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置地勇得有道理,康樂大廈掃除港股地產暮氣

高行鋼

繼勇奪大窩坪用地後,信和又再於月初的官地竟投中,一口氣吞下土瓜灣及大埔住宅用地,平均樓面成本價(每尺五千元)就連行內也頻呼”太高了!太高了!” 信和之”大好友”,不自今日始,打從其由星洲渡海而來,並竟投尖東首塊官地時已經開始,由於其勇猛進取,故在多次風浪中,都幾陷困境,但幸好每次都能履險如夷,雲霧散去之時,卻又另有一番風光。

置地應是最大大好友

其實,香港由開埠以來,以至戰後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香港最大的”大好友”應該是置地,這個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大業主”,雄霸香港金融中心一個世紀,當然,由於其過分投資,在八十年代一度陷於困境,資?甚至一度是負數,亦即負債大於資產值。累到其”雞毛鴨血”,大家都知道是其在八十年代初期,貪勝不知輸地,以超高價搶入今日的交易廣場。

當然,在此更前的十年,即七十年代的初期,置地”大好友”的信心,卻為其帶來了重大斬獲,那一役就是康樂大廈,即今之怡和大廈的爭奪。

六十年代經濟低迷

我們知道,六十年代,香港經歷了六五年的擠提潮(地產過分投機所引發),六六、六七年的暴動,香港經濟陷於低潮,六九年尖沙咀工展會場舊址(即今之喜來登酒店)開投時,三千萬元底價也沒有人承接,所以一九七O年,政府將中環新填地,介乎天星碼頭于文華酒店間的海旁土地拍賣時,為了鼓勵財團出價,特別採用了新措施准許投得此”地王”的發展或置業商,分期繳付地價.

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故地產市道雖然低迷,卻引起不少財團興趣,出價此起彼落,以超出底價兩倍有多成交,成交價達二億五千八百萬元。該地皮約五萬方尺,亦即每平方尺五千一百六十元,按地積比率十五倍計算,平均每尺樓面價達三百四十四元。

奪得地王利益無窮

看官,別以為三百四十四元是”濕濕碎”,當時普通宇,一尺也不過是稍逾一百元,中環商業樓宇當時的租金,除管理費及冷氣費,也不過是三元左右。筆者也記得,匯豐銀行七一年全部的盈利,也不過是一億三千三百三十八萬元(很好記,故記得),是首間超過一億元盈利的企業。

置地以如此高價搶入此一地皮,有兩個原因:第一,該地此座落在文華酒店前,文華酒店是五星級,面對優美海景的大酒店,業權層於置地。如果讓其他財團竟投得地皮,一個”唔生性”,起一座大廈將整間文華酒店的海景遮去,那就”喊都無謂”,而置地投得之後,她可以把大廈向高空發展,因港島北岸,不受航空的高度管制,可以起得很高。因為賣地章程只規定樓宇建築的總面積,故置地購買後,使可以把他建為六十層高,留空地皮的四份三空間,而整座大廈也可以向西移,便完全保留文華酒店的海景;另一方面,六十層高是當時全香港最高的,在海傍的一個龐大的空間,平地建起一座高插入雲的巨廈,對於置地,對於怡和這一商業王國,是何等的”威水”!

另一方面,由於准許分期付款,故置地當時實際只是付出了五千萬元,連同每尺一百地元左右的高級商廈的建築費,投資也不過一億多一點,結果,置地以最迅速的時間,最簡單的設計形式,在不足一年的時間,便將之建築完成。

五年回本今值百億

置地投得地王后,地產股市受到刺激,擠提和暴動的陰魂,一掃而空,未幾(一九七三年初),香港股市即創出一千七百多點的空前紀錄。而置地的康樂大廈租金也處於新最高水準,不用五年,即將成本完全收回。

今日,康樂大廈由於怡和原在畢打街與德輔道中交界的怡和大廈,為了建置地廣場而與會德豐換地皮,把原怡和大廈換給德豐,因而將總部搬到康樂大廈,並將其改名為怡和大廈。

這一怡和系旗監所在的巨廈,過去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爬樓梯比賽,藉以表達其全港之最,雖則客觀存在今日已不是全港最高(該是降為第四名罷),但想到客觀存在曾一度帶動香港地產股市起死回生,今時今日,客觀存在的時值,肯定超過八十億元,甚至一百億元,則當年之勇,也該說一名:”勇得有道理”!

 

 

百姓半月刊 新三十九期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六日

Leave a Reply