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孔孟思想–孔子是集大成的偉大思想家

孔子思想

(原載於5/6/1985《星島晚報》孔教學院孔學專刊)

儒家學派,可謂源遠流長,東漢班固雖將其與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及雜家並列為九流(學術上的九大流派)。但實際上,其源流卻較諸任何一家一派更為久遠。

據班固所撰漢書第三十卷藝之志記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

所謂出於司徒之官,即是這一家學派的來源,是出自上古時代負責教化萬民的官員。

我國民族的來源,久遠不可考。我們所確知者,乃為黃帝四千六百多年前已在黃河流域建國,宮室制度已頗為完備。而在黃帝之前,神農氏部族(以農業為主要生活方式的部族)已在黃河流域建立朝代達五百年之久,其君長炎帝無道,致被軒轅氏之黃帝聯合諸侯將之打垮,故我們今日往往自稱為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的部族,經歷唐、虞、夏、商、周各朝,逐漸融合各不同民族而成為華夏系民族,此民族即為構成我中華民族主要成份的漢族的前身,大抵距今四千多年前,即公元前廿一世紀左右,在我國正是夏朝的時候,由於夏朝據傳是開始由公天下而改為天下的(君主傳位,由傳說中的禪讓制度改為父子相傳),故王朝能一脈相承,使各項建設及制度得以延續。正因此,夏朝一共傳了十四世二七君主,共有四百四十年。

夏以後的商(共六百四十四年)及周(長達八百多年),制度更臻完備,文物更為鼎盛。而造成我國上古文明光輝燦爛的眾多原因之中,重視教化,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撇開黃帝倉頡造字的傳說不談,從史藉的記載,夏商周各朝,均已設立教育學府,在夏朝之為「序」,周朝則稱為「庠」。

雖然當時未有普遍地推行平民教育,成立學府的目的,只在教育貴族子弟,但最底限度,也可說明我國古代的統治者,已非常重視文化教育,並設有專門的官員 ,專司其職,此亦即司徒之官。

傳說之中還有這為一說:商的始祖「契」,是成湯的十四世祖,他本身是帝堯的兄弟,亦即黃帝曾孫帝嚳之子,而帝堯襲位而建立朝代,(唐朝)後,即命契為司徒之官,掌管教化之責;商族以至成湯等後人,即為其子孫雲。

此說雖未足盡信,我們知道商族東東夷遊牧民族的一支,後逐漸吸收夏文化而遷居至夏帝國東南的大商邑地方,至成湯時,鳴條一役而擊潰夏傑。成湯既建立王朝,則以其傳說中之始祖契而附會為帝嚳出之子,以示與帝堯同出一源,作為提高統治者地位,減少被統治者反抗的心理,乃為可以理解的手段之一。此與周朝以其始祖「棄」–即後稷亦為帝嚳之另一子的說法如出一轍。

甚至有人認為,商之始祖的契字,本音不讀「舌」而讀如「揭」,即與相傳造字的倉頡的「頡」字同音,則其傳說中之始祖,竟為我國文字之祖的倉頡。

像這類穿鑒附會的說法,當然不足信,但卻可以反映一些鐵一般的事實,就是我國上古時代,已極為重視教育,以至以仁義而推翻殘暴的夏傑的成湯,也有竟無意的以其先祖源出帝胃,並身為教化官員為榮。可見中華民族在數千年前之已有如斯璀璨發展,是絕非偶然的。

儒家的源流,正是出自歷朝的專司教化的官員,他們有豐富的學識,深明治國之道:瞭解社會如何可以建立和諧的秩序:通過五倫的相親,使人際的關係更為完美。

作為未來的統治者或其輔弼的天子,國君及卿大夫的子弟,在老師的教導下,瞭解到怎樣才可以作之君,作之親?甚么才是最有效的統治方略?

於是,老師們都告訴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語,意謂國君應抱持不忍看到殘暴事情發生之心,去推行不忍殘暴事情發生之政,亦就是以仁心去行仁政)。

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是禪讓的時代,一向為儒家所推崇,(事實與歷史真相是否相符,不在本文討論之範圍,不過我們由此可以知道儒家的理想是選賢與能,反對以爭奪作為手段)堯以賢名,舜以孝名,在治國方面,均重民食教化,為上古聖賢之君。

為商未紂王無道,周文王一面修德愛民,提高周的文化,另一方面則忍辱負重,仍對商紂保持臣子之禮。至武王姬發,為了吊民伐罪,終於率同八百諸侯,一舉而於牧野之戰中擊潰暴紂,迫使其自焚而死,結束了暴君的統治。此後,他創設封建,使政治社會趨於安定,成為儒家所推崇的賢君,故班固謂儒家「祖述堯舜,憲 章文武」,意謂儒家以帝舜為本始而遵修之,武王為法而章明之,一言以蔽之,就是主張效法這些賢君推行仁政。

至於孔子,是人人所熟知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被視為儒家的祖師。他是一個集大成者,將自堯、舜、禹、湯、文王武王以至周公以來的法制、精神、禮儀等,加以整理及發揚光大,故被後人稱為「大成至聖先師」。班固謂儒家宗師仲尼(孔子的字)就是這個意思。

孔子除了繼承前賢道統,開為日後中華文化光輝的一頁,而成為儒家萬世宗師外,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本來由貴族所專利的教育,推行至平民大眾,使社會上每一個人,無論貧富賢愚,都有機會接受教育。他本人就有所謂弟子三千,賢者七十;即以今日而言,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及高度的成就。何況由他開始的普及教育,使眾多平民均能受惠。戰國以後,人才輩出,與平民教育的推行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想到過去中國二千多年來,文化發達,這能不感謝孔子,怪不得杜甫說:「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信哉斯言!

論語與孔子(反映人格精神)
–劉百閔遺著
–李纘錚重譯

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前,中國之兒童,入學以後,祗須能識千字左右,第一部必讀之書,即?論語。

名符其實,堪稱「人手一編」者,即為論語。
真正可當「好書不厭千回讀」者,亦惟論語。

自少年以至壯年,自壯年以至老年,作為一位士人,若要認真做人及認真做事,其所最喜閱讀,而且為最得力之一部書,亦必定為論語。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功臣,其後下野,轉管工商企業,終其一生,主持七十餘種事業,名?澀澤榮一之元老,無論出門旅行,庭園散步,衣袋中之一本書,祗是一本論語:彼對人言,論語此書,作伊一世人之生活顧問及事業顧問。此老逝世以後,親友為之覆刻正本論語(注:日本有九種論語版本),用作紀念此老之一件最隆重禮物。


論語為孔門弟子記述孔子生活及應答弟子與其他人等之一本書,故此,論語亦可稱孔子言行錄。

此本言行錄,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之影響,並無第二本書,可與比擬。

父母教子女,師長教生徒,鄉人排難解紛,官吏片語折獄,全賴有此本書。

朱元璋自微僧進位皇帝,尚能記「道千乘之國」之一章。伊以為祗此一章,即可以治國平天下矣。(注:明史)太祖本紀:「王讀魯論《節用愛人,使民以時。》愛其語,使侍臣誦之。」
如雲,中國之文化,即為孔子之文化:是則,孔子之人格精神,有若何價值,論語即有若何價值,可以等量齊觀,無分軒輊。

基督教有約翰、馬太、馬可、路加四福音書。約翰福音記耶穌之言論,而其他三福音,則記耶穌之行實。馬丁路得有言:假使一切經書悉數燒毀,祗須留得約翰福音及羅馬人書,亦已足矣。本人(按:原著者自稱)對於論語在中國經典上之地位,亦持同樣看法。


論語在漢初有三種冊本:一為魯之冊本,名魯論;一為齊之冊本,名齊論:又一種為古文冊本,發現在孔壁中者,名古論。

齊論較之魯論二十篇,多出問王,知道二篇。

古論較之魯論,多出一篇,共二十一篇–系將「堯曰」下章「子張曰」一章,別作一篇。

齊論及古論,至隋、唐時,均已亡佚,祗存魯論一種冊本。

魯論一共有二十篇,計為:學而、為政、八佾、裏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党、先進、為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

前十篇名為上論,後十篇名為下論。上論前九篇記孔子之言論,最尾鄉黨一篇專記孔子起居飲食之日常生活。有人認此可能系論語初編:而下論可能為續篇(注:日本伊藤仁齊論語古義敘由:「論語二十篇,相傳分上下,猶後世所謂正續之集之類乎!」)。宋趙普所謂之「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能系指上論而言。


歷來注論語者,自以朱熹之集注,用力最大:而且為朱子代表著作。

清劉寶楠之論語正義,蒐輯漢人舊說,並益以宋人長義,足為宋、邢(禹)疏以後清人之新疏。

梁啟超在所著「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主張讀論語當分成幾類,以為系一種良法。

近人錢穆氏,有報紙介紹論語要略,雖非錢氏之力作,但亦指出分類之讀法。

胡適氏廿餘年前在臺灣講傳記文學,認為:「論語是一部了不起的書。它是二千五百年來,用當時各國的白話,加上虛字,所寫的最神氣最生動的言行錄。」並且認為:「論語是一部以活的文字來記錄活的言語。」此又為自文學上的觀點來看論語之一種看法。

說明:本文摘自香港大學故劉百閔教授所著:「經子肄言」(民國五十三年出版,臺北遠東圖書公司發行,香港上海印書館代售)之一章,為有關論語之權威作品。原系語體,不便照版轉載。因再譯為文言,既以節省篇幅,亦免冒犯版權,幸勿譏為「文抄公」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