原屬印度一部份,因宗教而自印度分離 (四)巴基斯坦:在歷史上,過去並無此一國家,她原是英屬印度的一部份。二次大戰後,英國鑑於印度爭取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早前由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使英國統治當局一籌莫展,因而終於不得不讓其獨立。 不過,在印度獨立時,卻只因宗教上的因素,將西部以俾路支省為主的地域,與及東部孟加拉地區的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劃分出來成為巴基斯坦國。 這樣一來,中間被印度阻隔開,在民族上、文化上均不相同的東西兩塊大地,竟被”盲婚啞嫁”地攏合成一個國家,使東、西巴自國家成立伊始,即存在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分裂問題。 巴基斯坦死對頭印度,與蘇聯一向友善 另一方面,印巴分治,卻留下了一個北部喀什米爾邦主權應屬誰的問題,此問題成為了日後印、巴屢次兵戎相見的遠因。 不過,無論如何,獨立後的巴基斯坦與英美保持良好關係,加以其死對頭印度,一向與蘇聯友善,則巴基斯坦成為巴格達公約的一員,就不難理解。 伊拉克及伊朗先後政變及反美,巴格達公約未能發揮作用 巴格達公約組成後,雖不能謂全無作用,但實際上並未發生過多大作用。因為英、美、法及土耳其本來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而巴基斯坦也是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員,反而伊拉克和伊朗卻因先後發生政變,新政權均極度反美及反西方,因而巴格達公約,便成為最早”壽終正寢”的公約組織。 伊拉克政變後,公約組織改名”中央公約” 伊拉克是最早被推翻王室政權的阿拉伯國家之一。二十世紀60年代,在阿拉伯世界中興起一股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相結合的泛阿拉伯政治運動,其成員跨越阿拉伯各國國界,目的是推翻本國的君主政體。敘利亞和伊拉克先後發生了政變,並都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取得政權;她們分別倒向了蘇聯懷抱,並與以美為首的西方世界為敵。 因此,巴格達公約組織遷離巴格達,並將名稱改為”中央公約組織”。 伊朗巴列維國王改革國政,引來政變及被推翻 “中央公約組織”因伊拉克退出而有了一個缺口,但伊朗在巴列維國的親美及石油資源豐富而建立起一支龐大武裝力量下,仍可在西南亞洲的圍堵中產生一些作用。 但到了70年代末期,巴列維國王意欲改革國政,將國家推向現代化,卻不料引來諸多紛擾,以致全國沸騰。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嫌他改革得不徹底;教士、地主、富豪又因他的改革而觸動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伊朗革命政權反美反西方,”中央公約”正式”壽終正寢” 在全國皆反的浪潮下,巴列維接受了美國的勸告,暫時離國。卻不料他一經去國,原來被他放逐的原教旨主義教主高米尼馬上由法國返國,並建立了伊斯蘭革命政權,將前朝官員及將領,一律加以殘殺。巴列維國王其後亦客死異鄉。 由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政權,採取極端的反美及反西方的態度,所以《中央公約》組織,亦正式由歷史舞臺上消失。 三、東南亞八國公約組織 1954年,法國軍隊被獲得中共支持的越南共党在奠邊府包圍,後經”印支和平會議”決議,法國放棄對安南統治,安南分成越南、老撾及柬埔寨三國,而越南則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越分治。北越由越盟(即越共)管治,並以河內?京都。 東南亞公約成立,目的在防中共及越共,避免”骨牌效應” 由於中國大陸和北越先後淪為共黨統治,美國深恐”骨牌效應”,再加以全球”圍堵政策”的需要,在東南亞地區需要一個區域性軍事聯防組織,於是有”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立。 “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的目的,一言蔽之,就是防範中、越共向南擴張。英、美認為:若越共囊括安南三邦,便會繼而進侵東南亞,最終迫使英美勢力退出東南亞地區。 會員包括英、美、法、澳、紐、菲、泰及巴基斯坦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