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村”之位置探索。(4/5/2002)

高行鋼

編者按:蕭國健教授為香港珠海書院中文學系系主任,亦為香港博物館顧問。對香港的考古工作,貢獻重大。此文為其在2002年5月4日”珠海書院校友會”舉辦《香港的故事(2)》之有關香港座談會上的講稿。此稿版權屬蕭教授本人及珠海書院校友會所有。該會日後會將歷次講者、講題內容、結集成書,作為對重現香港歷史之貢獻。

 

香港村之位置探索 蕭國健

“香港”本為島南岸一小漁村之名稱,首見載於明萬曆年間郭棐編撰之粵大記一書,該村落之得名,蓋因其位於一香木出口港灣畔之故。

十六、十七世紀間,石排灣之東北部(即今香港仔之地)為莞香及香木集散地,該港灣遂被稱為”香港”,意即芬香的港口。位灣畔之村落遂被稱為香港村。(注一)一路以來,人皆以該村原位今黃竹坑之地,蓋因清初遷海,該村已被廢棄,復界後,該村未有重建,原居者未有遷回。至十八世紀初,周氏入遷今黃竹坑之地,建村開業,名香港新圖。(注二)香港英屬後,其西面海濱處且發展為香港仔市鎮,英稱鴨巴甸(ABERDEEN)。

惟據明萬曆年間粵大記卷三十二政事類海防之廣東沿海圖中所載,其時香港島未有名稱,但島上有黃泥湧、稍箕灣、大潭、赤柱、春磑、鐵坑等村落名稱,香港之名,則繪於鐵坑對出之小島上。(注三)

如今,該小島上之村落,皆已發展:

1. 黃泥湧村:
原位今跑馬地北面黃泥湧穀出口處,香港英屬後已拆卸,遺址已發展為今跑馬地區之景光街、毓秀街及棉發街等地。(注四)
2. 稍箕灣村:
亦稱筲箕灣,原為一漁村,位筲箕畔,今該灣已被填平,該處亦已發展為東大街等地。(注五)
3. 大潭村:
該地已發展為水塘,名大潭水塘。村已遷立赤柱巴士總站旁。
4.赤柱村:
該村仍存,隹已發展為旅遊勝地,今稱赤柱大街。(注六)
5.春磑村:
今舂坎角之地,濱海沙灘為海浴勝地,灣畔地區已發展別墅及住宅地區。
6.鐵坑村:
即今黃竹坑 。該處水坑兩旁,原多竹林,每至秋冬時,竹呈班黃,如鐵之生銹,故坑
名鐵坑,今稱黃竹坑。舊時位葛量洪醫院北面,稱黃竹坑老圖,今已拆卸,老圖之南有黃竹坑新圖,今仍存。
7.香港村:

圖中所示,該村為鐵坑旁一小島,人多以其為香港仔石排灣之地。但據1841年5月15日香港政府戶口統計(ORLGINAL GAZETTEER AND CENSUS,MAY15TH1841)所載,其時香港島上有村落二十,內有香港HONG KONG及SHEK-PAR兩名,而石排灣之地名,公佈上位稱”即鴨巴甸(ABERDEEN)”即今之香港仔。可見香港實非位香港石排灣之地。(注七)

近代地圖中,黃竹坑對開之島,名鴨月利州,其名字於十六、七世紀之地圖上未有見載。是則該圖上所載之”香港”,是否即今之鴨月利州?而明代之香港村,是否位今鴨月利州上?

又今鴨月利州上有洪聖古廟一所。考廣東沿海一帶,洪聖之奉祀,始自隋唐,而天後之祀,則始自清初。香港島英屬後,島上天後之奉祀大增,而洪聖之供奉,日漸式微。(注八)如今,鴨月利州上仍有洪聖古廟一所,而港島南岸各地皆無,是否顯示該處之發展,原較南岸各地產早?

惜年代遠,今餘資料不足,上述問題,未有足夠資料解答,惟錄之以存疑。
注一:詳拙著香港歷史點滴:頁3至4,香港教育研究社出版1992。
注二:周氏故居,位黃竹坑新圖十號,該屋以被列作古跡保證。
注三:清雍正郝玉麟廣東通志卷三與圖志廣東海防中所載者相同。
注四:該村之北帝譚公廟仍存,位雲地利道口山崗上。
注五:筲箕灣村之天後古廟、譚公古廟、及福德祠仍存,皆位東大街內。
注六:赤柱村內之善安公所仍存。
注七:頁203,G.R.SAYER及HONG KONG 1841-1862,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1980。
注八:詳拙著香港前代社會:頁106-108,洪聖誕條,及頁112-114天後誕條,香港中華書局出版199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