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政權與民初的中央地方關係

《辛亥革命、孫中山與21世紀中國》學術研討會學者論文及節錄 >

辛亥革命是經過各省脫離清朝的過程而發展的。其結果,中華民國成立當時,各省政府對中央政府保持著高度的自立性而君臨地方。本報告考察袁世凱政權為了瓦解各省政府割據的政權基礎,而實行的有關地方財政機構和縣知事任用制度的改革。

袁政權的財政部企圖劃分國稅和地方稅,在各省設置中央直屬的國稅廳,以此管理國稅收入(”劃稅設廳”政策),其目的是確保中央政府的財源,並限制省政府的財源。該部於1912年擬訂關於”劃稅設廳”的法案,於1913年開設各省國稅廳籌備處,開始接收國稅事務。但是,各省政府以1914年放棄”劃稅劃廳”政策,因而恢復清末的解款制度(”攤派制”)

內務部於1994年正式開始了有關縣知事任用制度的改革。其要點是:

  • 一、實施考查行政能力的”知事試驗”,以此確保優秀的官僚;
  • 二、採取原藉回避制度,將全國各省的縣知事人事控制在中央政府的手中。

然而,此項改革與袁世凱所期望的相反,也沒有順利進行。中央政府對縣知事的人事權逐漸變成有名無實的狀態,並且隨著縣知事的行政能力的削弱,地方政治上也出現了各種腐敗現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