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改良謅議 參、對教育改進的幾點意見

向香港特區政府提建議

因應上述香港的教育上的缺失,為了使香港面對21世紀的中國、世界,特別是本港的新形勢,筆者僅提出下列建議:

(一) 改組教育部門

為了避免部門架床疊屋,以及將整個教育問題視為一整體來進行改革,除已有計劃實行的局署合並之外,教育部門應重組為:

(1) 高等教育處
(2) 中等教育處
(3) 初等教育處(包括幼稚教育、社會福利署不再辦理幼兒教育服務)。
(4) 特殊教育處:包括成人教育、特殊(特優或學習障礙者)、職業教育、及與政府各部門配合的社會教育。
(5) 規劃處:掌管建校、遷校、工程監督與審查。
(6) 政策處:包括教育政策的擬定、制定的改革及各類調查研究。
(7) 財政資源處:掌管大中小學的資源撥付及運用的檢討(大學資助委員會可以功成身退)。
(8) 人事及行政處:掌管內部行政、人事及教師學校的註冊問題。
(9) 課程及考試評審處:
須注意的是成立高等教育處,並非干涉大學的自主,但政府應制定統一的”大學法”,讓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自行輸而不倚仗公帑。

對於一些私立大學(未來)或超乎院校本身的大學教育問題,如聯招、協調穩中有降大學間的某些措施,應由高等教育處出面協助。

其餘不同部門的職責,可以顧名思議,不贅。

(二) 根本改變大、中學學制

現時中學5年,預科2年及大學3年,明顯存在缺失,絕大多數大學的教育行政及工作者均知之甚詳,現在是將3年改為4年的適當時間,實無再猶豫的必要,改制後,中學重新改回6年,(或3年初中、3年高中)只舉行一次高中會考,大學憑會考成績、課外活動表現來錄取。

(三) 大學要進行重大改革

(1) 大學之合併問題:
目前大學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最近有論及大學合併的問題。關於這問題,筆者認為:節省資源、爭取成為名牌大學,這都是理由,但也不完全是理由。因為名牌大學的成立,並非由合併便可促成。合併有很多好處,有利於成為名牌只是其中之一。而成為名牌,合併也只不過是極多因素中之一個而已。
不過,大學進行合併,現時正在好些地區流行,那是基於資源分享、互相支援的因素,而不是要成為名牌。

大學合併可以通過”聯邦制”進行,這樣便不會使”諸候”有失其封國的感覺,或產生被吃掉的心理。

發動大學合併可由政府發動,亦可由院校之間達成。

香港人慣常自由批評,政府也從沒有表達過對大學有”話事權”的做法,故最好是經由院校達成協定而由政府支持(批准),如由政府發動,便必須由院校師生同意。以香港文化,暫不宜盲婚啞嫁。

(2)政府應制定”大學法”,讓私立大學有生存空間:
政府應制定大學法,而不必像過往為每一所院校制定單行法。政府應該鼓勵私人辦學,不必全由公帑支援。

(3)檢討大學經費的運用:
現在撥付給大學的經費,已成為財政的一大負擔。這固然是政府應該負起的責任,但私立大學完全缺乏,也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大學行政及教員的數量是否過多?薪金是否過厚?也有其檢討的必要。

又如資深的大學教師(包括中、小學)的公積金為什麼會比其他公務員要多?教授及講座教授的待遇,與其他地區的比較如何?是否會變成”學閥”?研究費用的運用怎樣?有無存在有些不足,而另一些又過多的情況?

(4)大學應開發技術及轉為商業用途
大學所獲撥付費用,除一應與其教學及研究成果挂鉤外,更應以其是否能為經濟或文化作出貢獻為其發展的條件。大學不僅應要求其研究部門在某些階段要有可作商用的成果(科技研究之中心),並應儘量吸引企業捐助及投資於研究工作,所得成果,可以大學與企業共同享用。

(四) 明確母語教學的語言政策
正如國際顧問團所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如香港般,採用非母語作為教學媒介。事實證明,這方式對香港學生傷害至大,得益者只是部份語言天份較佳的學生,一般學生無法通過較多的接觸來提升他們的英語程度,因為他們的其他科目老師,也不擅長英語,學生反而多花了時間在其他科目,效果奇劣,並從而減少了專心學習英語的時間。

故當局應該明確在大多數學校中推行母語教學,只在小部份傳統上及學生能力上,能夠勝用英語作媒介的學校中用英語教學。

實際上,一個國家基地區之進步與經濟發展,與其是否採用英語並無直接關係,最重要是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筆者這樣說並不表示不同意英語的重要,相反的是在認同英語重要之餘,要找出一個有效的辦法。

在母語教學推出後,遭遇到不少家長及社會人士反對,特別是策推出來之時,若沒有人反對才怪呢?教育當局假如不堅決認同一個政策,便不應推出來,若認為正確無訛,便應義無反顧地推行到底。

筆者也認同可以保留一些英語教學的學校,俾那些適應這種教學的人就讀。只是不應因有人反對而改變,而是認真透過客觀的評核制度去堅決執行。

(五) 減輕前線教師工作量,增加與學生接觸時間
由於教師是教育工作的最前線人員,其工作情形關係於教育成敗。但現時教師的工作量,實在多得驚人,因此當局應該變管齊下,包括:
(1) 減少每位教師上課節數:初步減為24節,第二步減為18節。當然,教師必要更多兼負課外活動及與學生談話,甚至進行家庭訪問,會見家長。
(2) 當局應該增加學校的書記或行政職員:俾在教導、訓育及學生活動中負起聯繫、組織、帶引,與及做有關的紀錄工作。
(3) 高速節數可通過放緩加薪幅度、減少高層人員過高待遇,與及政府增加撥付等方法進行。

(六)根本改革教育上的管治文化

香港教育之未能成功,與其管治文化很有關系。由於香港在資源提供之下,對教育實行一把抓,以至在港府管治下,要求同一模式,致使教育了無生氣,因此筆者作如下提議。

教署只管學校註冊、校董教師註冊、學校收費的審核及按期探訪(幫助學校教師),一切校內行政,活動及經費運用均應由學校自主,若非接獲投訴,教署實無須要太多通知、通告,教署可以減省人手,學校教師亦無須填寫太多表格。
教育當局應該鼓勵學校培養其獨特文化和傳統,而非要每間學校都如同一個餅印的模樣。
教署應鼓勵學校進行文化活動、與社會交往,並將這些訓練、愛心及多元化藝術,視為學校的考核的一部份。
停止醜化私校的行動,鼓勵及協助私人辦學,一方面減輕政府的負擔,另一方面使教育多元化,取消一切對私校的歧視政策,對願意入讀私校的,給予”學費券”形式的資助。
(七)改革課程及評核模式

現時的課程設計模式與半個世紀前基本無大分別。過往是精英教育時期、這種四平八穩的課程,當然無問題。但現時是全民教育,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平均發展及適應全部科目。對於一些未能適應者,以現行評核方式,他們便都成為失敗者。這對同學本身固然是悲劇,因此而產生的反判心理及影響課堂紀律,尢為非常普通,所以筆者建議:

減輕課程內容,除與大學必須連接及未來基礎有關者外,無論會考範圍抑或課程深度,均酌量予以減輕減少。
增加同學選科彈性,另增設一些趣性、創意性或技術性的活動(或由聯合多間學校共同設立)。
提升會考的及格比率。
過去有關方面一直以”必須維持本港評定標準,以便得到海外對本港考試的認可”為理由,將會考單科或五科及格比率,定在5成多或6成多,以至出現同一年會考生16萬當中,竟有近6萬人重考的怪現象。原因是:他們不能取得5科及格更高成績,便在升學、就業上均發生問題,以致不得不重考一次又一次。
此外,一批正常智力的學生,在經過肄業及學習當局所規定的課程後,每一年都有1/3學生不及格,這樣反映了什麼?是否課程設計得不對?考試模式不對?與及評分方式有偏差?
假若未來中六學生參加會考,聯招委會可直接由學生的總分中取錄,則學生便不應該有一如現時的太多不及格,以至不少意志薄弱的”失敗學生”,一年一年地為那些一成不變的制度而連連產生悲劇。
考核方式多元化,考試或評核的方式應該多元化,特別是一些辦事能力、領袖才能、康體活動、藝術技巧、調查考察或創新意念的,也應予以鼓勵及為作為評核的成就。
部份課程應予新增及加強
A、加強本國歷史科:歷史是大多數同學不感興趣,亦是不少人認為應予刪削的,實質這一科目非常重要,原因有二:
a、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讀歷史可訓練人洞悉事理。
b、 每一國家都將其歷史視為最重要的科目,這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法門,重視歷史可有利於發展國家。
當然,歷史這科目可以很有興趣,也可以很沉悶。因此,如何協助歷史老師,使其提升教學效果就很重要。
B、加強社會論理的科目:透過宗教或古典文化、現代事例,培養學生倫理思想,使家庭、社會均能和睦,遇到困難能夠奮發進取,並發揮互助精神,減少社會戾氣。
C、增加推理、邏輯及思考的活動,包括演說、辯論等。
D、鼓勵由實踐及考察中去學習。
E、增加對現代社會認識:特別是有關國際問題、經濟問題等的瞭解,使學生能夠具備對本地、祖國,以至世界的基本認識。
(八)增設職業中專及專門技校

在香港教育發展史上曾先後存在過實用中學及職業先修中學,但後來因不受家長歡迎而無疾而終。其原因是當時社會的觀念,在望子成龍心理下,總是不太受家長歡迎,另一個因素是當時實用中學的課程其實不太實用,他們完成了課程,既難於回流到高中,也不容易真正找到工作。

但假若將這種學校,由高中一亦即中四作為起點,採行3年制及五年制,即臺灣的3專及5專,或中國內地的中專,在校內便分科選讀,所學的是現時各行各業的技術,則既適合社會需求,同時亦吻合學員本身的興趣。

在課程上,如一文員秘書、紡織、制衣、繪圖設計、電腦程式與操作、酒店旅遊、花圃園藝、戲劇音樂、以至繪畫等。

像這些課程,無需太好的學科成績做基礎,個人的天份專長才是最重要。這樣,避免了以前職業先修中學的金工、木廠等的實際用途不大的課程,又可發展自己的所長。

在修業期限上,除上述所指的初中後修讀3年或5年外,也可以在改制後的中六完成再修讀兩年。這總勝於現時所費不貲,而功效存疑的甚麼”展翅計劃”或副學士課程的效用為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