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戰後國際間重大問題及事件-參、以、巴衝突由來及歷次戰爭的影響

國際關係

中東問題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所有國際問題中最棘手的一個。它牽涉複雜的民族因素、經濟因素、宗教因素,以至各國本身的內部政治及國際上的集團對壘。其中尤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長期爭戰,最是難以解決。

一、中東問題的由來

中東是一個地理名詞,以歐洲人來說,是指往東方世界的中間地區,實即接近歐洲東南與非洲東北的亞洲西南地區。

中東是地理名詞,數千年來多個民族在區內建立偉大文明及帝國

這一區域,包括地中海東岸、古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形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附近地區,以及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阿拉伯半島。

古往今來,有過無數民族曾經在這一地區發展過文明或成為征服者;六、七千年前的蘇美爾人,三、四千年前的巴比倫人,均在今日的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起她們的偉大文明。其後此地區先後被波斯人(今之伊朗)、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帝國)、羅馬人或長或短的統治過,其中尤以羅馬帝國及其後的拜占廷帝國的統治為時最久。

約在中國的唐朝時代,這地區開始由阿拉伯人所統治,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宣揚下,在這廣泛地區居住的阿拉伯人都信奉了崇拜真神阿拉的伊斯蘭教。

阿拉伯人統治了整個中東,並世世代代生活在整個阿拉伯半島和北非地區。

至十三世紀,西南亞洲地區、包括波斯及中亞細亞(西方人稱為土耳其斯坦)均受蒙古人統治,蒙古人在亞洲西南建立了其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兒汗國”。

近代區內阿拉伯人受奧托曼帝國統治

蒙古人的統治被推翻後,以小亞細亞半島(介乎黑海與地中海、即今之土耳其國土所在的巨大半島)為基地的突厥族(中國人對土耳其族的古稱),建立了橫跨歐(巴爾幹半島)、亞(中東及阿拉伯半島)、非(北非)的龐大的奧托曼帝國。

奧托曼帝國的建立,不僅阻塞了東西方交通,間接導致了達加馬發現繞過南非好望角的往東方的新航路,以及哥倫布的發現美洲新大陸(1495年),而且也將在中東以至北非廣大地區的阿拉伯人置於其統治之下。

十九世紀中後期,奧托曼帝國開始衰落,其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領域,或宣佈獨立、或被強大的鄰國(如奧匈帝國)所蠶食。但在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世界,則仍然在其統治之下。

一次大戰後由英、法兩國託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奧托曼帝國參與德國、奧匈帝國的一面,與英、法、俄一邊的協約國作戰;所以在戰敗後,帝國瓦解,只餘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領土,即今之土耳其,其餘中東及北非的統治地,則交由英國和法國託管。這就是中東地區20世紀內的一百年紛紛擾擾的由來。

依據巴黎和會對土條約——《色雷斯條約》的規定:原奧托曼帝國在中東地區的土地,包括今日的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地區)、伊拉克及沙烏地阿拉伯北部所在,交由法國和英國託管。對於這些原由已故約旦王胡辛的祖父所管理的地區,黎巴嫩及敘利亞部份由法國託管,其餘的則由英國託管。

協助對抗德國,英承諾戰後讓阿拉伯人獨立建國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為對付侵入中東地區的德軍,要求阿拉伯人協助。並承諾在取得勝利後,許其獨立。

但另一方面,英政府又向各地猶太人領袖表示:若其組織各地猶太人的人力物力,協助英國對德作戰,則戰後會助其復國。

猶太人及基督教傳遍世界,但猶人亡其國家

猶太人在二、三千年前,居於地中海東部沿岸,即今之巴勒斯坦地區。他們信奉猶太教,相信神創造萬物及人類,他們的民族,還是上帝的”選民”。不過人類累積了不少罪孽;而神則為了愛世人,將會派遣其獨生子來為世人贖罪。

至距今2000年前,當時正是羅馬帝國800年統治的中間階段,一位木匠之子表示:他就是來為世人贖罪的神的兒子。此種講法,被猶太長老們認為是大逆不道,向羅馬東方省當局告發,乃將之釘於十字架。

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其門徒彼得及其他從眾,謂耶穌復活,並繼續宣揚福音。羅馬當局始初大力壓迫,但其後信仰者為,且到最後更成為了羅馬的國教,就是今日的基督教(包括舊、新教)。

基督教雖不容於猶太人,但卻在歐洲以至全世界傳播(東歐及俄羅斯的一支,稱為希臘正教或東方正教)成為世界主要宗教文明之一。

猶太人昔日故土,在近千多年來已成阿拉伯人家園

至於猶太人所居住的迦利利、即今之巴勒斯坦地方,二千年來,卻經歷過不同民族的統治。猶太人則屢經浩劫,四散東西,分散在全世界。雖然在各國境內,猶太人專心經營商業,執各國經濟牛耳,甚至以其財力影響當地政界;但始終沒有一個國家,以至經常遭遇到一些居住國的壓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數百萬猶太人在德國及波蘭慘遭屠殺,即屬一例。

因此,猶太人千年來極希望能恢復國土,建立自己的國家。當英國為對德作戰,並承諾若猶太人對其協助時,便會在戰後助其複國時,自然樂意相助。

屢遭浩劫,戰後猶太人獲英美支援而復國

第二次大戰結束,德、意、日等先後投降,各國於1945年在美國三藩市籌組聯合國。在美國贊同下,英、美共同提出了在巴勒斯坦的古猶人居住地,重建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

由於巴勒斯坦這地方,一千多年以來即已是阿拉伯人居住生活的地方。阿拉伯人分佈甚廣,居住在巴勒斯坦地方的阿拉伯人,便稱為巴勒斯坦人。

對於聯合國通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國家,並與原已在該地居住的巴勒斯坦人共同在一個國家之內和平生活,只是英、美等國的片面理想。事實上,千百年來已在該地生活的巴勒斯坦人絕不同意這一安排,他們不肯將自己的土地讓與”外人”,這就成為以、巴衝突的由來。

由於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份,受阿拉伯各國支持。而以、阿背後,又分別有國際大集團在幕後角力,更使問題複雜化,使中東問題成為戰後50多年來最棘手的國際問題。

過去雖然屢屢露出過曙光,但始終進展不大,就是這個原因。

二、以、巴之戰的原因

以巴之戰最直接的原因,是巴勒斯坦人的反對以色列復國:原屬於奧托曼帝國,但在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交由英法託管的地區,黎巴嫩、敘利亞(上述兩國原由法國管理),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三國(上述三國原由英國託管)。至於約旦以西、以至地中海岸邊的南北狹長地帶,古之迦利利、今之巴勒斯坦,則由猶太人回歸,並與該地千多年來的原居民——巴勒斯坦人共建一個國家。在巴勒斯坦人的反對、無法達成協定之下,以色列人獨自建國,乃引發了以、巴之間無窮無盡的衝突。

被阿拉伯世界包圍,以色列不得不枕戈待旦

以色列建國所在的巴勒斯坦土地狹小,以國人口亦不多,只有二百餘萬人,巴勒斯坦人除部份不願離開故地,被迫受以色列統治外,不少巴人均離開了故土,遷往黎巴嫩、約旦、埃及甚至利比亞、摩洛哥等,其中尤以約旦為最多。約旦首都安曼的百多萬人口中,幾乎一半是原籍巴勒斯坦的人。

由於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份,他們又是被阿拉伯人認為是”落難兄弟”,因此,各阿拉伯國家均對其大力支持(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有其自己的武裝力量,約旦甚至無法加以節制),故以色列實際是在人口超過1億的十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下,不得不枕戈待旦,時刻備戰。

大國背後支持,衝突沒完沒了

除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外,大國背後的角力,也是造成以巴戰爭及中東衝突的重要原因。

以色列受到英、美、特別是美國強力支援,固無庸贅述,而阿拉伯世界中,不少是在東西方嚴峻冷戰當中,倒向蘇聯,成為蘇聯將勢力伸入中東地區的尖兵。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的兩次大規模中東之戰,敘利亞、伊拉克和埃及,即受蘇聯大力支持,給予最先進武器的援助,使其夾攻以色列。

三、中東問題的複雜性

中東問題難以解決,因其具有無比的複雜復國、巴勒斯坦人在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下對抗以色列,以及美、蘇兩大集團分別支持以色列和部份阿拉伯國家外,尚有民族上、宗教上、政治上、經濟上的諸多因素,構成了中東地區縱錯複雜的局面,茲分述如下:

民族上的複雜性

在民族上,這地區除主線上有以色列的猶太人與廣泛的阿拉伯世界之間的對立外,也存在著阿拉伯族與其他部族的紛爭,以及不同國家的阿拉伯族人之間的糾紛。

前者如阿拉伯族人的伊拉克與波斯族人的伊朗,為了邊界及其他民族上的一些問題,長期互相對立,因而引起了兩伊戰爭。此外,在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著為數多達數千萬的庫爾德族人,要求獨立建國,也是中東民族問題的一項不穩定因素。

在阿拉伯民族當中,她們共建了伊拉克、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約旦、黎巴嫩、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但彼此間的政治體制狀況卻差異甚大。

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及也門,一向採取偏激的反西方立場。阿拉伯民族性亦比較豪邁熾熱,故往往不是極度親密就是尖銳對立。20世紀50年代,納薩主政埃及時,曾與敘利亞合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這只是其領袖的一股熱情,兩國始終無法融合,最後合組的聯邦亦無疾而終。

阿人坦率真摯,遇事容易流於偏激

70年代 ,利比亞的卡達菲,曾熱熾地希望與埃及聯合組成一個國家,但埃及總統沙達特反應冷淡,使卡達菲大為不滿,幾至反目成仇。

此外,伊拉克、敘利亞、也門、蘇丹及利比亞等,一直被視為支援國際恐怖主義者。利比亞的卡達菲,被視為與國際上的回教激進組織有關,美國甚至因卡達菲須要對泛美航公司 在蘇格蘭的空難負責,因而曾對利比亞進行轟炸。

直接與以色列作戰的、如受敘利亞支援的黎巴嫩南部反以組織真主党,與及活躍于巴人地區、經常向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的哈瑪斯激進組織;都是阿拉伯民族中取態激烈的組織。也由於他們的不斷發動襲擊,使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坦自治組織,無法加以駕馭,以人無安全保障,因而拒絕給予巴人徹底自治以至建國。

不同宗教或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別之間,經常發生衝突

在宗教上,中東地區也異常複雜,猶太人在中東復國,固然引起信奉伊斯蘭教的泛阿拉伯世界各國的一致反對,至於非阿拉伯族的其他伊斯蘭國家,雖然或均因某些問題而與部份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但其對基督文化的以色列,卻在宗教上有著相同的立場。

如伊朗本身是波斯民族,但因宗教上的因素,對以色列便採取了一如阿拉伯民族的立場。(其他同屬伊斯蘭國家的土耳其、阿塞拜疆、阿富汗、孟加拉、印尼及馬來西亞等非中東國家,對美或有不同程度的親近或矛盾,但對基督教文化的以色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感,不少國際恐怖組織亦以此為藉口。)

不過,就以伊斯蘭教本身,也存在著不同派別間的矛盾。

由於對穆罕默德先知的崇奉、與及穆氏侄兒兼門徒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立場,產生了原教旨主義(什葉派)與遜尼派之不同。兩個教派之間存在極大的爭執,歷史上彼此勢成水火。如伊拉克與伊朗,就因前者由遜尼派主政,後者為什葉派伊斯蘭革命政權,因而引致兩伊之間的齟齬。而伊拉克本身,佔少數的遜尼派成為了統治者,使佔大多數的什葉派教徒備受壓迫,也是中東地區宗教問題複雜的因素之一。

此外,巴勒斯坦邊境,有不少同時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如耶如撒冷等,兩教均認為是其不可退讓的聖城,更增難以解決的困難。

政治體制及國際關係傾向南轅北轍

在政治上,中東及其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同是伊斯蘭教,且均是在二次大戰後,民族主義浪潮澎湃之下,爭取得獨立地位,但其政治體制及其親西方或親蘇立場,卻差異甚大。

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原本都由英法託管,並在一阿拉伯王族所管治,但獨立後,敘利亞最先成為共和國。其後,伊拉克亦推翻了本國王室。敘伊兩國先後倒向蘇聯,並採取反西方的立場。而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則一直維持王室統治,而且立場親美,其中尤以約旦最為先進。

中東另一先進國家為黎巴嫩,其首都貝魯特更是中東金融中心。黎巴嫩受敘利亞影響甚大,反以色列的真主党亦以其南部為基地。黎巴嫩因國內經常發生宗教衝突,並曾發生激烈內戰,使經濟大受影響。

其餘不同國家有不同立場,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其中部份土地亞丁雖獨立自英國,但與馬克思主義政權的也門合併後,立場一貫反西方。阿曼及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則親美。
人口最多的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戰後獨立初期,仍由法魯(埃及的”王”的稱號)統治,但50年代被青年軍官納薩推翻。

由於他宣佈將由英、法建造及控制的蘇彝士運河收歸國有,被阿拉伯世界視?反西方、反帝國主義的英雄。他受蘇聯強力支持,其繼承者沙達特初期亦秉承其立場,直至後期才有所改變。

沙達特因對以採取和解政策而被刺殺,繼任者穆巴拉克對美採取較溫和親善的態度,在中東以、巴問題上亦採取理性的態度。

不過,伊拉克及敘利亞,雖然先後成立共和政權,而且均由泛阿拉伯的復興社會黨執政,但兩個國家卻一向互相敵視、形同寇仇。中東問題之複雜,可見一斑。

四、中東戰爭的經過

巴勒斯坦人不接受與猶太人共建國家的聯合國決議

由於英國曾對猶太人承諾,戰後會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所以二次大戰末期至戰後初期,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便紛紛以合法或非法的途徑到達當時仍由英國管治的巴勒斯坦地區。

及至沙特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及黎巴嫩等國先後獨立時,英、美亦向聯合國提出,並獲通過議決,在約旦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南北狹長地帶成立以色列國。

在新成立的國家內,猶太人和原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即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共同管理這一新國家。

對於聯合國這一決議,巴勒斯坦人堅決反對;其他阿拉伯國家亦紛紛對巴勒斯坦人表示支持。

以色列單方面復國之初,即經歷了兩次戰爭

猶太人以建國之議未獲巴勒斯坦人支持,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於是不再理會巴人,自行建國。為此,猶太人曾與阿拉伯人先後發生過兩次戰爭,阿拉伯人眼巴巴地看著以色列單方面建國而無可奈何。

建國後的以色列,鑑於被阿拉伯世界所包圍,因而銳意發展軍備。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亦紛紛對”祖國”捐輸,或前往以色列,以支援建設國家。

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組織武裝力量抗以

拒絕與猶太人共建國家的巴勒斯坦人,面對猶太人單獨建國,惟有紛紛離開故地,逃到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其中以到達埃及、黎巴嫩和約旦的最多。約旦境內的巴勒斯坦人更佔了約旦人口中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在黎巴嫩南部定居的巴勒斯坦人建立了大量難民營,有部份人受到敘利亞支持,成立了”真主党”,並經常自黎南向以色列炮轟或發射導彈,但每次都會被以色列以加倍的報復。

移居約旦及埃及等地的,則成立了多個不同的反以色列武裝組織,有取態極度偏激的、也有取態較為溫和的。

前者如哈瑪斯伊斯蘭聖戰組織,後者如法塔赫等。

法塔赫並與其他一些巴勒斯坦組織聯合,組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聯合陣線”,簡稱”巴陣”或”巴解”,繼續以武裝力量,爭取恢復家園,將以色列消滅。
至於未有離開巴勒斯坦的巴人,惟有受著以色列的猶太人政府統治。

1967年的”6日戰爭”

1967年,中東爆發了以色列立國以來第3次大戰,這次戰爭?時只有6日,故稱為”6日戰爭”。

此戰雖然很短,但戰況卻非常激烈。

當時,埃及、敘利亞及伊拉克均受蘇聯支持,獲得大量先進武器,包括飛機及坦克等。該三國聯同與以色列接壤邊境線最長的約旦,以閃電手法,分由敘、埃、約三國向以色列進攻。

不過,以色列人口及軍隊數量雖較少,訓練、士氣與武器裝備卻旺盛及非常先進。幾日之間,以色列就俘獲了敵方大批戰俘及蘇援武器,並將以敘邊境的戈蘭高地、埃及的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以及約旦的約旦河以西大片土地佔領。
這一場”六日戰爭”,四國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1973年的”10日戰爭”

六日戰爭後,伊、敘、埃與及約旦由於大敗,一時間無法採取進一步行動,以阿之間,雖然敵對如故,但此後幾年,卻只呈僵持狀態。

這時,由1963年開始統治蘇聯,並支持伊、埃、敘三國進行6日戰爭的蘇共總書記布里茲尼夫再度支持三國對以用兵。1973年,伊、埃、敘及約旦再次聯合,向以色列施以突襲。

在初期,以色列不虞四國發動襲擊,頗有損傷。但以色列武裝部隊久經訓練,在國防部長達仁將軍的運籌帷幄之下,迅即穩定局勢,並進行反攻。

其中,以色列更推進至埃及西奈半島東面的蘇彝士運河;一面將埃及遠征軍的歸路截斷,另一方面直撲蘇彝士運河,迫使埃及在恐怕運河被以色列控制之下,將航行中船隻鑿沉,以封鎖運河。

這一場戰爭,由於亦只維持了10日,故稱為”10日戰爭”。

在此次戰爭中,以色列雖然最終將4國打敗,但本身亦在最初階段受到了頗大創傷。而4國亦因再次遭失敗,一時之間,對以色列實在無可奈何。

其後,各阿拉伯國家思以改用外交戰,欲以石油為手段,迫美國和西方國家向以色列施壓,終而引發了影響深遠的”石油禁運”和”能源危機”。

五、能源危機和中東戰爭後的外交斡旋

由於阿拉伯各國,經歷過4次戰爭均無法消滅以色列,由巴勒斯坦人所組成的游擊隊,更無法對以色列產生較大的作用,在無計可施下,乃想到以石油禁運作為手段,以迫使英美等國向以色列施壓。

石油禁運由沙特阿拉伯提出

此次石油禁運乃由沙特阿拉伯提出。

沙特阿拉伯面積為各國之冠,擁有阿拉伯半島的大部份土地。不過由於其領土內大部份為沙漠,故人口不到一千萬。

沙特阿拉伯在阿拉伯世界中具有領導地位。原因有二:其一為境內城市麥加,被伊斯蘭教徒視為聖城,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信徒,由世界各地前來朝聖。其二為她出產的石油雖不及美、蘇之多,但出口量卻是世界第一。由於石油收入豐富,本身人口又不多,因此沙特王室一向對其他沒有石油資源的阿拉伯國家,予以慷慨資助。

世界出口石油均主要產自波斯灣

沙特阿拉伯之所以提出石油禁運的建議,是由於包括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阿拉伯國家在內的波斯灣地區,其所出產的石油,佔了全世界石油出口量的70%上以,(美蘇產油雖多,但主要供本國之用),而日本及歐洲等欠缺石油資源的工業國家,其所耗石油,更大部份產自波斯灣。

原意只在向西方施壓

在本意上,沙特石油禁運的提議,只在向歐美施加壓力,要其向以色列施壓,卻不料歐日大為恐懼,石油價格亦由每桶不足3美元,急升數倍至十多美元,引致西方工業國出現能源危機,隨後,更出現全世界除產油國外,均呈現經濟大衰退(最高時每桶油價高近40美元)。

基辛格”穿梭外交”,終解決禁運問題

這時,美國的總統是尼克遜,他派遣國務卿基辛格到中東進行斡旋,前往經過6次,在以色列首都達拉維夫和各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首都開羅、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至約旦首都安曼、和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等之間穿梭,遊說各國和解及解除石油禁運。

最後,沙特感美國的誠意,加上石油禁運後,油價急升,為產油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大量財富;繼續禁運,無異與豐厚的收入過不去。

於是,一度使西方工業國狼狽不堪的能源危機,乃得以逐步解除。

不過,由於油價已大幅提升,故石油禁運解除後,工業先進國,以至一般發展中國家仍需耗費多年,始能逐漸適應高油價帶來的經濟結構的調整。

石油禁運及能源危機告一段落後,以阿之間仍然處於僵持狀態。對於此種狀態,對各方面其實沒有好處,其中,尤其對以色列和埃及為然

以埃單獨停火,導致埃總統被殺

以埃及來說,她的人口是阿拉伯國家中最多者之一,但其沒有石油資源,只靠農業生產。最寶貴及可以生財的蘇彝士運河,在戰爭中被鑿穿了的沉船所封鎖,其遠征軍又在西奈半島上被困。因此,埃及總統沙達特乃決定與以色列達成停戰協定。

由於停戰只是以埃兩國單方面達成,並未知會其他參戰國,各阿拉伯國家大為震怒,阿拉伯世界的國際組織,中止了與埃及的交往。

沙達特原是納薩的副手,在納薩去世後接掌總統職位。他起初仍沿納薩的路線,靠向蘇聯,並參與四國一起攻以。但埃及最需要的是在和平情況下發展經濟、恢復蘇彝士運河的營運,加以他發現蘇聯意圖加強對埃及的控制,因此,他除與以色列總理達成停火協議,讓遠征軍回國外,並轉向美國尋求協助。

在美國答允協助恢復一度轉由蘇聯支持建造的尼羅河阿斯旺水壩工程後,沙達特更接受美國總統卡達邀請,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在大衛營作歷史性會晤。其後,貝京到埃訪問沙達特,使中東和平似乎有了一個轉機。

為了這次歷史上的破冰之旅,沙達特及貝京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卡達總統只做了一任便因無甚政績而競選連任失敗,但其後不斷在國際上做”和事老”,因而使他在二十多年後的200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不過,諾獎並未能為中東帶來真正和平,沙達特更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被本國的一名伊斯蘭激進份子所刺殺。

以色列拒絕以土地換取和平

20世紀80年代,中東地區雖再無國際之間的戰爭,但巴勒斯坦的不同游擊組織,卻不停地由以色列所佔領的加薩地帶和約旦河以西地區,向駐守的以軍襲擊,甚或偷襲以國境內的一些目標。真主黨亦經常由黎巴嫩南部將導彈射向以國,以色列則每次總是加倍報復,亦經常進入黎南,對難民營加以摧殘,使血腥事件幾乎無日無之。

以色列要求各阿拉伯國家承認其生存權利,但阿拉伯國家則提出”以土地換取和平”,即要以色列交還在1967年”6日戰爭”中所佔領的埃及的加薩地帶、敘利亞的的戈蘭高地和約旦河以西的土地。

對於阿拉伯國家的要求,以色列一概拒絕。她指出:這些土地是她的安全所寄,絕對不會交還。同時,以色列更在河西的佔領區進行殖民計劃;因此更加引起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的反感。

阿拉法特首獲代表資格

至80年代,由於中東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美國總統列根邀請以色列領袖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到美國會晤;其後,阿拉法特被邀請在聯合國大會上致詞,這是阿拉法獲國際承認其具有代表巴解的身份。在此之前,以色列一直不肯與其展開對話,在一些中東和平國際會議上,阿拉法只被以色列視為約旦代表團的其中一名成員。

以色列終允許巴人在佔領區內自治

90年代,中東和平終於有了轉機,以色列答允將其所佔自埃及的加薩地帶和約旦的河西地區,作為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地區,並將西奈半島交還埃及。但她拒絕交還佔自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因其認為該以、敘邊境高地,是其安全所寄。而埃、約兩國,亦答允將加薩及河西地區讓出,予巴人自治。

這是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領袖阿拉法為了大局著想而達成的諒解。也是拉賓為了和平而用生命換來的成果。因為拉賓和阿拉法特雖然亦雙雙獲得了和平獎,但拉賓在達成和議不久後,便被一名以色列的激進大學生所行為。

在美國總統克林頓任內,雖然拉賓被激進份子行為,但他與其前任一樣,不斷謀求中東的以巴和平。他先後拉攏繼任拉賓遺缺的佩雷斯及內塔尼亞胡兩位總理與阿拉法特達成協議,繼續執行拉賓與阿拉法特前所達成的巴勒斯坦自治方案。

以巴和解,屢遭挫折的原因

方案規定以色列分階段自加薩和河西的巴人自治區中撤軍,以人不再在區內殖民。作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的阿拉法特,則負責維持區內的治安,並壓抑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

不過,有關方案執行得並不順利,這涉及多方面。

  1. 部份在西岸殖民的以色列人頑抗以色列當局停止在西岸殖民的命令,引起巴人的反感。
  2.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實際無力壓抑激進組織的反以色列恐怖活動,以色列認為阿拉法特無能,甚至有認為阿拉法特有放縱恐怖份子之嫌。
  3. 以、巴人對聖城耶路撒冷主權的紛爭。由於該城同時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聖蹟之所在,以色列不僅對此不肯稍作讓步,而且將首都由達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引起巴人以至阿拉伯人極度的不滿。

以軍圍困自治政府總部迫阿拉法特辭職

其後,更由於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屢屢以自殺式炸彈襲擊以色列境內的軍民目標,也襲擊自治區內的以色列巡邏軍隊,因此以色列多番延遲自自治區中撤軍。在完全撤軍以後,又再多次封鎖自治區至以色列間通道和以導彈攻擊懷疑是恐怖份子的巢穴,甚至派軍隊、坦克進入西岸自治區巴人城市納布盧斯、杰倫及伯利恒等,每次均引起與巴人衝突,造成死傷。

2001年前外交部長沙龍當選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黨魁,取代同一政黨的內塔尼亞胡為總理。由於沙龍曾任國防部長,且被視為以色列的主要鷹派份子,也是20年前鎮壓巴人的主角。當較早前他從事西岸視察時,引起了巴人對其20年前鎮壓的記憶,連串反以激烈流血事件,便在以色列本土及佔領區發生。

以色列指阿拉法特已無力控制巴人的恐怖活動,且不適宜再擔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於是出動裝甲車,將阿拉法特在納布盧斯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部包圍,並且摧毀了部份建築物。以色列禁止其前往參加阿拉伯組織會議,或離開之後,不再回來。

喬治布殊提出”和平路線圖”,以阿關係露曙光

由於阿拉法特堅決不肯辭職及離開,阿拉伯各國亦對其聲援,認為以色列無權對巴人政府人選表示意見,最後阿拉法特終於同意改組自治政府,委出一名總理阿巴斯以與以方談判。加以美國總統布殊在2003年解決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後,向以、巴雙方提出了”和平路線圖”,明確提出雙方所應遵守的條件,以達到中東和平,最終讓巴勒斯坦建國。

中東和平路途非常崎嶇,難於妥協的問題亦很多,例如巴人堅決希望建國後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但到2003年5月29日,以色列總理沙龍仍然表示:”以色列人是耶路撒冷的守護神,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年6月4日,美國總統布殊在法國參加完八國峰會後,到達中東,與埃及、約旦、敘利亞、沙特阿拉伯等五國領袖會晤。布殊首次指出:巴勒斯坦應獨立建國,以色列須放棄殖民區。巴勒斯坦則應停止恐怖襲擊此說,獲各國支持並贊同其和平路線圖。布殊其後與以色列總理沙龍和解自治政府總理阿巴斯會晤。
以色列暗示會同意巴勒斯坦建國,但懷疑巴勒斯坦人對阻遏恐怖活動的能力,而巴人亦懷疑以色列的誠意,故曙光雖已顯露,但前任仍然為艱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