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以齒而焚身 —– 記述金門大廈 —– 美國銀行中心的故事 (上)

香港名廈系列

<圖片>:金門大廈地皮開投時,附近均屬剛改變用途的軍用地,只有其左旁和記大廈在興建。

香港商業心臟地帶,有不少著名商業大夏,它們美侖美奐,氣派非凡,能在其中佔有若干空間,作為總部,肯定對企業形象增加不少。

但在這些名廈的背後,往往都有著不少令人豔羨或欷的故事。

環繞在這些名廈周圍的財團,起起落落,當中有不少令人驚心動魄、慨歎世道無常;當中有幸運的故事,也有不幸的悲劇。

從這些名廈的屹立與移轉,你可以看到世人的努力與成功,也可看到一些貪婪與失敗。

幾十年來,香港政經社會,有如潮汐漲退,這些高聳特立的名廈,是香港歷史的見證!

蠻有趣味的,也發人深省!

廈高奇將會為大家一系列地介紹香港著名的大廈。

金門大廈,發展金鍾的起點
在介手中環與金鍾之間,商廈叢中,接近夏愨道今日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即前港英時期的英軍添馬艦總部)處,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大廈,說它方方正正,是因為大廈的形狀方正,每一層的每個窗戶都是方方正正,因此就讓我們戲稱它做“方正大廈”罷!

“方正大廈”今日叫做美國銀行中心,先前叫做佳寧中心,更早時則叫做金門大廈。

這大廈最早期之所以叫做“金門大廈”,與福建廈門對面的著名“炮戰戰場”的“金門”無關,也與美國舊金山(三藩市)“金門大橋”的名字無涉,而是由於它最初是由香港其中一間著名建築公司“金門建築”所擁有。

金門建築公司在建築界中的江湖地位極高,香港不少巨大工程,都由金門負責建造。早期太古城可以說是金門的得意傑作之一。

說回金門大廈位置所在,今日它已處於眾廈當中。但當年金鍾地區還未發展起來,本是“金鍾兵房”的一部份,後來軍部交回給香港政府發展,其旁邊僅有和記大廈,故以中環計起,它是邊疆地帶,但向東推移至金鍾區,它卻是僅次於和記大廈的第一塊拍賣土地。

60年代末期,中環已充份發展,再無土地資源可以供應,故這塊土地拍賣時,受到各方囑目。

當時很多華資地產發展商,特別是今日上市的幾家大公司,還未成氣候。數英雄人物,當然是有“香港地王”之稱的“香港置地”莫屬。

金門氣走置地
這家置地公司,稱為“地王”一點也沒有錯,因為做為香港商業心臟地帶的頂級商廈,由皇后像廣場到畢打街,幾乎全是她的產業,她不僅是香港最大的業主,論資產,論擁有優質商廈之多,肯定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業主。

“地王公司”是當時在港最大英資財團“怡和公司”的屬下公司,怡和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怡和、和記、太古、會德豐並稱四大洋行,但實力最雄厚首推“怡和”)。對於這一塊公開拍賣的土地,當然志在必得。事實上,她也想像不到有那個集團能與她爭一日之長。

不料拍賣官一經宣佈開始,出價者竟然不少,最意外的,就是有一家公司竟然由頭帶到尾,與置地直挺下去。到最後,置地認為價位實在太高,只好放棄。拱手讓給過去未有涉足地產發展的金門建築公司。當年一家報紙的標題便是:“金門氣走置地!”

金門投得地皮後,精心策劃,建造了自己的標誌性建築物,命名為“金門大廈”,並以之作為總部。

正當金門公司躊躕滿志之時,一場誓要勝利的收購戰已經在悄悄地展開。

心有不甘,誓要奪回
原來置地公司競投失敗後,心有不甘,“地王”竟然輸給了不是地產商的金門,太顏面無光了。於是開始部署將其收購。

收購不是由置地發動,也不是直接收購金門大廈,而是由怡和發動收購戰,收購金門大廈的業主——金門建築公司本身。

當時金門是少數的上市建築公司,怡和公開提出收購,一切按股票市場上的遊戲規則辦事。當然決定性的因素是收購者出價是否有吸引力?

由於怡和志在金門大廈,自然不惜代價,在利誘之下,怡和成功地收購了金門,成?怡和全資附屬公司,並取消上市地位。於是金門大廈成為了怡和的物業。

70年代,怡和在決策上,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她認為香港地方太小,發展空間有限,所以大量向外投資,在夏威夷、菲律賓收購地產、糖廠等,在中東、非洲收購銀行,運輸公司,在澳洲及歐洲收購連鎖超級市場,更大舉在英國收購地產公司。

為救父難置地購入金門大廈
但這一決策後來證明是錯誤的,她花費了極為龐大的資源,結果收購回來的,不是效益不佳、就是資本要大幅撇帳,而且錯失了一次分享香港高速發展的成果的機會。

於是,怡和惟有要“兒子”(置地)打救,覷准置地公司有大量現金,於是作價7億元將金門大廈賣給了置地。

這個故事還未完結,相反地,只是剛剛開始。

香港經歷了1973年的股市狂潮(當年在不足一年內,恒生指數漲了幾倍,最高達1,773點,但不旋踵即大幅塌下)。也經過74、75年的低潮,(最低時,恒生指數只有150點),到77、78年才稍為回氣,然後到81年又是另一個狂潮。

就在這個時候,股市上傳出一個難於置信,也令人嘖嘖稱奇的消息,一間名為佳寧置業的公司,要用接近10億元的代價向置地將金門大廈整幢購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