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經濟觀”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國學術思想及民族文化的的主流,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鄰近國家民族,也影響重大。

孔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其開創並迪了其弟子、後學者,以至於中國全體人民的思想與生活。
儘管對某些人而言表面上看來並不那么明顯,但實際上,其影響卻是無形而深遠的。

孔子及儒家的影響,伸延至每個範疇,包括政治、社會、人際關係、家居生活,以至精神行為
雖然儒家不像西方宗教,成為
日常必定依循的形式與內涵,但其潛移默化及所構成的價值觀,卻並不亞於正式宗教。

在政治的管治及教化上,孔子及儒家的思想及教導,也是治世的良方。宋趙普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又有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有些人可能覺得這說法有點誇張,但這是坦率地表明了講者對孔子、儒家學說在治道上的實效,及對民族文化、道德及價值觀等影響的重大。

不過,對於孔子及儒家的思想,歷來都有兩個誤解﹕

  • 第一、 一般人以為孔子及儒家的學說,主要在政治、倫理及教育等方面,而極少涉獵經濟方面。
  • 第二、 認為孔子及儒家是過去的人物,其思想與現代人的實際社會生活已有距離,特別是孔子已是二千多年前的人物;而儒家,雖然包括孔門弟子、孟荀及歷代儒學者,甚至現代的新儒學家,他們所處時代的情況與關注課題、思維方式,與今日急速變動的現代經濟社會,未免相距太遠,故孔子思想,對今日社會的作用已是不大。

上述兩點,其實都是誤解。就第一點來說:孔子雖然多談治道、倫理與教育,但不是沒有探討經濟問題。其實,他對這方面也有不少卓越的見解,只是世人多沒有特別留意及闡揚,故人所忽略。筆者今日正正就是要以這方面為題,討論孔子的經濟思想。

第二點的誤解,既有道理也是沒有道理。因時間的變遷,確可使一些原來有效、有用、有益的原則或思維,顯得過時及不適應;但有些超越時空的精神大道,卻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萬古變易而不會磨滅其對人生教化的價值。中外古今均不乏這些例子,如各大宗教教主及各民族哲人。
至於古人一些主張,與現代社會是否就沒有參考作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具有真知卓見、偉大智慧的人,其所提出的主張及看法,亦可能超越時空;對後代的社會,同樣具有指導作用。孔子的經濟思想就是一個例子。這亦是筆者要向大家介紹的主要內容。

二、 以人為本、以食為天

孔子及儒家的基本思想,最重要的是人,亦即是”以人為本”。而人的最基本要求及方向,是“生存”、”生活”“生活的提升”,以至“個人精神”、”民族精神”“子子孫孫的延續”

君主之治國、士人之理念追求,與及人際倫常的發揮,無不重視”人”這個基本因素及施政、施教的對象。

所以,儒家一切學說,其實就是環繞著”人”來探討及提出主張。而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生活、好好地生活。而生活最基本的活動與需求,就是經濟活動與經濟需求。則作為中國學術文化、社會價值的主流及最大流派,豈會對經濟課題的探討付諸缺如?

儒家講“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這是表達儒家對生命的重視,生命現象是大宇宙的現象,也是人類社會、甚至個人的最基本元素與需求。

孔子嘗言:“民以食為天”,又曰”食色性也”,可見孔子的思想,絕不是放言高論,而是從”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瞭解作為人及人的社會的本質。問題只是如何取得生活資料,使生活素質提升,使形式多元化及作有效的管理而已。

作為孔子之後,儒家重要人物的孟子,他所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又講“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與及以人民喻作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在都是表示儒家重視”人”、或”民”(具有政治內涵的施政對象)的因素。

《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綱領中所言的”親民”,無論是朱熹所主張的:”親” 實為”新”,即要不斷使其治下人民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維新;抑或王陽明所主張的:”親”仍是”親善”、”親和”的”親”,即是治國者要親近民眾,愛護其治下的人民。都顯示儒家是”以人為本”、”以民為貴”。

三、 人為生產的最基本要素

在現代經濟學上,有所謂土地、勞動、資本及管理四大要素。實則這些要素,在任何時代、任何形式的生產事業,都是同樣具備及需要的。只是不同時代或不同形式的生產,其比重會有不同,而各要素所賦予的意義又有所不同而已。

春秋戰國時代,地廣人稀,而生產模式,主要是農業生產,其他就是因不同地域及天然資源條件而另有漁鹽之利或山林礦藏。

但無論是那一種形式或對象,都免不了必須要有人去從事生產。

土地是存在的,山林漁澤之利與各種礦藏是存在的,問題是怎樣能夠招徠得眾多的人去開採。有了人,就有生產,有生產就會有眾多物資,國家的財政及資源才能豐盈,而國家也就能富強。

一個強國,必須要有足夠的軍隊、足夠的軍需後勤,與及足夠的訓練。

但基本中心,還是在人。有人去生產,有人去參軍。古代對人口流動沒有那么嚴格,特別是東周的春秋及戰國時代,那一個國家的君主有善名,便會吸引黎民遷往該國(包括獵取功名的士人)。那一個國家的君主無道、人民艱苦,他們便會逃離家園,土地荒廢,生產衰落。

所以,孔子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在孔子很多時候都勸告君主要注意”來遠人”,這個”來”字,就是”徠”即招”徠”;既要善待遠方的使節,更要吸納有生產能力的人前來定居。

一個國家有眾多的人來開墾及安居,國家才能富強起來。

其實,現代社會,各國雖然防範資源被分薄,嚴防非法移民,但對有資金、有專業技術的人,還是多方吸引、儘量給予其移民條例上的方便的,這也是出於同一原理。只是生產模式有異,所著重吸引的對象不同而已。至於如何吸引移民眾古今道理一致,但細則及方式則各有不同。

今日各國多以”稅率”及生活上種種條件作吸引。孔子則主張諸侯要實行仁政、省徭薄賦與及 “視民若赤子”。

孔子說:“道得則得國,失則失國”。與及其對一些國君所言的:楚國無以為實,惟善以為寶”的肯定態度,就是因君主施行仁政,可以”來遠人”、可以吸引眾多的各國人民前來開墾種植,以利民生,以實國力。

四、 公私財政之道

在現代一般經濟學上的”生產、消費、所得及分配”四大課題中,孔子毫無疑問是特別重視”生產”這項要素的。

雖然,現代是市場經濟的時代,不少經濟學家重視消費多於生產,認消費可以刺激生產,奧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就提出這個主張,並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西方國家的經濟繁榮。

但是,先使未來錢的結果,就是資源被過份虛耗,供求關係也容易被扭曲。美國列根總統在任職8 年的期間,對經濟採取極度擴張政策,雖然創造繁榮于一時,但卻未來留下了嚴重及長期的衰退。

孔子重視生產,也主張節約。在其促進國家經濟上、社會公共財政上,他主張:”生之者,食之者寡,之者疾,用之者舒”。他認:能如此,則“財恒足矣!”

所謂”生之者,食之者寡”,其理易明,無需多所解釋。生是生產,食是食用穀物糧食或是消費的人。如以國家體制而言,生是從事耕種(古代)或從事工商百業的納稅人(現代),而食者則是代表國家公務員或軍隊。有些國家,官僚多多,非生產性或非主要從事公務的人員,多如過江之,因而既影響辦事效率(公文要經多重關卡),又使政府開支龐大,導至荷捐雜稅不少,人民負擔沉重。最終,必然導至公共財政出現赤字,影響社會經濟。

在私人經濟上,一個家庭,生產或有工做的人多,純消費者少;或一個人每月消費必少於入息,其財政狀況自然好。反之,入不敷支,無論是很少人做工而供養很多人,抑或個人支出多於收入,最後必然債臺高築。

之者疾,用之者舒”,則是指做事的人,勤快用力,而在消費時,則有條不紊,不作無謂揮霍,慢慢地用。

當然,這也牽涉到勞動心及勞動效率的問題。由此而更引伸出現代經濟及社會運動上的重要課題﹕即將財產公有、不再有剝削,是否就可以提高人的生產效率?這正是社會主義的主要關鍵,但已不是本文要討論的課題了。

總之,孔子重視生產:生產的人要多、消費的人要少;或是要能夠“知慳識儉”,做工能夠勤快,用的要有節制,自然能夠經常感到財用充足。

中國內地早期曾叫過“多快好省”的口號,其實用意也與此接近。

五、 環保問題

近年世界各地均重視”環保”。

環保的概念、目標及做法有很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不使環境被污染(包括保護珍稀物種)與及節約資源,循環再用。

孔子、乃至儒家,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環保主義者”,他重視節約,不虛耗物資;對於弟子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不減其行仁之志,既是對他篤仁的讚賞,也是對節約的肯定。在《論語》中,不乏主張節約的文句,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孔子的節約,還不僅僅限於節省的效益;其實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就是愛宇宙、珍愛萬物。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就是不僅在人類之間要有愛心,而且更要將這種愛心擴充至所有物質、物種。

由於地球資源並非無限,”節約”便成為一種可以使人類生生不息,取用無窮的有效辦法。

孔子“不正不食,不時不食”,有很多人誤解認?孔子過於”醃尖”(要求苛刻),其實,這正是他講求環保及實效的個人風格及態度,亦正就是”環保”的其中一些內涵。試想:各種蔬菜肉類,均有其”當造”之時。非適其時,必然又貴又不好吃。酒樓菜牌的”時蔬”,生產店稱”時果”,不正就是這個道理?還有,肉有肉紋,不依紋理切牛肉的結果會怎樣?一些食物,魚蝦類或牲畜類,非在其時,是不應吃也不好吃的。

一些國家規定打魚時,其大小未達一定標準者,都要將之放回水中,孔子也有類似主張。他說:“釣而不岡(網)、弋不宿鳥”,打獵捕魚、也應遵守一些準則。

至於喪葬問題,一些人批評孔子主張厚葬,主張三年的父母之喪,認為過於浪費及冗長。其實,孔子主張厚葬,主要出發點在於對死者的尊重,引伸而為珍惜生命、珍惜情誼、慎終追遠。透過殯葬儀節,凝聚對生命、對血緣、對倫常的敬愛心,產生一種尊敬、重視的作用。至於是否三年,那倒是視乎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情況不同,做法自然有異。但崇敬、哀悼之情是不應減去,因為這正是人性及親情的光輝的一面。

六、 結語

很多人都有誤解,認為孔子及儒家只講仁義道德,不講實利,並因此而將中國經濟不發達,歸垢于主導中國傳統思想的孔孟學說。

其實,這是錯誤的,孟子雖然極重視義利之辯,並強調重義而輕利,孔子也經常言義,並以義利來區分”君子”與”小人”之別。

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又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但要知道,儒家眼中的”君子”與”小人”,實在有其特殊的及一定的意義。

如”君子”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是道德規範的典型。其另一身份,如其從政,則成為可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官員;而小人則是一般老百姓,一般從事工商各業的人。換個角度來說,其實是從事生產事業的”普通人”。

普通人“喻於利”“懷土”、”懷惠”(一心只想得到土地、利益),那就再正常不過,對國家的財用生產,這才是有利;孔孟也沒有將其貶低之意。

至於”君子”,這些一般會成為“士人”、”官員”的人,他們是行政者,是公務員,則他們要認清義之所在,重視道德、刑法規章,那是理所當然。如他們”喻於利”、 也與普通人“懷土”、”懷惠”,豈不變成貪官?

再而且,儒家並不排除”利”,只是不能要”不義之利”,而”義”者”宜”也,就是合理、合法之意(古代是合理,即合禮;現在是講合法)。

在不違法律及合理情形下取得之”合義之利”,當然不成問題。若是不義之利,那自然是理所不容,在現代更要受到法律制裁。

同時,孔子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是一個活生生的有靈性的人。他教導學生,推行仁義,求取”合義之利”,他的學生中,不乏經營有道而成為巨富者。

而他本人,其實對財富也有其極之中肯的態度。孔子也說:“富貴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為亦為之”
可見,孔子無論在個人財富、國家經濟、以至對於宇宙自然資源,都有其卓越見解,也不因時間的推移而失其價值。

相反的,現代經濟上及環保上的許多問題,正可借助孔子的學說而加以補救及協助。

只是,大家要多認識、多發揚孔子的”經濟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