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西方”圍堵政策”及全球部署-貳、”圍堵政策”的各個環節

國際關係

“圍堵政策”是由不同地區內的軍事協防公約組織,加上部份雙邊條約或多邊條約所組成的一條包圍整個歐亞共黨集團的封鎖線。這條封鎖線北起北美洲、北歐、西歐、南歐、西南亞洲、南亞、東南亞而至日、韓(南韓)的東北亞等,幾乎圍繞了北半球的大部份地區,當中最重要的公約組織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巴格達公約組織”及”東南亞公約組織”。此外,就是”中美(台美)協防條約”、”美日安全條約”及”美、澳、紐三國安全條約”。茲將各公約組織及個別安保條約分述如下:

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這一公約因以北部大西洋兩岸的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一些美國盟邦所組成。歐洲地區成員共有14個,幾乎囊括了所有共黨及中立國以外的國家(太小而無影響的國家不包括)。

她們是西歐的英國、愛爾蘭、葡萄牙、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北歐的丹麥、挪威及冰島;南歐的義大利、希臘及土耳其(土耳其大部份領土在亞洲)。

在歐洲地圖上,既沒有參加”華沙公約組織”,又沒有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都是一些中立國家,如瑞士、瑞典、奧地利及芬蘭(芬蘭因獲蘇聯准許獨立,有協議及形勢上不能反蘇)。

(唯一沒有參加任何組織,也不是中立國的只有西班牙,原因是在二次大戰期間,佛朗哥將軍進兵首都馬德里,推翻阿芳索王朝,並與德國的希特拉、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有所交往。其後,他雖然沒有正式參加德、意的納粹及法西斯集團方面對同盟國作戰,避免了戰敗的苦果;但在戰後,佛朗哥所領導的西班牙卻受到西歐反共國家所杯葛,無論是軍事上的北大西洋化約組織,抑或經濟性的”六國共同市場”或”七國自由貿易協會”,均不受其參加。直至佛朗哥晚年,將阿芳索王室的卡洛斯王子捧出,對其加以輔導,最後卡洛斯登位為西班牙國王,該國才重新被接納入歐洲的國際社會)。

柏林危機北約發揮作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因為是防禦性的,且由於二次大戰後,大殺傷力武器得到重大發展,任何國家均不願輕為戰端,以免造成人類浩劫。因此除了1960年蘇聯封鎖西柏林,引致嚴重危機,西方曾不惜一戰以保衛西柏林,終於使赫魯曉夫知難而退之外,數十年來北約並未採取過真正軍事行動。

直至20世紀90年代,南斯拉夫隨著東歐變天而解體,一些前南斯拉夫聯邦的共和國紛紛要求獨立,作為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的領導人,被認為有以”種族滅絕”方式對付要求獨立的其他民族時,才議決對南斯拉夫進行轟炸,並派出”維和部隊”到爭議地區,協助當地少數民族,對付以塞人為主要成份的南斯拉夫軍隊。

二、巴格達公約組織

巴格達公約組織是”圍堵政策”下的西南亞洲地區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成員除固有的英、美、法三國外,還有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勒斯坦,因其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因而稱為《巴格達公約》組織。

最初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故而得名

巴格達公約組織的成員,除美國以其實力,在戰後肩負西方防衛的主要支援責任,英國及法國在西南亞洲亦關係密切,因奧托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須將其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所在)以外的亞、非土地交出,交由英、法託管。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託管地紛紛獨立,包括法國原託管地獨立成為敘利亞、黎巴嫩;英國的託管地獨立成為伊拉克、科威特、約旦、沙地阿拉伯(巴勒斯坦土地則擬成立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共治的國家——此議未能實現,且成為中東戰亂之根源)與及塞浦路斯等國。而伊朗在戰前也曾是英國的保護國。

其他的成員國,包括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茲將各國略為說明:
土耳其人曾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

(一)土耳其:土耳其屬來自東方的突厥族,十五世紀時,征服了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而建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托曼帝國。

奧托曼帝國全盛時,不僅控制整個中東地區,還加上奧匈帝國以南的整個巴爾幹半島;此外,還有非洲東北部的埃及。

十九世紀奧托曼帝國衰落之際,俄羅斯帝國興起;英法等國為防俄羅斯勢力伸入巴爾幹、及海軍由黑海伸入地中海,以奧托曼地位重要,握黑海至愛琴海咽喉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不惜幫助壓迫基督徒的伊斯蘭帝國奧托曼,去對付同為基督教(東方正教)的俄羅斯,這就是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

奧托曼帝國在第一次大戰後解體

第一次大戰後,奧托曼帝國因與英法敵對,戰敗而被瓜分,只餘下亞細亞半島及狹小的歐洲部份——色雷斯,並將國家易名為”土耳其”。而英、美、法則一直與土耳其維持密切關係,以防俄羅斯及其繼後的蘇聯向南推進。

二次大戰後,歐美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土耳其雖處於偏遠的東南部,且大部份土地均在亞洲,但因其緊握黑海咽喉,加以國土北面瀕臨黑海,與彼岸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及蘇聯海軍基地遙遙相對,因而延攬其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的一員,肩負守衛南疆的重任。

土耳其地位重要,戰後成為反蘇部署中重要的一員

在巴格達公約中,土耳其亦因其地理及戰略上的位置成為數組織中的一個成員。所以,土耳其一國,實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巴格達公約”組織的連結的一環,將兩個公約緊密連接在一起,其重要性可知。

是以美國一直有軍隊及基地設於土耳其,為安撫土耳其,美國亦一直給予土耳其以軍經援助,包括給款予土耳其農民,以交換農民答應不種植鴉片。

(在2003年英、美聯軍對伊拉克之戰中,土耳其雖最終不讓美軍取道國境進攻伊拉克北部,但其開放領空予英、美軍機,對聯軍轟炸及空降伊國北部、縮短戰事作用極大——當然,這是後話。)

伊拉克獨立初期,由親美王室所統治

(二)伊拉克:伊拉克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受奧托曼帝國統治,戰後由英國託管。至二次大戰後,始與約旦、敘利亞及沙地阿拉伯一起獨立。

在獨立前,這些由英國託管的地方,原由一名土王、即約旦已故國土胡辛的祖父所管治,故獨立為4個王國時,各國王室均關係密切,具親屬血統關係。擁有古巴比倫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建立的現代伊拉克王國。獨立後,由費沙爾王朝管治,採取鮮明的親美立場,在美、英、法籌組西南亞洲的反蘇組織時,當然少不了伊拉克這個國家。且由於組織的總部設在伊拉克首都,因而稱為《巴格達公約》組織。

伊朗曾是英、俄及後來英、蘇角力之對象

(三)伊朗:伊朗民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民族,與古波斯一脈相承。在古波斯之後,其先後經歷了被馬其頓人、阿拉伯人及蒙古人等多個民族征服。十九世紀末期,她成為了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角力的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正式獨立自主。

由於伊朗與英國有長期關係,且其北疆與蘇聯的塔吉克、土庫曼、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國接壤,又與蘇聯共同擁有裏海的海岸線,無論在歷史上、地理上,對反蘇大業來說,伊朗都具重要的戰略地位。

巴基斯坦原屬印度一部份,因宗教而自印度分離

(四)巴基斯坦:在歷史上,過去並無此一國家,她原是英屬印度的一部份。二次大戰後,英國鑑於印度爭取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早前由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使英國統治當局一籌莫展,因而終於不得不讓其獨立。

不過,在印度獨立時,卻只因宗教上的因素,將西部以俾路支省為主的地域,與及東部孟加拉地區的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劃分出來成為巴基斯坦國。

這樣一來,中間被印度阻隔開,在民族上、文化上均不相同的東西兩塊大地,竟被”盲婚啞嫁”地攏合成一個國家,使東、西巴自國家成立伊始,即存在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分裂問題。

巴基斯坦死對頭印度,與蘇聯一向友善

另一方面,印巴分治,卻留下了一個北部喀什米爾邦主權應屬誰的問題,此問題成為了日後印、巴屢次兵戎相見的遠因。

不過,無論如何,獨立後的巴基斯坦與英美保持良好關係,加以其死對頭印度,一向與蘇聯友善,則巴基斯坦成為巴格達公約的一員,就不難理解。

伊拉克及伊朗先後政變及反美,巴格達公約未能發揮作用

巴格達公約組成後,雖不能謂全無作用,但實際上並未發生過多大作用。因為英、美、法及土耳其本來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而巴基斯坦也是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員,反而伊拉克和伊朗卻因先後發生政變,新政權均極度反美及反西方,因而巴格達公約,便成為最早”壽終正寢”的公約組織。

伊拉克政變後,公約組織改名”中央公約”

伊拉克是最早被推翻王室政權的阿拉伯國家之一。二十世紀60年代,在阿拉伯世界中興起一股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相結合的泛阿拉伯政治運動,其成員跨越阿拉伯各國國界,目的是推翻本國的君主政體。敘利亞和伊拉克先後發生了政變,並都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取得政權;她們分別倒向了蘇聯懷抱,並與以美為首的西方世界為敵。

因此,巴格達公約組織遷離巴格達,並將名稱改為”中央公約組織”。

伊朗巴列維國王改革國政,引來政變及被推翻

“中央公約組織”因伊拉克退出而有了一個缺口,但伊朗在巴列維國的親美及石油資源豐富而建立起一支龐大武裝力量下,仍可在西南亞洲的圍堵中產生一些作用。

但到了70年代末期,巴列維國王意欲改革國政,將國家推向現代化,卻不料引來諸多紛擾,以致全國沸騰。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嫌他改革得不徹底;教士、地主、富豪又因他的改革而觸動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伊朗革命政權反美反西方,”中央公約”正式”壽終正寢”

在全國皆反的浪潮下,巴列維接受了美國的勸告,暫時離國。卻不料他一經去國,原來被他放逐的原教旨主義教主高米尼馬上由法國返國,並建立了伊斯蘭革命政權,將前朝官員及將領,一律加以殘殺。巴列維國王其後亦客死異鄉。
由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政權,採取極端的反美及反西方的態度,所以《中央公約》組織,亦正式由歷史舞臺上消失。

三、東南亞八國公約組織

1954年,法國軍隊被獲得中共支持的越南共党在奠邊府包圍,後經”印支和平會議”決議,法國放棄對安南統治,安南分成越南、老撾及柬埔寨三國,而越南則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越分治。北越由越盟(即越共)管治,並以河內?京都。

東南亞公約成立,目的在防中共及越共,避免”骨牌效應”

由於中國大陸和北越先後淪為共黨統治,美國深恐”骨牌效應”,再加以全球”圍堵政策”的需要,在東南亞地區需要一個區域性軍事聯防組織,於是有”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立。

“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的目的,一言蔽之,就是防範中、越共向南擴張。英、美認為:若越共囊括安南三邦,便會繼而進侵東南亞,最終迫使英美勢力退出東南亞地區。

會員包括英、美、法、澳、紐、菲、泰及巴基斯坦

“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員,除美、英、法這三個一百多年來在這個地區有長期密切利益的國家外,還有就是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澳洲和紐西蘭。

巴基斯坦既是巴格達公約組織、即後來的中央公約組織成員,也是東南亞公約組織的成員。原因之一是巴基斯坦獨立之時,其領土包括原屬印度西部、鄰近阿富汗及伊朗的西巴基斯坦,也包括印度東部、瀕臨孟加拉灣的孟加拉地區的東巴基斯坦,該東巴地區與印支半島接近,因而也就成為東南亞公約的一員。

菲、泰早期堅決反共,越戰中提供美空軍基地

其餘兩個國家,泰國及菲律賓,前者位處印支半島的中央及南部,與老撾、柬埔寨及緬甸為鄰;南接馬來半島,位置極為重要。這一素由軍人執政的君主立憲王國,一向親美反共,與臺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成為公約一員,乃極為自然的事。

至於與臺灣僅隔一巴士海峽、地處南中國海東緣的菲律賓,自美西戰爭後,由西班牙割讓予美國,成為了美國殖民地。二次大戰後脫離美國獨立,但仍保持與美密切關係,並建有多個美軍基地。

菲律賓亦一向親美反共,與臺灣亦保外交關係,參與東南亞公約,亦順理成章。

澳、紐與東南亞接近,亦成公約堅定成員

至於澳洲及紐西蘭,雖然地處大洋洲、或稱澳大利亞洲,地緣上實是東南亞的伸延部份。她們早期雖一向排拒亞洲人,但在經濟上、安全上卻與東南亞息息相關。因此,這兩個以白人後裔為主的大洋洲國家,也就成為主了東南亞八國公約中的其中兩員。

唯一與共黨國家正面作戰的公約組織

東南亞八國公約,是所有面對共黨集團的地區性聯防條約中,唯一正式與共党正面軍事交鋒的組織。

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由於北越共黨支援南越共黨;其後更襲擊在東京灣的美艦,武裝人員及設備又源源南下進入南越,美國乃以東南亞公約名義,在越南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越戰。

是時,英、法兩國雖沒有出兵,但泰國、菲律賓及澳、紐兩國,卻真實地投入了對越南之戰。

澳洲、紐西蘭及菲律賓均派出少量兵員,與美國並肩作戰;菲律賓及泰國則提供基地予美國,作為轟炸北越及運輸物資的中轉站,對越戰發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戰爭曠日持久,傷亡慘重,美國撤退導致南越陷共

東南亞公約組織開始淡出歷史舞臺,是在1975年南越的完全陷於共黨統治。在此之前,美國因越戰的曠日持久及嚴重傷亡,帶給了美國人民極大的質疑和社會的分裂,故尼克遜就任總統後,即逐漸由越南的泥沼中抽身。南越陷共,就是這一行動造成的後果。

各國為求自保,與共黨國家改善關係

其後,東南亞諸國眼見美國已由東南亞抽身,她們為求自保,不得不謀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北合一、並由共党統治的越南改善關係。

就在此後一、兩年間,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先後與臺灣斷絕了外交關係,改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原屬軍事性質的東南亞公約,至此乃名實俱亡。星、馬、泰、菲及印尼五國,乃組成經濟合作為主的”東南亞協會”。

變身為東南亞協會,昔日死敵亦成為會員

20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經濟改革與開放,越南亦步亦趨。最後昔日的死對頭的越南,也被批准加入成為東南亞協會的會員。

四、美日安保條約

日本偷襲珍珠港、及發動太平洋戰爭

在二次大戰時,美國因受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當地時間1941年12月8日),被迫對日宣戰。其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進攻美國在平太洋地區的島嶼和殖民地菲律賓,並同時進攻英、法及荷蘭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包括法屬安南、英屬緬甸、印度、香港、馬來亞、北婆羅洲和荷屬印度尼西亞等。

其後,美國一面軍援對日作戰已有4年多的中國,另一方面部署反攻,經前後3年多,以及多次猛烈的”逐島戰”,終將日本海軍驅回本土。

廣島、長崎被投原子彈,日本不得不無條件投

1945年中,日本已知無法支持下去,曾探詢有條件地投降,但為美國所拒絕。至是年8月15日,日本經歷了美國在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後,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後,須要放棄其戰前所有侵佔得來的土地,包括臺灣、澎湖、朝鮮半島、庫爾島南部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只餘下本土的本洲、九洲、四國及北海道4大島,以及琉球群島,但都在美國軍事管理之下。

美軍事當局監管下成立非戰民事政府

由於作?戰勝國之一的”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提議保留日本天皇名位,並放棄對日要求賠償,因此,在美軍佔領當局監督下,組成了君主立憲的民主政府。日本只准設立防衛隊,而美軍則留駐日本及其沖繩島。

韓戰時駐日美軍發揮作用

美國駐軍日本,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以韓戰為例:當北韓軍隊長驅直入南韓,迫使南韓退到釜山大邱一帶時,美國取得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組成了聯軍赴韓,與北韓及其後加入戰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志願軍”作戰。其時,駐在日本的美國太平洋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即以日本為基地,對朝鮮派遣部隊,參與韓戰。

韓戰後,日本政府雖然逐漸恢復自主,但美國仍在日本駐軍,目的既為監視日本,亦在保護日本。

安保條約得美保護傘,可全力發展經濟

其後,美國正式與日本簽訂《安保條約》,日本除自衛隊外,不發展武裝力量。美國則給予安全的保護傘,使日本免于龐大軍費負擔,而得以集中資源發展經濟,使經濟一日千里。

五、美、澳紐安全條約

澳洲及紐西蘭原為英國殖民地,其後改為自治領。二次大戰後,因國際形勢發展,英國屬地紛紛獨立,故澳洲、紐西蘭除了仍保留鬆散的”大英聯邦”成員國身份,及奉英王為最高元首、由英王派一總督到澳、紐作象徵性的代表外,實際上與完全獨立的國家無別。加以在經濟上、地緣上,澳、紐與美國的關係日形密切。故除在金融體制上,兩國老早脫離英鎊區而加入美元區外,在防務上亦與美國結為更密切關係。

澳、紐一貫支持美國軍事行動

其軍事上,澳、紐兩國除早已成為東南亞八國公約的一份子外,在東南亞以外的軍事,兩國更與美國訂定了三邊的安全條約。為了”安全”,三國有義務採取共同的行動。

因此,不管有沒有聯合的通過,美國歷次在亞太區採取的軍事行動,包括韓戰、越戰及兩次波斯灣戰爭(1991年及2003年),澳洲與紐西蘭均派出部隊作為支援,甚至參與作戰。儘管數量不多,但卻深具象徵性意義。

六、美軍協防朝鮮

北韓南侵開啟戰端,美取得聯國決議出兵朝鮮

韓戰是二次大戰後最大規模的地區戰爭,肇因於朝鮮獨立後南北分治,北韓於1950年突然揮軍南下,漢城發生大火,其後南韓軍隊節節敗退,直至釜山、大邱一帶。(北韓則謂南韓首先挑起戰端)。

美國在聯合國取得決議,由聯合國組成部隊,與南侵的北韓軍作戰。結果,將北韓部隊驅回北韓,直至與中國接讓的鴨綠江邊。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志願軍與號稱聯合國軍隊的美軍作戰,並將美軍迫回38°N、南北韓分界線附近,成膠著狀態。至1953年雙方乃簽訂《板門店休戰協定》。

半個世紀來南北韓一直對峙

此後半個世紀,美軍駐在南韓,南北韓則成對峙局面。

北韓因在金日成統治時期一直發展軍事力量,至其晚期及金正日繼任後,更發展導彈及核裝備,並將導彈技術輸出,因此一直備受國際關注。

南、北韓之間長期對峙,但自從金泳三及金大中先後掌政,兩韓敵對開始淡化。金大中尋且北訪與金正日會晤。但南韓官民對北韓之核武疑雲,卻始終極不放心。

南北韓雖解凍,駐韓美軍是穩定的因素

美國在南韓長期駐軍,與日、韓(南韓)保持密切合作,並取得了在經濟方面進行了改革與開放後的中國的同意,有了”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一致意見。不過美國在南韓的駐軍,始終是區內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支柱。

七、美台協防條約

美國協防臺灣,始自1954年。在韓戰時期,由於中共眼見美軍打敗北韓軍隊,直達新義州及鴨綠江江邊,更有消息謂美軍擬攻入或以原子彈轟炸中國東北。在蘇聯史太林的示意下,乃組織了”志願軍”,開赴北韓。

中、美在韓戰中交鋒,中國成了美國假想敵

韓戰對中國而言,損失極為慘重,但竟能與美國打個”平手”,亦值得自豪。不過,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另一損失,則是因為與聯合國為敵,被宣佈禁運;美國更為此以中共為敵人,恐其對外擴張;故在全球”圍堵政策”中,亦以中國大陸為假想敵之一。其部署策略,則為與在台的”中華民國”簽訂《協防條約》,亦使這全球的”圍堵政策”得以完全無缺。

台、美協防,兩岸人民從此長期分治

《中美協防條約》或稱《美台協防條約》,規定美國給予”中華民國”(臺灣)軍事援助(另有經濟援助)。最初是贈予,其後是由台向美購買。美國方面以較先進的防衛性海空,艦艇、戰機及坦克等,供應予台,並提供相關訓練。另一方面,則由美國第七艦隊在台海遊弋,防止中共軍隊攻台。

此一《美台協防條約》日後不僅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中發揮了作用,亦使台軍方在早期取得了空中及海上的較佳優勢。這一條約,使海峽兩岸從此分治,國共雙方誰也不能向對方採取真正摧毀對方的軍事行動。
中美建交後,美國仍通過《臺灣關係法》

這一條約,也成為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美關係正常化的障礙。至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廢止《美台協防條約》,但仍通過了《臺灣關係法》,作為對台售武及兩者非官方關係的依據,與之前的美台協防條約,仍然是”換湯不換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